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隆区长卢红:推进构建“城市半小时产城景融合发展经济圈”
01-06 18:02:51 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

GetAttachment (2).jpg

1月6日,在武隆区十八届人大四次会议上,区长卢红作政府工作报告。

报告显示,过去一年,武隆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进中向好”。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突破200亿元大关。全区接待游客36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70亿元。

新年第一年,是武隆的“城市品质提升年”,将推进构建“城市半小时产城景融合发展经济圈”。

2020年,武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左右,其中税收收入增长9%左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左右;城镇化率提高1.2个百分点;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保持在340天以上。

城市提升

构建“城市半小时产城景融合发展经济圈”

政府工作报告显示,武隆把2020年作为“城市品质提升年”,将做精做细城市提升和产城景融合发展,创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良好环境,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其中,将以区域性枢纽为目标完善产城景融合基础配套。将决胜“交通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完成投资40亿元,加快机场、港口码头、高铁站、火车站等换乘枢纽及仙女山、江口旅游交通枢纽建设,初步构建渝东南、黔北地区和重庆主城联结交通枢纽。

武隆还将推进构建“城市半小时产城景融合发展经济圈”。

其中,包括规划打造1000平方公里的经济“中心圈”,五洲国际(一期)投入运营,推进维景国际酒店建设,规划建设城东高山生态农产品交易市场,持续打造一批城市综合体、购物场所和特色商业街,培育商贸、餐饮龙头企业。

同时,持续完善羊角古镇功能配套及景观文化建设,打造全市特色商贸小镇;加快“航空小镇”、“高铁小镇”、“半山城区”规划建设。大力培育“寻味武隆”区域公共品牌和“五农人”等名优品牌,电商交易额增长20%以上,涉农交易额12亿元以上。大力发展现代生活性服务业,做大做强批发零售、交通运输、文化娱乐、现代金融、连锁家政、教育培训等产业,丰富休闲、会展、夜市等经济业态,繁荣城市经济。

文旅融合

实现旅游“六要素”“新六要素”融合发展

GetAttachment (4).jpg

全力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加快建成“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全国文旅融合示范区”,武隆今年定下了“小目标”——引领服务业发展,全年接待游客、综合收入分别增长10%、12%以上。

推进旅游为引领的服务业提质增效,武隆将实现旅游“六要素”、“新六要素”融合发展,推进服务经济新增长。

让“游”“闲”“奇”更精彩,储备5A级景区2个,创建4A和3A级景区各2个,开发探险探奇游、休闲度假游等业态,推出系列优惠政策吸引游客来武消费,让旅游没有“淡季”。

让“吃”“住”“养”更怡人,精心打造特色羊肉、生态鱼等本地菜,积极引进川、鲁、粤、苏等品牌菜品,发展“西式餐饮”;大力引进知名连锁星级酒店、商务酒店、旅居酒店,旅游休闲项目投资10亿元以上,鼓励建设医养抗衰、高端体检、避暑疗养等体验项目和健康养生基地,让游客来“养身养心”。

让“商”“购”“娱”更愉悦,引进开发制陶等特色商品,深化提升“武小仙”、“隆小马”系列产品、实现商业产销,加快打造影视、文化创意基地,推进“九街武隆”项目落地,积极开发夜游景区,布局更多参与性、体验性项目,让游客乐有去处。

让“行”“情”“学”更舒心,开通更多景区“直达车”、“公交车”、“观光车”;建成自驾车营地2个、研学基地3个,讲好“仙女”和“白马”的故事,让游客体验“一路风景”。

生态工业

打造全市重要清洁能源基地和产业集群

新的一年,武隆将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推动生态工业高质量发展,工业投资、工业增加值均实现增长10%以上,新升规工业企业5户以上。

武隆将积极参与“智造重镇”、“智慧名城”建设。围绕“一部手机、一个园区、一朵云、一批产业、一座城市”五个重点,推进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

其中,将整合建设“武隆云”,建成“一部手机游武隆”全域智慧旅游平台、智能农业网络、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推进智慧教育、智慧医疗建设,在中堆坝、工业园区等区域布设一批智能应用场景,让群众共享智能成果。

同时拓展升级工业园区建设,突出工业主战场地位,完成工业投资4亿元,努力建设智能生态园区。

在培育壮大重点产业集群上,武隆将打造以页岩气、电力为主的全市重要清洁能源基地和产业集群,加快万亿方页岩气勘探开发,完成投资7亿元以上。培育壮大农副产品深加工和创意文化产业,整合做强“羊角豆干”、“武隆苕粉”、“碗碗羊肉”等旅游商品产业。升级发展装备制造、新型材料、新能源汽车、电子装配等产业,推进灵烽纸业年产30万吨再生瓦楞纸技改扩能项目建设,打造鸭江组团再生纸产业园;推动罡阳机械等汽车配件企业技改扩能、拓展市场,融入全市汽配行业高端供应链。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陈翔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