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岛微信公号消息,“拆盲盒”之风竟刮到了三星堆身上,这谁能想到?
没错,就是那个有“迷之微笑”青铜纵目面具和“俯瞰众生”青铜立人像的三星堆。
刚过去的这个周末,6座三星堆祭祀坑重见天日,500多件文物破土重生,三星堆遗址迎来激动人心的“上新”时刻。在连续24小时直播中,千万网友化身“云考古队员”,怀着“拆盲盒”的心情线上观摩,不时“脑洞大开”,弹幕横飞——
“原来古人就已经知道往脸上贴金了!”
“我是三星堆面具的主人,我从棺材里爬出来了,我还有五六七八九十个墓,但是我现在急需2333块钱充话费……”
“别的遗迹都是越挖越明白,就三星堆越挖越迷糊。”
“再往下挖,发现UFO我都觉得正常了。”
神秘高冷的三星堆再一次火了,同步火起来的还有下面这支普通话+四川话+古文物+说唱的视频:
一
听闻三星堆喜提热搜,博物馆众兄弟发来贺电:
(图源:网络)
对此,新晋网红憨憨一笑,给了大伙儿爱的抱抱。“兄弟们也不错嘛,有的文创卖断货,有的视频被催更,还有的靠一支舞破了次元壁。”
(图源:网络)
博物馆兄弟们含笑点头,满面春风。互谦之际,大V故宫博物院率先发声:
“家里的存货,每一件都有故事。这不,《国家宝藏》挑了几样,录了视频。永乐年间的青花海水江崖纹三足炉,象征社稷安定;璀璨夺目的金嵌珍珠天球仪,集当时天文发现之大成,展现全知视角的星图。高大上的多,‘农家乐’也不缺,乾隆年间烧制的瓷器,就被王羲之、黄公望、雍正环绕立体吐槽了嘛。”
众博物馆叹服:幽燕之地,宝物果然非同凡响。
不过,再非同凡响,也逃不过被做成表情包,甚至集体出道。不信?兵马俑翩翩起舞:“我们不红,始皇不容!”唐仕女俑执手相看圆脸,问君能否找回匆匆那年?
(图源:网络)
“说好要做严肃沉稳的文物,怎么就卖上萌了呢?”三星堆撇撇嘴。
“也不尽然是卖萌嘛。”河南博物院接茬道:“你看这《唐宫夜宴》岂不曼妙?”
说话间,一声骨笛音将唐仕女俑唤醒。抖落千年尘埃,她们好奇的目光在文物间流连:
武则天金简、汝窑天蓝釉刻花鹅颈瓶、钧窑天蓝釉荷叶花口瓷瓶尽收眼底,四神云气图、青铜神兽、鸳鸯尊间惹人喜爱,彩绘陶幞头胡俑、白虎星座画像石值得驻足观赏,彩绘陶百花灯、莲鹤方壶更值得把玩细品。
此番玩赏,真叫人兴致盎然。逸兴遄飞间,高梳云髻、面飞斜红的女子手持乐器翩翩起舞,在她们身后,《明皇幸蜀图》《千里江山图》《清明上河图》徐徐展开,千年前古韵风华一览无余。
三星堆听得入了迷:“接着奏乐,接着舞!”
二
“别只顾看小姐姐啊,你知道我为啥这么出圈吗?”河南博物院猛一发问,三星堆愣了。
“其实啊,老百姓从来不缺文化认同感和审美力,对盛唐景象和当下发展的共情通感,更是从内心深处唤起了人们的自豪感。你看,从唐妆‘斜红’到融入唐三彩元素的舞服,再到一幅幅千年古画,哪一件不叫观众心醉神迷?”
众博物馆闻言也加入讨论:
“咱们国家数千年来的优秀传统文化,可是取之不尽的宝藏呐!”
“可是许多宝藏还束之高阁或沉睡地下,不为人知、难被人赏呢,太可惜了。”
“即便有意观赏,无奈分散各地、路途遥远;即便有幸亲临,也被一层玻璃罩隔了去路,让人难以相亲。又该如何是好?”
“呐,这就离不开技术了。”三星堆眉毛一挑,“这不,网友可以跟着镜头‘云考古’,也可以线上赏玩文物,这对文物保护也有好处啊。”
“这个操作我熟悉。”敦煌博物院颔首点头。上世纪90年代初,“敦煌女儿”樊锦诗面对满目疮痍的漫漫黄沙地,提出“数字敦煌”概念,利用数字化技术永久、高保真地保存敦煌壁画及彩塑等文物。
(图源:数字敦煌官网)
2016年,“数字敦煌”资源库正式上线,几年间已完成150个洞窟的高保真壁画数字化采集、120个洞窟的结构扫描、60个洞窟的整窟高保真数字化图像处理及110个360°虚拟漫游全景节目。甚至在有着数亿年轻玩家的手机游戏中,都能看到敦煌壁画“又见飞天”联名合作产品。
故宫博物院也开始数字化。2019年,故宫博物院数字文物库正式上线,涵盖故宫最全藏品信息,26大类文物、超过186万件/套文物基础信息、5万张精选文物影像将满足人们博古赏新、学习研究的需求。
积极拥抱潮流的还有雪域高原的古老宫殿。2020年3月1日,1388岁的布达拉宫拉开首次直播大幕。总观看量达92万人次,超过其全年150万人次客流量的一半以上,收获点赞逾88万,近31万人回看。
在信息爆炸、传播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抖落历史尘埃的文物竟能搭上网络快车,来到千家万户身边,让观者可以随时随地近距离体会历史的厚重,岂非幸事一桩?
一代代人书写历史,一件件文物承载文明。其间纷繁故事、耀眼遗珍,记录了人类族群、民族国家的过往,也照亮了未知明天、前途漫漫的征程。这些珍贵的国宝之所以能唤起人们如此之高的热情,归根结底因为他们是这个古老民族辉煌过去的“证物”,诉说着传承千年的文化根脉。
从这个意义上说,近年来的博物馆热、文物热、“数字化”热,真正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古老与现代的交融,还会在不久的将来掀起更多“三星堆热”。
原标题:【岛妹说】三星堆“拆盲盒”,考古就该这么火!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