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著名法国时尚消费品牌迪奥推出了一款黑色的中长半身裙,售价高达29000元人民币。有细心网友发现,这款裙子乍看之下神似一种中国传统的女性服装——马面裙。然而,在产品说明中,迪奥竟强调半裙采用了标志性的迪奥廓形,而对“马面裙”三个字只字未提。由此质疑迪奥文化抄袭的声音骤起。迪奥官方至今没有表态,只是在中国市场内默默下架了这款新品。
那么,马面裙究竟为何物?迪奥究竟有没有挪用马面裙?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了解马面裙这一中国传统女裙的前世今生。
明代女子的裙间繁华
中国的马面裙主要流行于明清时期,但早在明代之前,它的文化基因,就已藏在了漫长的服饰发展脉络中。
对于马面裙的由来,一直以来有许多猜测。比如有人认为,马面裙最早由辽代女装发展而来。然而,我们从辽代留下的大量壁画文物之中,无法推测出当时女装与明清马面裙的必然联系,因此,笔者更倾向另一种观点,即马面裙最早起源于宋代女装。
宋代褐色罗印花褶裥裙。来源/丁清华《以福州南宋黄昇墓出土文物为例:南宋贵族妇女的华衣美服》
宋代女孩子爱打扮,发明了许多既美观又方便的服饰,其中就包括旋裙。据宋代《江邻几杂志》记载,旋裙其形制是在裙的前后开跨,以便乘驴之用,初为妓女所穿用,后士大夫文人也有采用。旋裙是一种由两片裙片组成的裙子,两个单独制作的裙片在腰部缝合,穿着时要将裙片叠合在一起。旋裙最早由青楼女子穿着。
后来,广大女性发现,这种裙子因为开跨,不仅方便劳动,还方便骑驴,于是争先追逐这款时尚单品。起初一些士大夫还痛心疾首地批判旋裙开跨,有伤风化,但也很快就抵挡不住“真香定律”,不仅自家女子纷纷穿起这种裙子,甚至文人自己也开始穿旋裙。大宋富贵美少女黄昇的墓中,就陪葬了许多精致华美的旋裙,可见这种裙子何其受欢迎。
到了明代,由旋裙发展而来的马面裙,形成了自己独特而稳定的形制。对于这种女装形制,《中国服饰通史》做过如下描述:“两侧有折,裙门和裙背加纹饰,上有裙腰与系带。”通俗来讲,马面裙有如下几个特征:首先,裙子由两大片裙片组成,两个裙片交搭在一起,缝合于腰部;其次,马面裙一般拥有四个裙门,裙门之间一般不做缝合处理,穿着时围在腰上,用系带固定,利用裙门之间相互遮掩,避免走光;第三,马面裙除了裙头部分,两侧会打上细密的裙褶。
明代马面裙平铺图。来源/孔子博物馆
那为什么叫“马面裙”呢?这要从那四片宽阔的裙门说起。“马面”原本是一个建筑领域之内的词汇,指的是城墙上凸出的塔楼式建筑。马面裙的裙门与那四四方方的马面十分相似,因此得名。
明代马面裙结构说明图
“马面”运用于服饰,最早见于《明宫史》,书中记载:“曳撒,其制后襟不断,而两傍有摆,前襟两截,而下有马面褶,往两旁起。”可见,在明代,“马面”这一结构,普遍流行于服饰体系当中,不仅女子喜爱马面裙,男子的曳撒也离不开马面褶。换而言之,作为一个中国土生土长的裙装形制,马面裙脱胎于特定的历史时期,与“马面”在服饰中的普遍运用脱不开干系。
左:参考《明宪宗元宵行乐图》中宫人服饰复原照,女子身穿马面裙。右:参考《明宣宗行乐图》中火者服饰复原照,身穿带有马面结构的曳撒。图片由笔者提供,摄影/王先森,出镜/侯佳明、周渝。
作为一种上至后宫、下至黎民都十分喜爱的裙子,马面裙的设计一直处于发展和变化中,不断迎合着世人的审美口味。比如,在明代早期,马面裙有时会出现整个裙子布满单一花纹的样式,但无花纹的纯色马面裙更为常见。在《明宪宗元宵行乐图》中,大量宫人穿着纯色裙子,摇曳生姿。随后,马面裙上的纹样越来越纷繁复杂,令人眼花缭乱,甚至出现了金光灿灿的“遍地金”马面裙。而到了明末,淡雅的白色马面裙又成为女性追捧的单品,深受姑娘、媳妇们的喜爱。
明代马面裙穿着示意图。来源/山东博物馆藏
裙襕是明代马面裙的重要特色之一,所谓裙襕,即是裙子上横向的装饰花纹。在明代,裙襕常采用刺绣或者织造的工艺制作。马面裙的裙襕设计于膝上或者裙底,沿着裙子织绣一圈。明代女子喜欢上身着袄、下身着裙,马面裙通常与袄相搭配穿着。明代上袄在两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呈现出越来越长的趋势,袄长度的变化影响了马面裙裙襕的变化。比如嘉靖初年,明人喜欢穿长度至膝盖的袄,于是马面裙膝盖处便有宽宽的膝襕,裙底处有窄窄的底襕,裙子整体偏短,行走时露出裙底的膝裤,别有一番味道。随着上袄越来越长,长度逐渐盖住裙子上的膝襕,裙底的底襕得到了更高的关注,到了万历中后期,底襕的宽度已经超过膝襕,甚至一些女子干脆放弃膝襕,裙子上只留一道醒目的底襕。
《明宪宗元宵行乐图》复原照。图片由笔者提供,摄影/王先森
“两截穿衣,三绺梳头”
明代灭亡后,清朝统治者在穿衣发型方面对汉人做出严格的限制,但经过激烈的抗争,终于妥协出“男从女不从”的服饰穿法。不同于满族女性的旗装,汉族女子喜爱穿袄裙。我们俗话中的“两截穿衣、三绺梳头”,就是用装扮方式来指代旧社会的汉族女性。其中“两截穿衣”,便是袄与裙相搭配的穿法。汉族女性可以继续身着汉装,自然也可以保留自己心爱的马面裙。
清代初年,马面裙大抵和明代类似,直至清代中期,马面裙分别在纹饰和形制上,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清代马面裙放弃了对裙襕的强调,转而将注意力放在裙门的设计之上,其中的缘由,可能与上衣长度的变化有关:相较于明末动辄长至脚踝的上衣,清代上袄普遍更短,因此可以露出大面积的裙门花样。同时,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清代刺绣技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因此,当我们在博物馆看到一个个传世的清代马面裙文物时,很难不被裙门上纷繁复杂的刺绣纹饰所吸引。
在形制方面,清代马面裙发展出了较为丰富的样式。
凤尾马面裙是一种特殊的马面裙,相较于遮蔽身体的裙子,它更类似于穿在裙子之外的装饰。凤尾裙的结构借鉴参考了马面裙与褶裙,并以彩色裙带取代了裙侧的裙褶。凤尾裙由8-12条彩色裙带等距排列接于腰部而成,裙带有时采用异色,绣上花纹图案以作装饰。有些心思巧妙的妇女,还会在裙带底下挂上铃铛,走起路来环配叮当、飘逸灵动。凤尾裙虽然美观,但并不方便生活,因此被其它样式的裙子所取代。《清代北京竹枝词》中记载:“凤尾如何久不闻?皮棉单夹费纷纭,而今无论何时节,都着鱼鳞百褶裙。”可见,虽然世界是个看颜值的世界,但方便、实用更为重要。
接下来,让我们看看究竟是何方神圣取代了美丽的凤尾裙。上文提到的鱼鳞百褶裙,在清代咸丰、顺治年间,于时尚界占据着当红的地位。要想了解鱼鳞百褶裙的样式,就要先理清什么叫“百褶裙”。清代女子喜欢在马面裙的侧面打上细密的褶子,李斗在《扬州画舫录》中记载:“近则以整缎褶以细裥道,谓之百折。”百褶裙的出现,为马面裙的创新提供了新思路,鱼鳞裙,就是在百褶马面裙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形制。心灵手巧的妇女用丝线将裙侧边的褶子交叉相连,行走时裙子收放自如,当裙子张展开来时,裙褶呈鱼鳞般的网格状,因此而得名鱼鳞裙。
清代绿色提花绸镶黑缎盘长纹绦边鱼鳞褶马面裙。来源/民族服饰博物馆
世人对穿衣打扮的偏好,与品尝美食相差无几,吃惯了山珍海味,难免怀念青菜白粥,穿惯了复杂多样的百褶裙,难免念起无褶裙的好。相较于鱼鳞裙,无褶阑干裙体现出一种“低调的奢华感”。清末流行阑干裙,这种裙子有时打褶,有时无褶,传世文物中无褶阑干裙数量更多一些。无褶阑干裙是马面裙的一种,它不在裙侧打褶,而是以若干梯形布块取代马面裙侧边的裙褶,并在布块和裙门间镶边。
清代汉族绿缎杂宝花卉刺绣阑干裙。来源/民族服饰博物馆
交流与融合
清代灭亡后的一段时间内,旧有的穿衣讲究并没有消失,民国时期,马面裙依旧是爱美女性衣柜里不可缺少的爆款单品,在时代前行过程中不断发展、变化,并与外来西洋元素相融合,体现出中国女性高超的创新能力的手工技艺。
身着袄裙的清末女子照片
民国时期依旧流行袄裙。一些思想进步的女学生,穿着经过改良的袄裙,奔走在彼时新旧交融的花花世界中。这时期的衣服已经加入了大量西式元素,一些女学生的裙子已经采用了西式的立体剪裁,但有时还会保留一些马面裙的元素,增加衣服的美观。
在中国人大胆采用西式服装元素的同时,西方的设计师们也频频惊叹于中国服饰的精美,开始吸收中国服饰元素,其中就包括马面裙这一形制。在20世纪50年代的《服装》杂志上,就有以马面裙为灵感设计而来的女裙。1981年,英国戴安娜王妃在晚宴上,也曾穿过马面裙,当时她上衣着白色衬衫,下身搭配了一条清式红色刺绣马面裙,很是惊艳夺目。
1981年,英国戴安娜王妃身着马面裙
时间来到2022年,迪奥于4月30日在韩国首尔梨花女子大学举办的秋季成衣系列发布会上,出现了包含马面裙元素的制服短裙。而此次引起轩然大波的迪奥黑色中长裙,无论是穿着方式、裙门裙褶设计上,与我国明代马面裙格外相似。可以说,以马面裙为代表的中国服饰,对当今世界时装设计提供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翻开世界的时装设计史,乃至艺术发展史,我们不难发现文化借鉴的诸多案例,文化交流与元素借鉴本是常事,然而,借鉴应该建立在对其他文化尊重的态度之上,更应认可其他民族文化对创作产生的积极意义。
我们通过马面裙的历史梳理,可以肯定地说,马面裙是一种诞生于中国本土、在中国历史进程中不断发展的中式裙装。对于西方设计师和时装品牌而言,理应大方承认自己的灵感来源,而不应冠以“标志性的迪奥轮廓”草草了事。建立在尊重和认可基础上的借鉴,才是值得鼓励的借鉴。衣服背后所承载的意义,远远超出了衣服本身,它是一个民族历史、审美、文化、工艺的象征性符号,也蕴含着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真诚而深厚的情感。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