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是在这里的建筑,却会经历风霜而屹立不倒。文峰塔可以说重庆的标志性建筑,可是重庆的文峰塔可不止一座。
各地以“文峰”二字冠名的塔有许多,大多是古代人们为使当地文风、文脉顺达,多出人才,根据风水理论而建造的,具有观赏性和标志性双重意义。
南山文峰塔,坐落在文峰之巅,笔直挺立,高插云表。建于公元1851,六边形的楼阁式建筑让你在山峰之巅360度瞭望远方风景。不过现在翻修后的文峰塔不能再进入塔内。尽管如此,如隐者般伫立在山间的文峰塔依然风采依旧。
由于小说《一双绣花鞋》电影《雾都茫茫》曾取材取景于此,使该塔更加扬名中外。文峰塔当年也算是南岸的一个标志性建筑。
在重庆主城民间,就有一个“三塔不见面”的故事,广为流传。三塔说的是: 南山黄桷垭的文峰塔、下浩觉林寺的报恩塔和江北寸滩塔子山上的文峰塔。
民间传说这三座塔镇住了一条恶龙,文峰塔镇其头、寸滩塔镇其尾、报恩塔镇其身。由于这三座宝塔均处于丘岭起伏的山间,因此无论你走到哪一座塔下,都看不见另两座宝塔的影子。若是三塔见了面,城区就会洪水泛滥,百姓将会面临灾难。
与南山文峰塔守望相助的便是江北塔子山文峰塔,从古至今,塔子山文峰塔在重庆风光景点上一直占有一定位置。《江北厅志》、《江北县志稿》均将其列为"渝州一景"的"文笔摩霄"之名。从前,行船走水的船帮们望见江北塔子山上的文峰塔时,心中便豁然开朗。"看见文峰塔就知道朝天门已经遥遥在望。塔子山文峰塔也因此成为了一座"航标",看见它,便知到了重庆。
这两座文峰塔都是七层的阁楼式建筑,而位于合川区南津街的文峰塔在建塔时则是塔高九层,甚至在后来又新增4层,塔高为十三层。
合川文峰塔又名振兴塔,建于清嘉庆十五年(1810年),共9层;道光十六年(1836年)知州李宗沆又增建4层,共为13层。这座宝塔塔顶的葫芦型宝刹曾在2008年的地震中发生倾斜,后来政府斥资将其维修,在此对大众开放。
"涪水东篱,琼楼渺渺;嘉陵南岸,碧树葱葱……"这是《文峰塔赋》中对文峰塔的赞颂。拥有200多年历史的文峰古塔矗立在江边,充满了历史的沧桑感,仿佛一位老人在俯视着合川的今昔变迁。
与合川文峰塔比邻的是全国第二高大塔,重庆石塔之最的梁平文峰塔,梁平文峰塔,原名文风塔,建于清道光七年,清光绪年间该进行维修后改名文峰塔。
传说梁平县境内的西山与四川大竹交界,西山山岭交错、蜿蜒起伏,其主峰海拔1180米,高耸入云,危峰兀立,状如狐狸,名曰狐狸嘴。"狐狸"头东(梁平方向)尾西(大竹方向),嘴巴正好对着丰产粮食的梁平大坝。人们说这狐狸张嘴"吃梁平屙大竹(即吃梁平肥大竹之意)",对梁平实在不利。于是梁平人在位于县城西北约3公里的平坝上选址建了文峰塔,以期能撑住那贪吃梁平的狐狸之嘴。此后,阡陌交错的梁平大坝上,果然日益五谷丰登。
重庆还有一座文峰塔很少被人提及,但是却因独特的地理位置受到许多人的青睐,奉节文峰塔,这座文峰塔坐落于奉节海拔1200米的乌山顶上,宝塔与雄伟的夔门构成一幅壮丽的水墨山水画。站在塔前凭栏远眺,东迎夔门朝阳,西送古城晚霞,一览群山逶迤,实在令人襟怀坦荡,尘虑尽消。
文峰塔的屹立见证重庆的历史轨迹,虽然不少历史建筑都一定程度上受到伤害,可值得庆幸的是,它们还保留完整。而开州文峰塔却遗憾落幕在文革期间。文峰塔原为一塔一庙,建于清嘉庆九年,石木结构,塔高约33米,共9层,其建筑雄伟、结构别致、镌刻精细,曾为石塔之冠。可遗憾的是在文革“破四旧”期间,该塔被拆毁,现在只留下遗址中的残檐断壁。2014年,重庆对文峰塔进行复建,新的文峰塔展示了开州近代的文化风采,与老塔交相辉映。
一座座宝塔讲述千年的历史故事,青瓦白墙中寻觅悠悠岁月。宝塔间守望相助,一起守护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
原标题:矗立几百年,重庆这几座文峰塔傲然挺立,曾是重庆人的航标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