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渝论 > 正文
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
2022-04-24 14:10:36 来源:重庆日报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新时代新征程是当代中国文艺的历史方位。

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振奋人心、语重心长,凝聚着对文艺事业、文艺规律、文艺发展道路的深邃思考。我们要在更大的历史时空中找准自己坐标、辨识文学底色,充分认识新时代重庆文学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创新图变的精神和接续奋斗的姿态,在下一个五年里行稳致远。

大变局中有大气象。新的赶考之路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新时代文学最鲜明的历史背景。面对形势的复杂变化和不确定因素的增加,文学创作如果无动于衷、闭门造车,就一定会被她的读者、现实世界和这个时代所抛弃。而历史变化如此深刻,社会进步如此巨大,人的精神世界如此活跃,我们生活的这座城市,正在国家区域发展和对外开放格局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这些都为文学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矿藏。我们要牢记“国之大者”,睁开眼睛看世界,准确把握重庆在国家战略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重庆文学在全市工作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密切观察新时代、热情书写新史诗,在大变局的气象万千中展现重庆文学的万千气象。

新时代中有新伟业。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重庆和全国都涌现出许多感人至深的先进群体,做出了惊天动地的英雄事迹,创造了彪炳史册的历史功绩。这样一个风云际会的时代,这样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对所有文学工作者的思想境界、创作格局、艺术水准都提出了极高要求。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我们都是亲历者、见证者和参与者,拥有最真切的生活感受和审美体验。我们要在反映新时代历史巨变、描绘新时代精神图谱、塑造新时代新人形象中,用扎扎实实的作品说话,做推动重庆文学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攀登者。

多元化中存在多样性。当前,信息传播技术高度发达,文化娱乐方式更加多元,受众审美水平越来越高,留给传统阅读的空间和时长受到严重挤压,文学作品与其他文化产品形成竞争关系,如果没有独到的发现、创新的表现、正确的呈现,就不可能引起普遍的关注与共鸣。但同时,网络视听、电子书、移动多媒体等新型载体的广泛运用,极大丰富了文学形态和样式,拓宽了文学传播渠道和平台,作家、作品与读者的距离从未如此之近,而创作、创新与表达的空间从未如此之大。我们要因时而变、顺势而为,主动适应阅读习惯的变化,积极拥抱传播技术的进步,在提高原创力的基础上,不断拓展创作的题材、内容、形式和手法,让文学重新成为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必需品。

历史观中有创作观。一部作品的格调高低,取决于作者的格局大小,而一位作家创作的成熟,来自于对历史与现实、自我与世界正确的认知。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给前辈们丰富的滋养和无穷的想象,用灵魂诠释、以江河作笔、向天地设问,奉献了浩如烟海的名篇佳作。一百年来,党领导下的文学事业,始终同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伟大事业紧密相连,激励广大作家为时代放歌、为人民抒怀。但同时,如何找准新时代重庆文学的历史方位,在新征程上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是必须面对和回答的重大课题。我们要自觉树立大历史观、大时代观,以具体作品展现总体性视野、看沧海横流,用个体体验传达普遍性情感、写世道人心,自觉形成具有大胸怀、大境界、大担当的大创作观。

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

我们应紧紧围绕推进重庆文学高质量发展这条主线,突出精品创作和文学评论两大重点,将更多的精品力作写在重庆大地上,着力加强队伍建设、阵地建设、品牌建设,全面优化提升重庆文学的创作生态、政策支撑、整体形象和社会影响,为谱写重庆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新篇章贡献文学力量。

坚持将创作优秀作品作为中心环节,找准重庆文学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把反映新时代、讴歌新征程、书写新史诗作为新时代文学创作的重大课题,让广大作家投身时代生活,准确把握时代精神、时代命题与文学命题的关系,准确把握重庆文学与重庆人民、重庆发展的关系,将目光和笔触聚焦到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全面加强现实题材创作,集中推出一批给人审美享受、思想启迪、心灵震撼的精品杰作。

坚持擦亮文艺评论这面镜子,坚守重庆文学高质量发展的价值取向。高度重视、切实加强文艺评论工作,重点围绕本土作家作品、当下广受社会关注的主题作品,建设性开展重庆文学评论工作,让重庆作家和作品更受关注。同时,持续加强重庆文学基础研究,全面系统准确地反映重庆文学全貌和发展趋势,找准重庆文学所处的位置、坐标和努力方向。优化以重庆文学奖为统揽的评奖体系,把读者的“表情包”作为评奖的“风向标”,把低俗、庸俗、媚俗的东西拿下去,将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力作评出来。

坚持营造风清气正的文学生态,凝聚重庆文学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尊重认知差异、包容创作多样、凝聚广泛共识,持续扩大作家朋友圈、画好创作同心圆,让重庆文学界的风气更正、风格更高、风光更美、风采更胜,用文学生态的山清水秀换创作成果的春华秋实。

新的时代恢弘高远,新的征途前程远大。重庆文学、重庆作家承担着使命,肩负着责任。我们要以手中之笔、眼中之光、胸中之志,持续讲好中国故事重庆故事,共同描绘新时代重庆文学流光溢彩、姹紫嫣红的美好图景。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

举报
  • 精选
  • 重庆
  • 调查
  • 财富
  • 评论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获取验证码
请先完成短信验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