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 正文
AI养猪背后:有人骗保90多万催生猪脸识别,24小时监控排卵与发情
10-29 11:01:51 来源:封面新闻

封面新闻消息,在对猪的身份确认上,更出圈的是“猪脸识别”,这是人脸识别技术的延伸。用计算机视觉的方式,采集数据、训练模型。2017年11月,在某公司大数据竞赛中,参与人数最多的是猪脸识别的算法比赛,参加整个大数据比赛的有四千多人,而猪脸识别算法组就有一千多人。

一群体态修长的猪,“哼唧”“哼唧”跑经狭长过道,白白嫩嫩,分不清哪头是哪头。在养殖场后台系统里,猪的数量、总重量、平均重量正一点一点显示出来,当最后一只猪跑过,45头,5549千克,均重123千克,所有信息都完整显示在深蓝色的监控页面上。

另一边,养殖区内工作人员的手机上,正不断收到各种提醒:哪只猪体温有升高,需要注意;哪只母猪正值情期,可以安排配种;某只猪的当日运动量异常,需要查看。

似乎在悠然生存9000多年后,中国的猪们得到的照料,愈发“矜”贵细致。或者更现实的说,非洲猪瘟疫情发生以来,面对全国生猪产业的短板,整个养猪业乃至畜牧业的升级浪潮已经来临,这其中,现代化养殖技术装备与信息化相融合,被视为实现智慧畜牧业的必由之路。

一场人工智能参与的技术革命,徐徐展开,“猪生”的变化正在发生。

有的猪活着,有的猪死了

一头名为“长白猪3号”的母猪出生在这个夏天,它拥有流线型的体驱,大耳前垂,背腰平直,是“高颜值”的“美猪”。作为世界上优秀的腌肉型猪种,它的猪仔遍及全球,因为长得快、吃得多,成年后的瘦肉率可以达到60%,6个月就可以出栏。

长白猪3号成长于国内某头部养殖集团的农场核心养殖区里,因为早早开始布局智能养殖,这里被称为养猪“梦工厂”。在这里,每只猪的耳朵上有一个矿泉水瓶盖大小的智能耳标,内置芯片连接企业的物联网AI养殖平台,这是属于它的“电子身份证”。猪舍天花板上,“智能机器人”在24小时实时监控,通过后台的人工智能分析它们的行为。

作为提供AI养殖平台服务的公司,睿畜科技联合创始人陈浩恺的目光只在属于3号的页面上停留了1秒。“猪生”第113天,3号的实时体温37.61°,从小家伙最近一天的体温曲线上看,最高是在早上9点,达到38.2°。

相比非洲猪瘟发病时,猪的体温达到41℃,3号体温正常。

“非洲猪瘟之后,防控更加严格。”眼下,陈浩恺要进入农场的核心养殖区很麻烦。

他需要先自我隔离7天,期间不能碰生猪肉,更不能去别的养猪场。

抵达企业所在城市后,在当地酒店再隔离2天,出示机票或者是火车票为证,进入农场之前,要通过无菌环境隔离,全身消毒,穿上两层防护服,戴上手套帽子和口罩。

即使不会进入养殖区的车辆,都会被消毒。企业的养殖员工,进入核心养殖区后,得待3至6个月,不能离开。

迄今为止,非洲猪瘟没能攻破高度戒备的专业养殖场。

但在中国其他大大小小的散户养殖场内,3号的猪胞们,“猪生”各不相同。在南方的一个乡村里,从第一头猪的身体开始发烫,到最后清栏弃养,仅仅12天,散养户王德斌就结束了自己经营十多年的养猪场。

事实上,因为“猪瘟”的缘故,现在的很多猪舍都比以前“精致”了。大门有了门帘,里面全是纱窗,每个猪槽内,还改造出一个四块方砖大小的方形猪厕,两台巨大的工业电扇全天工作。

没有了漫天飞的苍蝇,能陷住鞋的猪粪,曾经能把人薰出眼泪的猪圈气味也淡了许多。大白猪们窝在角落哼哼唧唧,养殖户们在一边翻阅着各种预防猪瘟的宣传册。

尽管如此,有的“猪生”依然惨淡。

8月底,王德斌家的猪开始身体发烫、呕吐、便血,身体浮肿有硬块……请来兽医,打针、输液。全家上阵,整天守在猪舍,可最多时,一晚上能死接近100头猪,这占据了他养猪场总数的30%。

最黑暗的那周,每天都有猪在死去,蹲在猪群门口,王德斌抱头痛哭。终于,卖掉剩下的几十头生猪后,王家人把猪舍里里外外打扫干净,村里关系好的养殖户电话问候了下——他们还彻夜守在猪舍旁。

“养猪不像以前了,再入行就要好好掂量下自己的能力。”即使是最“红火”时,王德斌的猪也没超过300头,他看到过电视里,大型养殖场的猪舍,上面猪一排便,下面马上有一层机器清扫干净,“我这种小养殖户,根本没法比。”

越来越多的散户放弃盲目扩栏。与此同时,国内规模化养殖企业的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

长期在基层指导养殖户科学防控猪瘟的徐志文并不意外。他是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动检系教授,四川省专家服务团的一员,他观察到,目前,养殖散户多以观望态度居多,也有受价格上涨的刺激,想再试一下。

相对而言,大型企业积极转型升级,科学有步骤的增加养殖投入。其中“AI养猪是行业关注的热点”。

AI养殖平台(图片由睿畜科技提供)

空手套白猪

长白3号正在进入青年时代,按照养猪圈的谚语,“出生少一两,断奶少一斤,出栏少十斤”,这头出生就不轻的小白猪,后期的发育速度也是属于比较快的。更重要的是,长白猪3号,这六个字,是身份,也是种类。

“我们哪儿分得清哪头是哪头呀。”在散养户王德斌接近15年的养殖生涯中,他没有想过去确认每头猪的身份,辨认通常是靠“身上有黑毛”、“尾巴有点短”、“脾气最不好”等特征,有时一头猪打了个喷嚏,转身就不知道是哪头了。

因为无法确认每头猪的身份,保险索赔变得麻烦。在业内,会有养殖户在参保时,投保份数少于实际牲畜数量。当有牲畜发生死亡时,没投保的就可以当做投保的索赔,甚至,可以分别用猪的左脸右脸,索赔两次。

2018年下半年,四川德阳纪检监察机关在深化惠民惠农财政补贴“一卡通”管理问题专项治理时,就发现了“生猪保险”的蹊跷。

德阳广汉高坪镇农民张某伟,2017年出资42万余元购买了7.5万头育肥猪保险和200头能繁母猪保险,年底获赔93.6万余元。但纪检监察机关查访线索时发现,他是“空手套白猪”,一头猪都没有养。

“生猪保险”业务链通过虚构、虚增,成了“生财链”,这除了牵扯到背后的腐败链条外,在理赔环节需要拍摄猪的尸体照片时,应对的“高招”就是把死猪冻起来,在不同时间地点拍照,冬天“死三遍”,夏天“死两遍”。

其中,广汉农民曾某敏专门购买一台超大冰柜用于存放猪尸,能放下5头大猪,20多头小猪,等到实在腐烂得不能拍摄了,才送去做无害化处理。

有此沉疴,保险公司找上陈浩恺所在的团队,希望他们能够研究出一个产品,实现对养殖户的监督。

“因为保险公司没法确认保险标,虽能有发放普通耳标,但不排除是猪死后才戴上的。”陈浩恺和团队发现,这个问题的主要诉求是要解决身份识别,实现对猪的身份确认。

他们研发了带芯片的智能耳标,这相当于是猪的电子身份证,耳标上有养殖地的地理编号和二维码以及猪的身份标号。

“动物种类,能繁母猪;耳标号,905018040529824;戴标员,陈帅……”随着信息分门别类呈现在电脑上,猪场的戴标数量、防疫情况以及生产情况、出栏情况等都能被实时呈现。这是2018年,在全国三大优良地方种猪荣昌猪的原产地,重庆荣昌区有4000头荣昌猪戴上智能耳标。同时,智能耳环具备自毁功能,如果尝试把智能耳环转移到另一头猪身上,耳环便会自动销毁。

在荣昌,所有进入保险范畴的生猪,均将佩戴。

在对猪的身份确认上,更出圈的是某公司推出的“猪脸识别”,这是人脸识别技术的延伸。用计算机视觉的方式,采集数据、训练模型。2017年11月,在某公司大数据竞赛中,参与人数最多的是猪脸识别的算法比赛,参加整个大数据比赛的有四千多人,而猪脸识别算法组就有一千多人。

最终呈现的“猪脸识别”系统,能够对每头猪的清晰照片,打上超过200个特征点,然后做出相应的算法模型,去匹配养殖场内的猪。在这个系统中,还会根据每天猪面部细节的更新,不断更新数据。

——无心插柳,对于传统养猪业而言,AI技术解决的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就是确认了每头猪的身份。随之而来的,是实现对每一只猪的排卵期、身体状况都能实时监控,一旦有问题,会立即发送到监控设备上,提醒人注意。

“确保每头猪都要是最特别的存在嘛。”陈浩恺告诉记者,随着技术的应用,极大的将人力从简单重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在有的企业,养猪员工数可以从30人减少到15人左右。

“2019年4月24日,5号栏位共计40只猪,均重88公斤,日增重......”。每天,农户和技术员都能在农场的AI养殖平台上,获取猪场内的信息。

曾经,在养殖场,为每头猪称重是大工程,把猪一头一头赶到秤上,还要保证十几秒的“安静”,基本上一头猪要花3分钟以上。

如今,称重的问题早已解决。此外,在长白3号的猪生中,当它所在猪舍的饲料数量变低,会有预警短信发给饲养员,提醒补料。当它的体温出现异常,预警短信会在最短时间内呼唤来兽医进行诊疗,更为关键的,结合饲料消耗情况和生猪体重变化,可以得到料肉比,作为下一步精细饲喂的数据参考。

母猪“选拔”

过去,传统养殖场内时不时会传来猪的“惨叫声”,那是猪被温度计插进肛门之后发出的声音。

据陈浩恺介绍,目前,市面上唯一一款可以精准测温的生猪可穿戴产品由他们团队研发成功。那是一个只有1.5个矿泉水瓶盖大小的设备,戴在猪耳道内,全天候自动监测体温。与肛温测量相比,持续测量耳温易受外界因素干扰。为此,团队专门研发了一个温度校准模型,经过反复调试,得出的数据与人工肛温测量的温差小于 0.13 摄氏度。

“我们要站在这位‘客户’的角度思考,人知道戴上这个设备是干嘛,会配合,但猪不知道呀,不但不知道,还会去破坏。”陈浩恺常觉得,优化猪的使用体验是充满挑战的。

有的设备,如果太大或者太重,猪佩戴不舒适,就会想尽办法去破坏。因此,必须长期在猪场进行多维度测试。

另一方面,对于长白猪3号及其猪胞而言,想要更好的“生活”,还要通过人类层层选拔。

长白猪3号的“脱颖而出”,就是从“猪仔”时期开始的。在对小猪仔的选拔中,首先选出漂亮健壮的,因为如体躯长、背腰平直、臀部丰满、肘关节正常,长白3号通过第一关。

其次,如果小母猪的家族没有遗传病史,才算第二关。对于长白猪3号而言,不但父母都是身体好的,还因为它的猪妈妈奶水充足,且它的兄弟姐妹都很健康,这也为它加分。

当然,成长过程中,还要保持个头大小、发育速度、肢蹄长短都很优秀。“长大的母猪,如果走姿不好,也不行。”王德斌在挑选母猪时,会特别在意瞩目的肢蹄,“母猪怀孕了,重的会到300、400斤,没有健硕的蹄子,怎么撑得住。”

保持健康和颜值外,最重要的,是发情症状也正常。经过如此层层选拔后,恭喜长白3号猪们,你合格了,猪生巅峰会持续很长时间。

如今,AI技术会让选拔过程变得更公平、精确,因为猪的成长轨迹会被详细记录。体征数据、基因数据、疫病数据、饲料数据等,每一项数据又有大量的关联数据,成为一个庞大细致的数据库。

目前,某公司的“怀孕诊断算法”已经比较成熟,通过观测配种后母猪的行为习惯、睡站姿、进食等数据,加上人工智能的独特算法从而得是否怀孕的判断。譬如,睡觉喜欢四脚朝天、站着不乱跑、吃东西食量稳定的母猪就大概率有了“孕相”。

眼下,一些养殖场年出栏猪200万头左右。通过理论验证阶段,AI可以让母猪每年多产3头小猪仔,且猪仔死淘率降低3%左右。

AI进猪圈的程度越来越深,背后,是农业数字化的时代正在到来。

今年7月,在中国畜牧协会畜牧信息化2019峰会上,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春江指出,到2025年,预计智慧农业的整体市值将达到683亿美元,人工智能在农业里运用发展得最快的是亚太地区,而中国将是推动人工智能在农业运用中的火车头。

外界喧嚣,长白猪3号岁月静好。明年初夏,它就会成为猪妈妈了。“哼唧哼唧。”翻个身,它窝在一角,沉沉睡去。数据显示,这天上午,它的活动量为2.83米。

原标题:AI养猪背后:有人骗保90多万催生猪脸识别,24小时监控排卵与发情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