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全媒体消息,近年来,重庆服务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贡献了全市50%以上的国民生产总值、60%以上的税收收入和城镇新增就业人口、70%以上的固定资产投资和业态模式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导地位愈发凸显。
4月22日召开的全市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传出消息:未来,我市将培育壮大新兴服务业,恢复发展传统服务业,构建优质高效、布局合理、融合共享的现代服务产业体系,形成各种业态“百花齐放”、各类企业“万马奔腾”的发展格局。力争到2025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5%左右,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65%左右,初步建成国家级现代服务经济中心。
为实现这样的目标,接下来,我市将努力克服疫情影响,围绕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和加快发展以“三线”为导向的服务新业态新模式这三大重点任务,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任务一:
扩大规模、提高质量、增加效益
巩固发展好生产性服务业
发展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对做大做强制造业、带动现代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目前,全市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已达到50%,发展势头良好。
重庆日报记者从会上获悉,下一步,我市将千方百计扩大规模、提高质量、增加效益,把生产性服务业巩固好发展好。
根据近日出台的《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新形势下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下称《意见》),我市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重点是要做大做强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业、优化提升现代物流业、做特做优现代金融业、培育壮大高端服务业、创新发展现代会展业。
其中在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业方面,将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构建以工业软件、高端行业应用软件、新兴软件、信息服务等为主的产业体系,发展一批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软件产业集约发展,积极争创中国软件名园及国家级试点示范。同时,加强基于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软件产品研发和应用,推动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发展。到2025年,全市软件业务收入达到4000亿元。
在现代金融业方面,将推动区域债权、股权市场创新发展,推动建设私募基金西部高地,打造跨境综合金融服务市场,加快建设内陆国际金融中心。同时,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消费金融、科技金融、贸易金融、普惠金融等,鼓励发展“不见面”金融,引导金融机构强化线上服务能力和数字风控技术水平,提升网点服务线上化水平。
在现代会展业方面,将高标准办好“智博会”“西洽会”等大型展会,推动成渝共同申办系列高端国际会议及专业论坛;围绕数字经济、核心零部件、智能硬件等主要领域,打造一批专业会展品牌;培育引进国际会展品牌,鼓励会展企业向数字化、规模化、集团化发展。
任务二:
瞄准高品质多样化
提升生活性服务业供给能力和水平
生活性服务业与民生特别是百姓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发展生活性服务业,有利于提高社会服务水平,改善百姓生活质量。目前,我市生活性服务业发展较为滞后,有效供给不足、质量水平不高的问题较为突出。
为此,我市将聚焦文化旅游业、健康服务业、商贸服务业和社区服务业等重点领域,持续提升生活性服务业供给能力和水平,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
“以商贸服务业为例,今后,我们将优化传统商贸业、扩大新兴商贸业、做大高端商业,推动商贸服务业转型增效。”市商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尤其将推动高端商业向品牌化、体验式、互动性、综合型发展;统筹推进中央商务区提档升级,加快集聚国际品牌、高端产业,建设国际消费核心区;打造一批底蕴深厚、特色鲜明、文旅融合的商业名街名镇,推动智慧商圈示范试点,高品位建设解放碑商业步行街。同时,重庆还将培育“首店经济”,发展夜间经济,集中打造一批夜间经济核心聚集区。到2025年,全市商业增加值达到3500亿元。
在社区服务业领域,我市则将加快发展家政服务、突出发展社区便民服务、全力发展家庭用品配送服务。
市商务委相关负责人透露,按照前述《意见》要求,我市计划围绕创造高品质生活,构建便利、规范的社区及家政服务体系;合理布局社区便民服务设施,丰富社区医疗、保洁、养老、看护、维修、美容美发等便民服务内容,提升物业管理、安保、快递配送等规范化、标准化水平。同时,实施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领跑者”行动,鼓励企业品牌化、专业化、职业化发展,发展员工制家政企业。
另外,还要搭建智慧社区服务平台,打造集生活服务和社区治理于一体的社区生活管家;激活社区商业,拓展精细化定制、“微生活”“云社区”等新服务模式。
任务三:
创新服务新业态新方式
促进线上线下服务业深度融合
“疫情防控下催生的服务业新需求、新供给,特别是社会生产服务活动加速‘触网’,线上线下深度融合,都倒逼我们要创新服务新业态、新方式。”市大数据发展局副局长李斌说,今年3月中旬,我市出台《关于加快线上业态线上服务线上管理发展的意见》,从6个方面共25项内容,对加快培育线上业态、加快发展线上服务、加快推动线上管理等提出明确要求。
其中强调,大力培育重点产业互联网平台,积极培育发展新零售,注重发展数字化金融服务;探索发展“宅生活”服务模式、“在线医疗”服务模式、“在线教育”服务模式,提升商务活动线上服务能力;推进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推动基层服务“一网治理”。
李斌表示,疫情防控期间,我市智能制造、无人配送、在线消费、医疗健康等新兴产业均展现出极大成长潜力。这些线上业态快速向生产和生活多个领域渗透,产业互联网、数字内容、新零售等都显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如忽米网、猪八戒网等本地互联网平台企业业务普遍增长25%以上。
同时,我市线上服务在疫情防控下亦呈现出全面覆盖、深度融合趋势,包括在线教育、在线医疗、远程办公、在线问诊等用户量环比大幅增长。比如,全市上百万名学生通过“钉钉”平台直播上课,企事业单位使用腾讯“云会议”单日用量达到此前日用量的100倍。
另外,在疫情防控期间,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加速推广应用,通过线上管理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和优化营商环境,成为我市社会治理和数字化战“疫”的亮点。如九龙坡区启动的九龙智汇防疫平台、大数据发展局实施“三清单”保障政务数据“聚通用”、“渝快办”平台实施线上政务办理等,都极大推动了数据大融合、业务大协同和社会大合作。
“通过加快发展‘三线’为导向的服务新业态新模式,将促进线上线下服务业深度融合。”李斌表示,此次我市在国内率先出台支持线上业态线上服务线上管理发展的意见,将持续深化大数据智能化发展战略,加速“线上城市”建设进程,推动“智造重镇”“智慧名城”提档升级。
克服疫情影响 推动服务业加快恢复发展
今年,受疫情影响,各行各业都受到了一定冲击。在此背景下,我市如何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市商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务之急是努力克服疫情影响,全面推动服务业加快恢复发展。
据悉,市政府办公厅近日出台了《关于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推动服务业恢复发展的意见》(下称《意见》),立足妥善处理即期消费品与耐用消费品刺激、生活性服务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线上服务与线下服务结合、疫前疫中疫后和后疫情期业态变化等关系,提出了16条“干货”举措。
“具体来看,这些措施主要涉及全面推进服务业恢复发展、加快推进服务业转型发展和优化服务业发展保障等3个方面。”市商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在推进服务业恢复发展方面,提出了推动服务业复产达产、加快推进项目建设、推动生产性服务业恢复发展、推动文旅体产业恢复发展和推动商贸服务业恢复发展等5条举措。其中要求,创造有利于服务业复工复产的条件,畅通产业循环、市场循环、经济社会循环,推动专业市场、餐饮住宿等生活性服务业,研发设计、专业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全面复产达产,努力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为推进服务业转型发展,《意见》提出要推进数字化转型、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推进标准化建设、促进融合创新、加快服务业对外开放、加强市场主体培育等6条举措。其中明确:聚焦金融、教育、医疗、文化旅游娱乐、信息技术服务、科技服务、专业服务、数字贸易等领域,推动服务业扩大开放。
围绕优化服务业发展保障,《意见》则提出了强化物流保障、优化人才和用工服务、强化金融扶持、依法减免税费、优化征信服务等5条举措。
区县案例>>
发展水平位居全国前列
渝中区现代服务业引领经济发展
全区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70%,现代服务业人均增加值、地均增加值分别达到14万元/人、47亿元/平方公里,位居全国前列。4月22日,重庆日报记者从全市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获悉,在渝中区,现代服务业对经济的贡献及其经济效益均处于领先地位,全区已形成现代服务业引领经济发展的良好格局。
渝中区是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重庆市服务业发展的先行区,致力于建成西部高端服务业的集聚区和全国服务业创新发展的示范区。近年来,该区从产业规划、政策扶持、企业引进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着手,打造新兴服务业发展集聚区示范区,大力推动现代金融、高端商贸、专业服务、文化旅游、互联网信息技术和健康医疗服务等新兴服务业发展。
其中,2017年年底获批成为全市首批战略性新兴服务业综合服务集聚示范区的解放碑中央商务区,规划打造了服务贸易产业园、五一路金融街和数字商务产业园等重点街区、园区,推动新兴服务业集聚集约发展。同时,还围绕金融服务、专业服务两个发展方向,重点打造外资金融机构聚集中心、国际结算中心、财富管理中心、保险创新中心和要素市场;大力引进和培育各类企业总部,鼓励跨国公司设立地区性总部、研发中心、销售中心和结算中心,促进总部经济和商务专业服务业联动发展。
渝中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解放碑中央商务区核心区集聚了各类服务业市场主体1万多家,形成了以金融、商务、商贸为支撑,文化创意、互联网等新兴产业为亮点的多元化、复合型产业发展体系,诞生了“税收亿元楼宇”达到18栋,外资银行、保险机构占全市的90%,金融要素市场占全市的50%。截至2019年年底,解放碑服务贸易产业园已集聚企业200余家,服务贸易产值超过24亿元,位居全市第一。
除了解放碑战略性新兴服务业综合服务集聚示范区外,渝中区还打造了大坪大健康集聚示范区和化龙桥专业服务业集聚区等新兴服务业发展集聚区示范区。
“通过打造新兴服务业发展集聚区示范区等一系列举措,渝中区现代服务业已形成门类齐全、集聚效应强、结构布局更加优化、增长动力多元化的良好发展态势,整体发展水平全市领先。”这名负责人表示。
据统计,截至2019年年底,渝中区服务业法人单位达12710个,占全区法人单位的51.3%。初步测算,2019年,全区现代服务业增加值达937亿元,占GDP比重高达72%,高出全市30个百分点以上。
企业案例>>
让用户直接连线工厂
信息化技术为消费品工业赋能
通过工业互联网去除所有中间流通各种加价环节,让用户与工厂直接连线,由阿里云飞象工业互联网创新推出的C2M(用户直连制造)电子商务方式,将为我市消费品工业提供信息化技术赋能。
在2018年首届智博会上,由阿里云联合南岸区政府、工信部赛迪研究院共同发布的“飞象工业互联网平台”,计划3年内接入100万台工业设备,5年内助力全市4000家制造企业实现智能制造。目前,该平台已在电子制造、机械制造、纺织服装等多个细分行业实现智能化场景应用,帮助我市一大批中小企业及制造企业降低了20%以上的产品开发成本。
“在帮助工业企业‘上云上平台’同时,我们还计划在重庆消费品工业领域,启动用户直连制造的方式,为消费品企业提供智能化赋能。”阿里云飞象工业互联网负责人表示,工业互联网平台是工业互联网最重要的基础设施,它连接了线上零售和批发市场,从而实现以销定产、个性化定制,从而为服务业及消费品工业进行技术赋能、生态赋能和资本赋能,加快消费品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
他表示,用户直连制造作为一种新型的工业互联网电子商务方式,其最大优势是实现用户到工厂的直连,去除所有中间流通加价环节,让用户直接连接设计师、制造商,实现定制化生产。而对企业来说,应用这一电子商务方式可以有效提升企业和客户之间订单流转效率,并通过平台提供的智能选品指导、商品品质升级和功能改进建议,进行智能大数据匹配,帮助企业拓宽市场,让企业在现代服务业发展进程中更具竞争力。
重庆日报全媒体记者 黄光红 夏元
原标题: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重庆准备这么干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