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开相馆开了近半个世纪,儿子摄影12年,为家乡拍摄照片50余万张,搜集家乡老照片3000多张,最早的老照片可追溯到1910年前后......做这件事的,正是石柱县西沱古镇的“草根”摄影师谭红建。他爱摄影,更爱自己的家乡,他用手中的相机、心中的情怀,记录下西沱古镇的兴衰沉浮,也为家乡保留了难得的珍贵图像资料。
“草根”摄影师谭红建
渊源颇深
父亲开了当时镇上唯一的照相馆
谭红建今年52岁,现居西沱古镇,任西沱古镇沿江社区支部书记,此外,他还是民间组织“西沱守望者”团队的元老级成员。提到摄影,于他来说,可谓渊源颇深,一波三折。
谭红建镜头下的西沱古镇风景
“我父亲是开照相馆的,上世纪60年代,我们家的‘西沱照相馆’,是古镇唯一一家照相馆。当时相馆生意还不错,父亲用胶片机,给古镇的人,拍了很多全家福、个人照之类的。从这些照片中,能隐隐看到当年西沱古镇的风貌。”谭红建回忆,虽然生在相馆之家,但奇怪的是,他小时候对照相一点兴趣都没有。
“那个时候我比较贪玩,经常喜欢跟着一群人,从街头玩到街尾,感觉没精力去了解摄影。虽然也觉得相机很神奇,能拍下人物、风景的样子,但要我静下来学怎么拍照,难。”谭红建说,父亲的照相馆,一直开到2007年父亲过世,照相馆才正式关门。
从运输大队辞职回家
正式开启摄影之路
“我对摄影真正产生兴趣,是在2006年底。”2000年,谭红建去广州打工,他自嘲因为文化水平有限,所以当时就在一个运输车队搞运输。运输做了6年,他甚是想念家乡。而那时,正逢家乡西沱古镇在参加“巴渝新十二景”活动评选。
谭红建镜头下的西沱古镇
“那时的西沱古镇,早已没有了当年的繁华,甚至开始呈现衰败之相。我们从小到大有几个好朋友,就召集说让我回去,为宣传家乡、重振家乡做点事。我当时思乡、爱乡心切,就回去了。也正是因为这次回乡,开启了我的摄影之路。”谭红建表示,他回去后,和朋友们组建了西沱守望者团队。“我们这个团队成立,主要是为了给西沱拉票,让它有机会入选巴渝十二景。我们为此组建了一个西沱古镇网,网站上需要放古镇的照片。”
那时古镇上摄影根本没有普及,而谭红建也没有自己的相机,但照片要得急,他只好用手机出去拍。“那时手机像素也不是很好,我尽力拍了一张照,传到网站上,没想到引起了特别强烈的反响。很多离开古镇在外地居住打工的人,看到后都纷纷评论、转发,网站的点击量、投票量‘蹭蹭’的涨。”谭红建说,他知道当时那些人评论、转发并不是因为自己照片拍得有多好,而是因为他们爱自己的家乡,想积极通过自己转发来为家乡拉票。
“但那种感觉很神奇,没想到一张照片,能勾起这么强烈的思乡之情和共鸣。从那以后,我决定开始摄影,想用照片来记录家乡。”
照片记录变化
他为家乡拍下50余万张照片
谭红建的第一台相机,是一个小卡片机。随着对摄影了解越来越深入,他开始玩数码、单反、全画幅。“父亲用胶片机,我用单反相机,感觉像是一种延续。”谭红建表示,喜欢摄影后,他似乎有点“收不住”,西沱古镇的角角落落,甚至一草一木的变迁,他都想记录。
“我从2006年接触摄影后,每年都会去长江对岸的黄家铺子取景,拍摄西沱古镇的全景。从照片上,能明显感觉古镇的变化。”谭红建说,从照片记录的情况来看,起初,镇上都是些矮房子,稍微高点的也就六七层楼,后来慢慢的,有18层楼高的房子出现,现在甚至还有33层楼高的。“这些高楼都修在古镇核心街道的两边,而古镇上那条垂直向上的老街,却一直保护得很好,几乎没什么变化。”
除开古镇的全景照片,谭红建还喜欢拍当地的风土人情,什么玩牛、玩水龙、背盐的照片,他都拍了很多,可谓看见什么拍什么,随时随地都在拍。现在前前后后加起来,他已经为家乡拍了50万余张照片。
搜集关于家乡的老照片
最早的可追溯至1910年前后
除了摄影记录,谭红建还喜欢搜集关于西沱古镇的老照片。目前,他搜集的老照片有3000多张,其中年代最久远的,是1910年前后的老照片。
谭红建搜集的古镇老照片
“老照片也是家乡的一部分,新旧合在一起,才是一个完整的西沱古镇。”谭红建回忆,前几年,他路过西沱小学附近时,忽然看到一家人屋外放了很多老家什,比如旧时期时的那种喇叭。他觉得有意思,就上前去和屋主人攀谈。
“那老人大概有八九十岁,名字已经记不清了,我们聊了很久,他给我看了很多他家里存放的‘老古董’,最后又拿出一本影集来。”谭红建说,影集只有六七张照片,但老人捧着它,如捧至宝。“那几张照片,除了人以外,还能看到以前西沱的样子,我觉得很有意思,当场就把老照片翻拍了下来,从此也萌发了想搜集西沱老照片的想法。”
谭红建是个“行动派”。那段时间,他正好在为还原西沱背盐文化,四处搜集“背二哥”当年的“装备”。“搜集这些东西,要挨家挨户的问,每次问完,我都会再额外问问这些人,家里面有没有老照片。如果有,我就会当场翻拍下来。”谭红建说,他把这些翻拍的老照片传到网上,没想到又引起共鸣。
“现在,老一辈的人都开始怀旧了,看到那一张张老照片,就像是时光倒流一样。”为了解自己,也满足别人的怀旧之情,2009年,谭红建组建了“老瓦片”QQ群,开始用社交软件,大范围搜集老照片。不久以后,又建立了“老瓦片”微信群。
“通过社交软件搜集老照片要方便很多,靠着人和人之间在网络上的传播,很快就有很多人慕名加到群里,然后上传自家跟西沱古镇有关的老照片。目前,照片已经搜集了3000多张。”谭红建告诉上游新闻·重庆晚报慢新闻记者,这些照片都很珍贵,可以说很多都是绝版。有反映西沱人在船上生活的照片,还有背盐的照片等等。
其中有一张1983年的老照片,让谭红建印象最深。照片上,可以看到当时的西沱古镇还没有开发,两边都是农田,中间一条独街,垂直向上,特别有西沱古镇当年的味道。“这些翻拍的老照片,有的被陈列在我们镇上的民间博物馆里,来往游客,可以通过这些照片,看到不一样的西沱古镇。”
“他是西沱古镇第一批玩单反的摄影师,是西沱古镇背后的摄影师,也是带着西沱古镇走出去的摄影师。”家住西沱古镇的李社华今年62岁,他是西沱摄影协会中的一员,也是谭红建的“好搭档”。“我们两个经常一起去拍照,他拍的照片,没经过什么处理,几乎是真实反映西沱的一面镜子。而且他的照片,构图、光线都非常美,水平在整个西沱来说,算是很顶尖的。我们认识了很多年,据我所知,他是我们古镇第一批玩单反的摄影师,他对摄影的热爱,我自愧不如。”李社华说。
“任何摄影题材,他都不会错过,为了拍好一张照片,他也绝不吝惜自己的镜头。他的照片,我最喜欢的是那张西沱夜景风景照,照片是通过长曝光拍摄,拍了半个多小时。”李社华表示,很多人认识西沱古镇,其实都是通过谭红建的照片认识的。很多在网上四处传播的关于西沱的照片,也都是出自他之手。他是古镇背后的摄影师,不为名不为利,只希望让更多人知道自己的家乡,为家乡的发展,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这些年,来西沱旅游的人越来越多,西沱古镇也开始了新一轮的发展,我觉得他功不可没。可以说我们古镇,就是通过他的照片走出去,让更多人知道的。”李社华说。
上游新闻·重庆晚报慢新闻记者 范圣卿 受访者供图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