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富 > 正文
新年演出火爆,带动500亿元市场,“水团”“假团”层出不穷
12-28 20:21:00 来源:上游新闻

又到了辞旧迎新的时节,国内演出市场异常火爆。数据显示,演出市场总体经济规模已经逼近500亿元,而且从业者和投资人都认为,国内演出市场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市场,还有巨大空间待挖掘。当然,在这个巨大的市场中,既有真正高水准的演出团队,也有技艺一般的“水团”,更有临时拼凑的“假团”,消费者一定要擦亮眼睛。

整体规模已近500亿元

迄今为止,演出行业发展已历经三个阶段,分别是:20世纪80年代的突飞猛进、急剧扩张阶段;90年代国内演出徘徊不前甚至不断滑坡,泡沫破灭阶段;21世纪以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阶段。近年来,受益于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演出市场再度驶入快车道,整体规模稳步提升。

在2018中国(北京)演艺博览会上,中国演出行业协会与阿里巴巴集团旗下大麦网联合发布中国演出市场报告。报告显示,2017年演出市场总体经济规模489.51亿元,其中演出票房收入(含分账)176.85亿元,占到了36%的份额。


图2.jpg

剧场演出成票房主力

演出票房收入方面,2017年专业剧场演出票房总收入77.21亿元,大型演唱会、音乐节演出总票房收入37.64亿元,旅游演出总票房收入34.31亿元,演艺场馆娱乐演出27.14亿元。

对比四种演出类型票房不难发现,专业剧场演出已经占据了票房收入的主力位置,平均高出其他演出五成左右。2017年,专业剧场演出总场次达9.3万场。在收入中,政府补贴、场租收入占据较大比重,分别为59.93亿元和43.24亿元。


图3.jpg

这主要得益于文艺表演团体自租剧场自营演出,推升了剧场的场租收入。并且政府对剧场补贴支持力度的逐年提升,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剧场运营压力,使得更多的剧场人可以专心投入到创作当中。

女性观众撑起六成市场

观察演出消费市场特点不难发现,观演人群主要以年轻、高知、女性居多,不同地域用户品类偏好有差异。其中,女性观演人群占比最高达61%,尤其是在话剧歌剧、音乐会、舞蹈芭蕾等剧场类演出中,女性用户更是高达64%。

图4.jpg

在票房的贡献上,女性接近男性的两倍,另外,观演人群受教育程度较高,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达88%,对此,资深行业人士表示,近年来以男性为主导的演出市场格局已经逐渐被打破,女性已经成为一股不可或缺的力量,这种趋势上的倾倒与现代女性的生活方式有着非常大的联系。

同时,这也得益于国家文化惠民政策的支持,文艺表演团体下基层演出和惠民演出场次的持续上升导致了格局的变动,致使年轻的高知女性观演人群推动了演出市场的发展。

市场下沉 二三线市场成新宠

除女性市场日渐蓬勃外,二三线城市的演出市场也在迎头赶上。目前演出市场正在逐步下沉,演唱会、口碑话剧、儿童剧已经成为了二三线城市敲门砖。一线城市也持续向二三线城市输出内容,以张学友“AClassic Tour学友·经典”演唱会为例,两年时间100多个城市的演出,其中不乏二三线城市,但观演人群仍然场场爆满,带头引领了演唱会品类的下沉。

剧场品类一线城市依然蓬勃发展,新剧目每年不断涌现,已具备一定口碑的剧目开始向二三线城市渗透。并且根据2017年剧场票房收入增速核算,增速位于前十名的城市大多都为二三线城市。

据了解,北京首个民营小剧场繁星戏剧村的成都分剧场已经开始建设,并且上海的分剧场也在筹划当中,资深业内人士对此表示,在多年的市场培育下,现阶段一些优秀剧目已经形成了品牌,可以利用IP的力量向二三线城市转化,带动文化演出市场的发展。例如孟京辉、赖声川等导演的话剧,几乎拿下了话剧市场的半壁江山,《巧虎》、《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等儿童剧则备受二三线城市家庭消费者喜爱。

图5.jpg

“水团”“假团”层出不穷

虽然演出市场整体发展势头良好,但也不乏大量的乱象。比如目前,年末演出收官季就再次到来,各大演出商都带着特有的“觊觎”目光盯着这个市场。近三年来,岁末演出市场的不断“膨胀”,使逐步发力的精品演出市场形象面临再次“崩塌”。

调查显示,2018年12月21日至2019年1月6日间,仅北京一个地区就充斥了50场以新年音乐会为由的活动,而其中80%演出均集中在一周内。而且,自2018年12月28日至2019年1月3日短短一周内,各大演出场所中竟出现了10个以“维也纳”为关键词的交响乐演出。但事实上,享誉世界的维也纳爱乐乐团每年仅会在跨年时于金色大厅举办以演奏施特劳斯家族音乐作品为主要内容的新年音乐会。另外,在被冠以“维也纳”名号的这10场演出中票价更是参差不齐,最低档位票价从100元到380元不等,而最高档位票价从880元飙升到了2019元。

更为人诟病的是,这些演出的背后还不免充斥着‘水团’、‘假团’的身影,影响着演出市场的正常生态。

“假团”主要是称呼那些没有经过正规编制和专业机构注册的演出团队,更多时候可能连固定的名字都没有,这种乐团多是在演出前临时组建,东拼西凑的情况下甚至排练都非常仓促,演奏者间根本毫无默契、配合可言。

但“假团”的演出成本比较低廉,所以大多会在票价中体现出来。而另一种名为“水团”的演出团体,其注册信息却是真实存在的。这种乐团在行业内有一个别称叫作“电话乐团”,字面意思理解就是,无乐团地址、无排练场地,随着几个电话间的互相传递,就能组成一场演出。而这种名不见经传的团体更多会将自己的经历包装后变为世界级“名团”,在票价上也是鱼目混珠。

“对付”这种真假难辨的演出团队,业内人士指出,首先可以搜索该团队的官方网站,如果可以在网站上查询到不断更新的演出消息,那么则不用太过担心。如果希望进一步辨别真伪,那么可以去演出所在地的文化部门查询其申请审批时的公告。正规的演出团体在批文中会明确写出团队全称,如果在批文中只是列出了表演者的名字,那么就要谨慎了。

总而言之,演出这个市场是巨大的,也迎合了当下消费升级的需求,但整个市场也需要进一步规范,才有利于更长远的发展。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