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热报消息,“我不懂她们为什么hate me(讨厌我),她们这种做法真的很low(低级)!”彭慧跟记者倾诉自己的遭遇时,还是会时不时地蹦出几个英语单词。
她说,因为这种中英结合的说话方式让她成了办公室的“公敌”,大家都不喜欢她,让她觉得很郁闷。
她团建被排挤 同事:我英语不好
昨(13)天上午10点左右,在北城天街星巴克店内记者见到了小彭,她今年24岁,她身高160左右,红棕色的头发,穿着小西装和牛仔裤,目前在观音桥步行街一家文化传媒公司工作。
上周六公司组织到歌乐山团建,其中有个活动是需要大家分组完成任务,轮到分配她时,两组同事开始“踢皮球”。“小彭就去你们那边吧,我们这边英语不好。”一组人这样说道。而另一组也表示:“我们也英语不好。”
小彭发现同事们看自己的眼神都很奇怪。虽然心里觉得很郁闷,但是她还是自己找了个台阶:“你们玩吧,我昨天没睡好,正好休息一下。”因为团建的事,小彭回家后还偷偷哭了很久。
工作交流夹英语 被吐槽:太装
随后记者联系上了小彭的一位同事林小姐,对方表示办公室里的人嫌弃小彭已经不是秘密,原因是她说话的方式实在让人讨厌。林小姐说当初自己和小彭合作一个策划方案,两人沟通时,简直要被小彭逼疯了。“我觉得你这个idea(主意)非常棒,就是一些details(细节)需要完善。”
最要命是小彭跟客户交流也这样说:“我们的presentation(陈述)准备好了”“我觉得这样operation(操作)显得很不professional(专业)”林小姐说当时特别尴尬,客户都无语了。“我后来跟她说用重庆话就行了,她居然说她习惯说话方式了!”林小姐说。
随后另一位同事张女士也直言小彭的说话方式的确不讨喜欢。张女士告诉记者,小彭的办公桌就在她旁边,有一次小彭无意间发现她电脑桌面很乱,就跟她讲:“我觉得你可以把桌面上的folder(文件夹)给rearrange(重新整理)一下,这样可以提高efficiency(效率)。”
张女士表示自己专科毕业,英语水平不高,听她说这些当时就蒙了,小彭又给她全中文说了一遍。张女士说这个做法让她很不高兴:“你说她这不是显摆吗!”从部门主管陈先生那里记者了解到,公司成员都是重庆本地人,并没有必须说普通话或者英语的规定。
她觉得很委屈:这样说话显得专业
24岁的小彭并没有任何留学经历,去年从吉林大学毕业后回到重庆工作,今年3月才加入现在的公司工作。小彭说自己喜欢学英语,加上自己的重庆话有口音,说重庆话时总是不自信。以前上学时看职场剧,里面的人经常中英夹杂说,她就开始模仿。在上家单位工作时,她上级也是这样说话,这让她觉得句子里夹杂几个英语单词显得更专业,最重要时她这样说话时会感觉自信一点。采访过程中,在一旁的小彭听到同事们对自己的评价最多的就是:太装、显摆。小彭跟记者表示同事们完全曲解了自己说话的初衷。
中英结合的说话方式 你怎么看?
正方:
肖韵 26岁 文职
我觉得这样说法反而显得很有趣
张萍萍 27岁 策划
我接触到一些港澳客户是喜欢这样说,见怪不怪了。
刘心澄 27岁 销售
我不反感啊,而且这样说有时候真的会让人显得更专业。
反方:
牟诚 28岁 文职
我觉得这样说话的人都是聊天终结者,如果不是甲方,建议直接拉黑。
王琴 23岁 大学生
语言是工具,不是拿来显摆的,中文明明更连贯,非要夹英语,不是显摆是啥!
张孝川 25岁 个体户
有的人就喜欢用这种方式来显得自己特别与众不同,其实非常让人讨厌。
专家解读:说话要学会“入乡随俗”
重庆市协和心理顾问事务所所长谭刚强表示语言是一种交流工具,不同的语言系统需要不同的语言来应对。像小彭的情况,办公室都是说重庆话的本地人,而小彭却选择用中英夹杂的方式说话,就会与所处的语言系统发生矛盾,反而显得不伦不类。办公室社交中,要学会“入乡随俗”,刻意使用不符合语言场景的说话方式并不能给你带来身份价值的提升,反而容易遭人贬低。
Tips>>
专家教你职场如何交流
在职场交流中要如何避免出现小彭这种情况,谭刚强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1. 我们选择交流的语言一定要符合交流场景。如中文不熟的外国人交流,为了更好的表达意思,夹杂英语单词是合适的。
2. 话题要贴合文化背景。如同事交流,你却聊让人听不懂的专业术语,往往会招来反感。
3. 不同的对象主动使用不同的语言是种尊重,面对不同的交流对象(本地人/外地人/外国人),根据对方的说话习惯主动更换语言和说话方式,是尊重的表现。
(应当事人要求系化名)
都市热报记者 龙玉玲
原标题:妹子职场飚中英文:我不懂她们为什么hate me,这种做法真的很low 同事:太装了!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