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仅110天后再次发生恶性事件,滴滴顺风车遭遇成立以来最严重的公众信任危机。
滴滴顺风车,生于2015,和拼多多一样,“只是个三岁的孩子”,但三月内两度与凶杀案挂钩,没人站出来为它辩护,它必须直面所有的问责,正视下线的命运。
连带着的还有其他一众顺风车兄弟,起步或早或晚,规模大小不一,平日它们是争夺市场的竞争对手,是模式轻巧的传统行业颠覆者,是共享经济改善生活的美好代表。此刻,却被裹挟进舆论的刑场,一并成为厄运共同体。
8月27日,滴滴宣布将其顺风车业务全国范围内下线,重新评估其业务模式,何时在上线时间待定。27日稍晚,嘀嗒关停夜间顺风车业务,而就在前一天高德宣布下线顺风车业务。
顺风车业务或行至拐点。
高德地图下线“顺风车”业务,上线时间仅5个月
事实上,在当下顺风车出行平台,滴滴之外就属高德地图。然而,8月26日,高德地图的顺风车业务已经下线。点开高德地图记者发现,在屏幕右边的功能表中,之前的功能区尚有的“顺风车”服务一栏已看不到了。除此之外,打车、路况、共享单车功能依然存在。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3月27日,高德顺风车发布会曾宣布推出顺风车业务,同时高德也宣布开启北京,上海,广州等五地的车主招募活动,让更多的高德地图用户加入到顺风车行列当中来。
记者发现,在高德地图最近的顺风车车主信息验证中,也加入了人脸识别这一环。
高德集团总裁刘振飞曾表示:高德公益顺风车的初衷是“真公益,真顺风”,坚持不以营利为目的。相较滴滴顺风车佣金抽成,高德则是“不抽佣、不补贴”策略。
嘀嗒关闭“午夜场”:晚11点至早5点停止叫单
继滴滴、高德出行宣布下线顺风车业务之后,8月27日晚间,嘀嗒出行关闭了23时至次日5时的顺风车服务。
记者登陆嘀嗒出行APP,发现其社交属性依旧明显。搭乘嘀嗒顺风车首先需进行乘客“注册”,填写性别和昵称,才能开启叫车服务。此外,在用户的个人主页里,除基本的“常出没地”的选项之外,还有“年龄层”、“情感状态”、“我的范”、“个性签名”等选项。同时,主页里还设有“我的标签”一栏。
嘀嗒出行的车主认证中,平台要求上传车牌号码、车型及颜色、车辆照片、驾驶证照片四项信息。按照嘀嗒出行APP上的《顺风车合乘协议》,其“车主”定义为:自愿在“嘀嗒出行”服务平台进行手机号码注册,主动成功上传车辆信息并自愿响应乘客合乘需求的车主个人。记者测试发现,要注册成为车主,需要经过车主(上传行驶证、身份证等)和车辆认证(上传车辆信息)。
截至2017年9月,嘀嗒出行覆盖城市达到359个,用户数超7000万,其中车主1200万。
此前,郑州空姐乘坐滴滴顺风车遇难事件发生后,嘀嗒下线了具有社交功能的“结伴频道”。
曾经的共享经济代表,正在面临集体阵亡?
顺风车作为共享经济的典型代表,环保节能、减缓交通压力。2016年交通部曾表示,“私人小客车合乘有利于缓解交通拥堵和减少空气污染,城市人民政府应鼓励并规范其发展,制定相应规定,明确合乘服务提供者、合乘者及合乘信息服务平台等三方的权利和义务。”
在政策的鼓励下,刚推出一年多的滴滴顺风车,在2016年初已在343个城市上线,注册车主已达1000万、使用过的乘客超过1820万,日高峰订单已经达到223万,大约占到中国拼车市场69%的市场份额。黄洁莉曾在2015年表示,“上线后三个月的时间,我们就做到了出租车几乎用两年才完成的成绩。”
2018年春运期间,滴滴跨城顺风车共运送3067万人次,到今年滴滴顺风车已覆盖国内近400座城市,汇集了2300万车主分享自己的座位。据此估算,滴滴顺风车日订单不足80万。而2017年全年,滴滴出行提供了超过74.3亿次的移动出行服务,日订单规模达到2500万单以上。滴滴顺风车占比3%左右。
无论是滴滴顺风车收取每单佣金10%,还是嘀嗒顺风车每单1元的服务费,都不是企业盈利的来源。滴滴的快车和专车的佣金在25%左右。滴滴也大力发展其他业务,滴滴专车正式启用“礼橙专车”为新的品牌名称,除了滴滴主APP入口之外,礼橙专车还将开发独立APP。还宣布旗下汽车服务平台正式升级为“小桔车服”公司。
此外,滴滴用6年时间成长为行业巨头,有消息称其即将上市,为提高公司估值必然难舍顺风车业务,但如今命案频发也令滴滴要重新考量。
一度依赖顺风车业务的嘀嗒,今年年初对外宣布正式完成品牌升级,从嘀嗒拼车升级为嘀嗒出行。随后也加大了出租车业务的推广。
曾经的共享经济代表,如今正在走向阵亡。
开放市场引入竞争,当成出租车公司监管是否可行
命案当前,滴滴的平台责任如何厘定?《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网约车平台公司承担承运人责任,应当保证运营安全,保障乘客合法权益。根据《合同法》的规定,承运人应当对运输过程中旅客的伤亡承担损害赔偿责任,而这种赔偿责任,普遍认为是无过错责任。因此,对于网约车司机对乘客刑事犯罪所造成的损害,滴滴需承担无过错责任。
相较于快车、专车等网约车服务,属于私人小客车合乘的顺风车并未纳入到《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的监管中。根据北上广多地出台的征求意见稿,从事顺风车的普遍要求是拥有本市牌照、一天限制两次、定价主要基于燃料成本等,但司机无需通过考试,只要提供身份证和驾驶证便能注册。
与出租车相比,网约车的进步之处不仅是出行服务的在线化,更重要的是设计出一套乘客对司机的监督机制——乘客对司机的评分与其收入直接挂钩,分数过低会影响派单和补贴。遗憾的是,资本的贪婪弱化了这套机制的作用,面对网约车监管,滴滴在多地长期处于运力紧张状态,间接导致对司机准入门槛降低。其中,不少黑车司机也利用顺风车简单易注册的特点,继续从事非法运营工作。
同样是出行巨头,美国的Uber在近年也因多宗恶性事件背负丑闻压力——据CNN报道,过去四年里,至少103名Uber司机涉嫌性侵乘客,且这只是美国20个主要城市的警察报告、联邦法庭记录和地方法院数据库的统计,实际数量可能更多。
最初Uber并不愿意直面这些安全隐患,美国乘客用脚投票,转而支持Uber的竞争对手Lyft,后者在Uber备受丑闻困扰之际迅速壮大,市场份额从15%增长至35%。压力之下,Uber推出一系列改革计划,包括每年重新进行驾驶员背景调查,同时还提供专用的“安全中心”,让乘客在乘车期间分享行程细节给指定的联系人,亦允许用户从应用程序内部直接拨打911。
在算法、资本的驱动下,滴滴成立6年就获得550亿美元的估值,投资者追捧滴滴的重要原因,是其掌控着中国日均超过2500万订单的运力而不拥有任何一辆汽车,但这样模糊的定位,让滴滴这样的网约车平台有监管漏洞可乘。早前欧盟最高法院“欧洲法院”裁定,Uber实质上是一家出租车服务公司,各成员国可以将其视作为出租车公司进行监管。恶性事件接连发生后,滴滴或许不应该再单纯被视作是互联网公司,而应按照出租车公司进行监管,以更严格的要求规范网约车平台。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