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县衙门衙役头条号消息,重庆今年将进行两江四岸核心区将这样进行整体提升,围绕长江和嘉陵江的交汇区域,恢复部分老码头及历史场景,保护历史遗存,集中展示母城文化魅力,再现老重庆的历史人文风貌。望龙门缆车也是恢复之一。
我们先说说望龙门。望龙门不是“门”,准确地说不是望龙“门”,而是望“龙门”,它是望什么地方的龙门呢?所谓“龙门”,是指龙门浩那个浩口,也就是这段时间大火导致关闭的龙门浩的龙门。可以说有了龙门浩才有了望龙门。
望龙门缆车
望龙门最辉煌的时期,是四十年代望龙门缆车的建设开通。
由于重庆是山城,下了船要爬长长的梯坎才能入城。抗战爆发以来重庆成为战时首都,大量人员涌入重庆口,来往客商、过江行人越来越多。
由于外地人没有习惯爬坡上坎,看到这长长的梯坎,头都大了,空手还好,如果提着大包小包的行李,那不是要了他们的命。特别是那些达官贵人,太太小姐些,天生娇弱,对此意见大的很。
为了解决这上下坡的交通问题,当时国民政府经济部长翁文灏,建议组建缆车公司,以便规划建设缆车,以利交通。
于是政府便计划在朝天门码头、望龙门码头等地修建缆车,但由于资金有限只能先修一条,经过商榷最终决定先在人流量最大的望龙门开工。
望龙门缆车
为什么会选中望龙门呢?我们来看看修建的理由。
一、从位置重要性考虑:
望龙门江边水势湍急,本来不便停船,相对于其他码头来说,一般的趸船在这里不好锚定。由于与龙门上浩相对,上新街的发展促成了两岸的交通,望龙门也就成为重要渡口。
二、从人流量考虑:
从抗战时期,望龙门是重庆最繁华的地区之一,有着大量的人员,且这里渡口多,从南岸龙门浩过江的渡船,已经从东水门、太平门码头逐渐转移到了望龙门码头停靠。
三、从修建成本上考虑:
望龙门山崖凹进了一段,如同一个圆滑的U字型,有现成的石梯坎,且坡道平缓,利于缆车建设成本的降低。
望龙门缆车
于是在1944年2月,由我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与梅旸春主持设计的望龙门缆车开工建设,1945年5月16日正式通车,是中国内地第一条客运缆车,从此载入中国交通史。(中国第一条缆车是至今还在运营的山顶缆车。)
缆车正式开通运营后,重庆市民哪里见过这种新奇玩意,一时万人空巷,涌来看稀奇,看古怪。就跟现在的重庆市民去龙门浩“神龟石”一样。
既然来都来了,当然要去玩下“格”,纷纷排队买票。下行1分钱,上行2分钱,有人坐下去又坐上来,问之“坐后感”,说是感觉是在腾云驾雾如同天上飞,于是人们就把缆车喊作“土飞机”。
望龙门缆车
望龙门缆车道有三大特色。
1、长江水位有季节性的变化,枯水和洪水的水位相差10多米的变化,于是望龙门缆车道下端伸入江中,上车站建在陆地,下车站设在洪水位附。可保证行人下船即可以上缆车站,方便了行人,也提高运行效率。
2、独创轨道为鱼腹式,上行下行只需要修建一条铁轨,然后上下方向运行的缆车在鱼腹处错车,在那个物资并不充裕的年代,既省材料,又节约资金。
3、缆车车厢的门和窗户都没有封闭,缆车在鱼腹处错车时,上下车厢里的乘客可以相互“打望”,有大胆的“少幺爸”,看见对面有美女,都要去搭下“飞白”,过下口舌之瘾。这场景是不是很像今武隆白马山的土味“飞天之吻”飞行岛相遇那一刻。
4、车票也有特点,不是纸质的,而是铜质车票,像铜板,不过中间不是方孔的而是个小圆孔。而且上下行车票不一样,上行为直径两厘米圆形,下行车票为长宽约两厘米的方形,铸有“缆车”两字,没有票价标识。
望龙门缆车车票
1993年,由于修建滨江路,望龙门缆车正式停运。历经了半个世纪的辉煌望龙门缆车在时代洪流中退出历史舞台。曾经望龙门缆车上上下下的繁忙景象不知填满了多少老重庆的回忆。
2009年底,望龙门兰缆车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其后多次传出修复的消息,然后不了了之。望龙门缆车遗址如同被人遗忘一般,孤独的躺在高楼大厦的包围中,外面世界怎么变化,都与之无关。
如今,修复的消息再次传出。对于修复的问题,我说点自己的看法。
1、如果在遗址上修复,我是反对的,遗址是旧的,再修复就是新的,这样旧不旧新不新的,不伦不类,违背了保护旧址的意义。
2、这里已经是文物保护单位了,就不要去打搅它的平静了,给山城市民留一个念想,应该围绕其打造成缆车遗址公园,让山城市民去了解下重庆曾经有过的历史。
3、如果要修复,不妨在遗址旁,复刻一个,这样坐着新的望龙门缆车,可以欣赏到旧的望龙门缆车遗址,这样不是两全其美的事情吗?
望龙门缆车
如果望龙门缆车修复了,等待它的将是,网红、打卡、排队、高票价,会是这样吗?
在如今,满眼都是钢筋混凝土,城市的同质化越来越严重,城市中的历史印记也越来越少,拜托请留住这一点印记吧,给我们!
原标题:国内第一条缆车线修复的消息再次传出,恳请不要毁了缆车遗址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