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庆 > 正文
重庆珍档 | 抗战时期,北碚结出了哪些文化成果?
02-18 07:26:17 来源:北碚乡建旧事微信公众号

要证明北碚是抗战时期的文化陪都,除了机构、人物、氛围,还应该有成果。光说不练,那是有名无实的。这里我们就来数数与北碚紧密相关的文化成果。

所谓文化成果,包括小说、诗文、剧本、刊物、演出等文学艺术作品,也包括论文、发明发现等科研成果。

1.jpg

抗敌文协北碚分会部分成员

先不分排名先后地罗列一串作品吧。

梁漱溟的《中国文化要义》;翦伯赞的《中国史纲》第一二卷和《中国史论集》两辑;杨宪益将《资治通鉴》和郭沫若的《屈原》、阳翰笙的《天国春秋》翻译成英文;老舍创作了长篇小说《火葬》、话剧《张自忠》,以及《四世同堂》的大部分,并与他人合写了话剧《桃李春风》、《王老虎》;萧红写出了《旷野的呼喊》、《朦胧的期待》及《回忆鲁迅先生》,并开始写《呼兰河传》;夏衍创作了四幕话剧《水乡吟》;赵清阁的话剧《女杰》、《生死恋》、《潇湘淑女》、《此恨绵绵》;洪深的四幕话剧《包得行》,被誉为“抗战以来可喜的丰收”;梁实秋翻译了《呼啸山庄》,创作了的《雅舍小品》。端木蕻良在此写出了散文诗《嘉陵江上》,由贺绿汀谱曲,成为中国音乐史上著名的抗日歌曲。

抗日战争时期,有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国立编译馆、正中书局等17家文化、新闻、出版单位迁来北碚,出版报刊杂志37种。著名的三老:老舍、老向、老谈,是用鼓词、快板等通俗文艺作品宣传抗战的领军人物,在他们带动下,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在北碚创作的抗战文学作品就多达数百篇。顾颉刚在北碚主持通俗读物编刊社,编辑出版了157种宣传抗战的通俗读物。胡风在这里继续编辑出版《七月》半月刊,并形成了“七月”诗派。复旦大学学生创办的《中国学生导报》,在陪都的各校学生中影响巨大。

2.jpg

嘉陵江日报上老舍的鼓词

应该突出介绍的是路翎。

1938年,一个十五岁的逃难少年,徐嗣兴,在北碚读四川中学,因思想左倾被开除,1939年他写出了小说《要塞退出之后》,被胡风视为奇才。恰好徐嗣兴由继父请人介绍到了经济部矿冶研究所会计室当办事员,驻扎在天府煤矿,得以与胡风经常联系,迅速提高。他以路翎为笔名,陆续发表小说多篇,成为胡风“七月派”的中坚。路翎1942年写出《饥饿的郭素娥》,震惊文坛。1945年出版长篇巨著《财主底儿女们》,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重大事件。

路翎横空出世,这一切都是在北碚完成的。

3.jpg

胡风在北碚的全家福

在话剧的演出方面,北碚当然是一个重要的舞台。在重庆城登上舞台的剧目和明星,几乎都到北碚出演过。尤其值得一提的是,1942年,郭沫若创作的五幕历史剧《屈原》,轰动山城,又被国民党宣传部禁演。卢子英特地邀请中华剧艺社安排演员们到北碚公演《屈原》,结果好评如潮。据新华日报载:“《屈原》在此连演五日,每日售票约七千元之谱……场场客满,卖票时摩肩接踵,拥挤之状一如重庆‘国泰’门前。”

在科技领域,北碚照样孕育了丰硕的成果。

各个科研机构,挤在北碚,主要是文星湾到金刚碑这一块,地方狭窄,设备材料简陋,薪水可怜,生活艰难,像黑布鞋用粉笔涂白冒充白球鞋让孩子上学,鞋底钉木条防滑让孩子走过泥泞山路去上学,这都是科研人员新奇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就在这样的条件下,他们仍然坚持搞科研,做观测测量,化验分析,写论文。从古生物,古藻类,鱼类,昆虫,鸟类,到四川各地地质调查,森林调查,气象分析,传染病调查,各水体水样采集分析。

4.jpg

设在北碚的某化学实验室

中国第一具恐龙化石标本——许氏禄丰龙,是在北碚复原并第一次展出。大熊猫,第一次在内地展出是在北碚。1939年底还在金刚碑发掘出恐龙化石。

中国法学会、中国化学会、中国经济学会都在北碚举办过年会,最盛大的是1943年七月,中国科学社、中国地理学会、中国气象学会、中国数学会、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植物学会等六个科学团体联合在北碚举行了年会,实到科学家有近二百人。同时举办了为期三天的科学展览,参观人数超过三万人。由此引发一个提议:在北碚建一个大型的自然科学博物馆。1944年12月25日,中国西部科学博物馆开幕,同时庆祝中国科学社成立三十周年,翁文灏,任鸿隽亲临。整个博物馆分工矿、农林、生物、地质、医药卫生和气象地理六大展馆,24个陈列室,陈列展品过十万件。

5.jpg

中国化学年会的午宴(李约瑟摄)

要把各种科研成果、论文罗列出来,既困难,又乏味。至少我是看不懂的。还是借用李约瑟的评价吧:北碚是战时中国最大的科学中心。毕竟李约瑟有资格评价,也不带立场,并且他是到过重庆、昆明、李庄、白沙等地后得出的结论。

1941年9月21日,日全食。中国地理研究所在北碚小学,就是现在中山路小学,放置了五架天文望远镜,指导大家观测日食,气象所所长竺可桢作专题报告。

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在复员东下前,测量了北碚地磁,立北碚地磁测量点于惠宇楼前。西部科学院制作的地球浮雕模型,以二百万分之一的比例,在1945年底制成,至今陈列在惠宇里。

6.jpg

中国西部博物馆开馆合影

还有一个半成品,那就是集各路专家编成的北碚第一部志。只是后来忙着复员,只出版了一小部分,其余成为重要资料保存下来。

这些成果,够得上文化陪都的美誉吧?

原标题:书说北碚:抗战时期在北碚结出的文化成果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举报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获取验证码
请先完成短信验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