“成渝发展格局的变化,将荣昌‘不东不西’的区位劣势,扭转为了‘左右逢源’的区位优势,让荣昌成为了一片川渝合作的热土。”
1月23日,市人大代表、荣昌区委书记曹清尧说,地处成渝地区主轴黄金结合点的荣昌,被重庆市委赋予了“桥头堡”的定位。
“‘桥头堡’并不仅仅是地理位置居于两省市接壤处这么简单,还要有合作的基础、产业的支撑、发展的潜力、良好的环境。”
曹清尧表示,荣昌将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刚要》作为荣昌未来发展的蓝图,把全市“一区两群”协调发展作为战场,编制并实施好荣昌“十四五”发展的“施工图”。
变拔河为抱团 坚持互补式发展
作为重庆与四川毗邻城市最多的区,荣昌历来都是区域合作的推动者和参与者。
曹清尧说,这些年,荣昌一直坚持互补式发展,变拔河为抱团。
“大家都知道‘远亲不如近邻’这句话,邻居并不是我们的竞争对手,而应该是我们的优秀合作伙伴。”
2017年,荣昌就主持召开了渝西川东毗邻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协作会,并达成了共同发展的“荣昌共识”。
2020年,荣昌又分别与泸州、内江、自贡、资阳等周边地市签订“行动计划”共计97项重点任务,重庆电子电路产业园等4个项目纳入《2020年川渝共同实施重大项目表》。
同时,荣昌发起成立了“泸内荣永”国家高新区产业联盟,与自贡、内江共同打造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示范园区,联合泸州、内江、自贡共建农牧业协同发展区,四川绿然集团投资150亿元在荣昌共建重庆电子电路产业园并于去年8月投产,四川龙头农业企业铁骑力士在荣昌已有8亿元投资项目,去年又扩大到50亿元,建设了国际优食谷和川渝一体化食品科技产业发展示范园。
除此之外,荣昌还积极推动川渝现代物流连点成网,联合泸州长江港、内江铁路枢纽打造国际物流“金三角”。国家生猪大数据中心已建成内江分中心,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已在荣昌合作共建渝西川南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泸州港务集团在荣昌建立了“无水港”码头,泸州云龙机场集团在荣昌设立了“城市候机厅”,重庆市畜牧科学院在泸州、内江建立分院。
“要和邻居成为好朋友,不是一句口号,而应该是切切实实地为邻里之间做实事。”曹清尧说,这样的良好合作基础,为荣昌在“十四五”期间继续发挥好“桥头堡”作用打下了坚实基础。
差异化发展 与邻居“取长补短”
要和邻居真正做到精密合作,同质化的发展格局肯定是不可取的,“荣昌这些年来一直坚持和邻里区县差异化发展,做出自己的特色产业,就是为了大家能互相‘取长补短’,将‘报团’结合得更加紧密。”
曹清尧说,在持续推进国家高新区、国家级生猪大数据中心、荣昌货运机场“三件大事”的基础上,荣昌将在“十四五”期间,做好国家畜牧科技城、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西部样板区、川南渝西融合发展先行区“三件新的大事”。
同时,荣昌明确了包括着力打造创新发展新平台、着力构筑产业经济新高地、着力形成开放融合新格局、着力建设绿色宜居新家园等在内的4个重要抓手。
曹清尧说,创新是荣昌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到2025年,荣昌将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深入推进,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全区创新事业实现历史性、跨越式发展;初步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畜牧科技创新中心、具有国内影响力的陶瓷创新中心、具有西部影响力的电子信息研发中心,为成渝地区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提供有力支撑。
产业是发展的保障,荣昌将在“十四五”期间大力发展实体经济,以振兴工业为首要任务,到2025年,荣昌以消费品、新材料、智能装备、电子信息、大数据区块链、运动健康和农牧高新为主体的“6+1”现代产业体系将更加完备。
将包括“一头猪”、“一片陶”、“一匹布”、“一把扇”在内的“四篇文章”转型升级深入推进,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壮大,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生猪产业数字经济成为全国示范;一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数个百亿级支柱产业、一批十亿级龙头企业在荣昌大地涌现,荣昌高新区跻身国家高新区百强行列,全区经济发展稳居全市前列。
同时,荣昌到2025年,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将更加优化,高标准市场体系基本建立;现代化多层次交通网络初步建成,互联互通更加便捷,“公铁水空”多式联运体系更加完善,与“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西部陆海新通道衔接更加顺畅;成为川南渝西融合发展先行区,全区对外开放平台影响力更大、竞争力更强。
除此之外,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是荣昌区委区政府的不懈奋斗目标。到2025年,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成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西部样板区,稳步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公共服务供给更加优质均衡;“一城多星”城市格局基本形成,中心城区达到60平方公里、60万人口。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李晟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