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上游评论 > 正文
上游评论 | 贫困县花8600万元打造“女神像”,“文旅地标”为何争议频频
10-22 15:05:04 来源:上游新闻

微信图片_20200608104844.png

近日,贵州剑河县耗资8600余万元建雕塑一事引发热议。据红星新闻报道,该雕塑为世界最大苗族女神仰阿莎雕塑,于2016年11月开工建设,于2017年7月建成,整座雕像高88米,共耗资8600多万元。

721eb20bad3e4b5e888eb8cc6e472555-20201021125736919-315551931675827807-8b8b3ec3-5842-4c70-ada0-ebb47ce3a4c8.jpg

与8600多万元大手笔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剑河县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的“身份”。据悉,剑河县曾是贵州省16个深度贫困县和全省不考核GDP的十个县之一,是贵州省2019年脱贫攻坚拟整县摘帽的24个县之一。有网友质疑,斥巨资打造如此“形象工程”,还不如将资金用于扶贫。

对于网上的争议,当地文体广电旅游局回应,经核实,该项目没有使用国家扶贫资金,8600万元系仰阿莎旅投公司通过自筹资金和银行融资所得。

微信图片_20201022115040.jpg

不管有没有使用国家扶贫资金,此举都有劳民伤财之嫌,该雕塑2016年11月开工建设,于2017年7月建成,而剑河县2020年3月3日才退出贫困县序列,可见,雕塑建造之时,该县扶贫任务仍然繁重,若将这些资金用于扶贫,是不是有助于当地早日脱贫,更有利于民生福祉?

不仅如此,世界第一的仰阿莎雕塑仅是一个小手笔。据悉,剑河县为了打造旅游品牌,斥12亿元巨资打造了温泉小镇旅游项目,而仰阿莎雕塑就是其中一景。遭到公众质疑,再加上扶贫的压力,从2018年开始,当地停止了仰阿莎雕塑的附属设施中途已暂停建设,全力投入到扶贫攻坚中来,

一个地方发展旅游原本无可厚非,但也必须结合实际,量力而行。作为一个扶贫任务艰巨的国家级贫困县,首先应该把扶贫放在首位,不应大费周章搞如此形象工程,而雕塑的建造是否影响了其他民生投入和公共设施建设,还有待追查。

同时,需要强调的是,促进当地旅游业发展也不必非得要搞“世界第一”,大手笔修一个雕像实在没有太大的必要。今年9月29日,住建部发布《关于加强大型城市雕塑建设管理的通知》,明确要加强雕塑的管控、管理和审查。《通知》中提到,将高度超过10米或宽度超过30米的大型雕塑作为城市重要工程建设项目进行管理,严格控制建设高度超过30米或宽度超过45米的大型雕塑,严禁以传承文化、发展旅游、提升形象等名义盲目建设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大型雕塑。

这样与周围景观一点都不协调的“地标”建筑,一味贪大,总想着创纪录,实则给地方留下了败笔,还不如通过挖掘保护本身存在的文化建筑,来促进当地文旅发展,类似古村落、古建筑的修复或许更有意义。

近年来,一些不顾群众需求、不管地方实际的“形象工程”翻车的不少。今年七月,贵州黔南州独山县因为斥巨资打造天下第一土司楼就备受质疑。据上游新闻报道,独山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全县只有一个街道和8个乡镇,却借了400亿的债打造所谓的标志性的景观,包括拥有顶级硬件设施的独山县古风博物院、预估造价3000万的独山钟楼,及造价花费2亿的天下第一水司楼等,而部分却已成为烂尾景区。独山县每年财政收入不足10个亿,却狂烧400亿,举债大搞面子工程、政绩工程,可谓劳民伤财,已远远偏离了地方旅游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初衷。

249fd32db6df983f9b4e104296f2b002.jpg

动辄耗费巨资打造“文化地标”,总想着搞出一个“天下第一”,这样的做法,实质上就是另外一种政绩工程。要终结这样的形象工程发展观,还需健全民主决策的机制以及相应的追责制度,让好大喜功、盲目决策者承担应有的责任;同时创新政绩评价体系,改变官员心中根深蒂固的形象工程情结,多从民生实际角度科学决策,为地方谋发展、为老百姓谋福利。

特约评论员 郝巧玲

上游评论投稿邮箱:sypl2020@163.com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举报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获取验证码
请先完成短信验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