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8月15日
时间:子时(23点-次日1点)
地点:南湖路34号夜市一条街
气温:29℃
“兄弟,来了哈。”
“菜还是老规矩?坐外边还是里边?”
8月15日晚上11点过,重庆市南岸区南湖路34号,“夜市一条街”灯火通明,一辆红色吉普车在“老六烧烤”店前停下。穿着白色T恤、银色板鞋的老六迎了上去,跟吉普车下来的熟客打着招呼。
顾名思义,老六就是“老六烧烤”的男主人,晚上11点到凌晨1点,是他最忙碌的“三个时段”之一。
扎根:卖掉老家的房子,北方人铁了心留在重庆
△老六(白衣站立者)为客人点菜
老六本姓陆,名叫陆家煜,江湖人称”老六“,这个外号也进了他家烧烤店的店名里。
老六是哈尔滨人,1988年生,做过10年理发师,从2015年初迁居重庆开始,转行做了烧烤店老板。老六从事的都是服务行业,“最南到过海南岛,江浙沪也去体验过。”
走过这么多地方,老六最后选择卖掉北方老家的房子,铁了心留在重庆,因为对重庆极大的好感。“重庆这座城市,这里的每个人,都不排外。我自己,也算得上半个重庆人了。”
老六认为,重庆人热情,骨子里有很大的包容性。譬如说,哪怕是陌生人之间,问个路,很少有拒绝或冷漠的情形,给你讲得很详细,还绘声绘色地描述有关情形。
这种包容性还体现在长久相处中,相互之间的信任,有啥事会当面或找机会说出来,决不闷在心里。一来二去,很容易成为朋友。甚至,有些人会“不打不相识”。
初来重庆的时候,老六的女儿还不到一岁,正是被这座城市的性格深深吸引,他们才鼓足勇气,卖掉老家的房子,在重庆购买了一处房产,定居下来。到现在,夫妻双方的长辈也迁来重庆,女儿也即将上小学了。
老六有一个小小的梦想,就是自己的烧烤店能够被重庆人知道,“更多的人知道那种,譬如说,有人打车,说去老六烧烤,出租车司机都知道。”他觉得,这是自己融入重庆的“最好方式”之一。
目前,老六烧烤已开了几家分店,有两家直营店、两家加盟店,与多家烧烤店有合作,还准备进军多个区县。
热爱:不想做小面的理发师,烤出人间美味
让人意外的是,老六从没想过,自己这辈子会做烧烤店。
第一份职业,老六做了十年,理发师与烧烤店虽然都是开店,却是风马牛不相及。虽然,作为一名资深吃货,他曾想过“开饭店”,但也是打算做点猪肉炖粉条之类的中餐。
同为一名吃货,妻子为老六与重庆牵线搭桥。
夫妻俩颇爱重庆美食,尤其是妻子,重庆的火锅、小面、烧烤,几乎只要有机会都要去吃。从最初的从北方过来边旅游边吃,到现在经营着烧烤店抽空出去寻觅美食,这份热情从未减退。
很自然,老六做中餐的想法很快被妻子“做小面”的提议改变。为此,他们专门到重庆系统地学习了小面的做法,学成出师。
如果一切按照原计划发展,2015年,“老六面馆”就会开业,夜晚11点,老六就会睡得很香,因为他要在第二天凌晨很早起床,生火、烧水、备料、挑面,研究每一种佐料。
携妻女迁来重庆以前,老六在南湖路做过一次“实验”,摆了十多天的烧烤摊。他离开后,还能接到老顾客的电话,问他“怎么不摆了?”“什么时候回来?”这触动了他,他决定将“小面计划”改成“烧烤计划”。
南湖路34号,在“老六烧烤”入驻前,按老六的说法“还是一片黑黢黢”,到了晚上绝没有现在这样灯火通明。老六也有过顾虑,但找了很多铺面都不太满意,只有跟这处铺面“有缘”。
再后来,这里成了“老六烧烤”的总店。
争鸣:烧烤有南宗北派,好吃不过“楼下那家”
在重庆,烧烤也有众多流派,南宗北派,百家争鸣。
譬如说有南北之分:南方(例如重庆)更注重佐料的味道,有的还要专门为烧烤“炒料”,在食材方面,几乎“凡是可以吃的,都可以烤”;北方更注重原味,在食材上讲究品质,有的只烤荤菜。
南北两派之下,各个地方的做法又不一样。重庆各个区县,烧烤的做法就有细微的区别,有的必须在烧烤之后“大杂烩”,辅以炒制的秘制佐料;有的则一直“串着”,讲究一个“各有各的味道”;东北和西北又有不同,有的对牛羊肉比较有讲究,有的对海鲜有自己的秘技……
在实际操作时,各个烧烤店(摊)又根据食客的反馈和自身的实践,不断改进,取长补短,“并没有固定的做法,都是在不断的摸索中。”也正是因为差异、变动,才会有惊喜,才造就了烧烤的魅力。
烧烤是“小生意”,很多就是一个小摊。即使开店,陈设也不需要那么高档。一张桌子、几张板凳,开放的环境、老板的热情、夜的魅惑,这样的情形下,大口吃肉是一种享受。
食客的味蕾,是要被不断挑逗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对你顾客口味的了解和“调教”显得很重要。很多食客说,有一种最好吃的烧烤,就是“你家楼下的烧烤”。这一点,是离不开烧烤师傅与食客的互动的。
影响:金发碧眼的妹子来过一次上了瘾
无论生客、熟客,店主需要跟食客去沟通,无论是点餐提供建议、喝酒、聊天,没有什么事是一顿烧烤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两顿。
民以食为天,无论肤色、年龄、国籍,美食当前,都无法拒绝。老六还记得,红色吉普的哥们,有一个金发碧眼的女朋友,英国妹子。
第一次来的时候,英国妹子纯粹是为了陪男朋友,第一次见到烧烤,有些望而生畏。“一是没吃过,二是怕辣。”在众人的鼓励之下,她迈出了第一步,结果大呼过瘾。
再后来,每隔一段时间,英国妹子就会陪男友来烧烤店,还有了自己喜欢的必点菜。
这个故事,是老六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的。他觉得,这没什么稀奇:“每天,店里太多外地人,甚至比本地人还多;外国人略少一点,但也有常客。”
氛围:“乱劈柴”“五魁首”划拳最有气氛
无分南宗北派,烧烤的氛围,都只有一种,那就是“最重庆”的划拳。
无论你的母语是何种语言、何种口音,划起拳来,还是重庆话最巴适。也只有这个时候,烧烤有一种“游戏”的状态,是其他美食无法抵达的一种状态,在完全放松状态下的呈现,恰似一种运动。
“划拳会‘传染’,只要有一桌人在划,你感觉整个‘场子’都在为之而动。”这种感觉,是气势,也是热情。在这种情况下,“不会吟诗也会吟,不会喝酒也会喝”。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张旭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