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庆 > 正文
美丽如画 绿水青山见证乡村蝶变
05-25 10:21:59 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

GetAttachment.jpg

如今来到巴南区二圣镇天坪山,正是“二圣梨”挂果的季节,站在山上望去,漫山遍野的梨树从一个山头延绵至另一个山头。花卉园里,游客在盛开的绣球花旁拍照留念。清风徐来,湖面微波荡漾,美丽的山乡,如同画卷一般缓缓展开。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役,用实际行动保障农村贫困地区人口的生存、发展权利。同时,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保障少数民族经济发展权利。近日,由中宣部组织的第三期国家人权行动计划实施成果采访团走进重庆。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日报、中新社、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妇女报、农民日报等10多家媒体的记者走进巴南区、武隆区,探寻重庆人民努力奋斗,创造美好生活的动人故事。

一个村支书的承诺

GetAttachment (1).jpg

巴南区二圣镇集体村位于二圣镇天坪山,海拔450米-570米。多年前,这里仅有一条上山的土路,村民到场镇上买东西,来回得三四个小时。山高路远,制约了乡村的发展。“天近坪,雾沉沉,爬坡上坎累死人,好女不嫁天坪人”的顺口溜正是对当时贫穷面貌的写照。

近年来,集体村始终围绕“农业稳村、旅游兴村、生态强村”的发展思路,着力推动农业现代化、农民职业化和农村社区化,全力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文明、人文和谐”的新农村奋进。

58岁的集体村党委书记郑孝前年轻时,由于老家太穷,从部队退役后就在外打拼,慢慢成为了一家水泥厂的销售骨干。2007年,回村过节时,村民找到他,要他帮忙将家乡的梨子推销出去。“你卖水泥都这么厉害,卖家乡的梨就更没问题了!”

郑孝前说,当时他很犹豫,家人也反对。但镇党委负责人和乡亲们都找到他,他最后决定,回村发展。2017年年底,郑孝前全票当选村委会主任,他当时就向大家承诺,一定想办法让梨树成为村民的“摇钱树”。

天坪山上的梨子,皮薄、肉嫩、汁多、甜度适中,口感很好,但却鲜为人知。“办个梨花节吧!”在镇里和村上,郑孝前提出这个大胆的想法。那时,二圣还没有办农业节会的先例。不光是村民,就连镇上很多干部都觉得这个想法有点天真。但郑孝前没有放弃,他向镇党委主要负责人提交了自己的详细方案,获得支持。

2008年春天,集体村第一届梨花节隆重开幕,各方游客来了1.2万余人。几个月后,梨园硕果累累,村里又办了一场采果节,场面更加火爆。这一年,天坪山梨就卖到了每公斤3元,价格比前一年翻了一番。

通过发展产业、整治人居环境、改善交通出行,实现了群众富、农村美、交通畅,乡村全面振兴。发展“梨、花、茶”三大特色产业,到2020年,集体村拥有资产1635万,年经济收入26万元,村民年人均纯收入从2010年的5000元增加到3万元,全村2/3农民家庭有小汽车,常年在村就业务农的村民从1000人增加到1800人,占全村总人口80%。集体村相继荣获”全国文明村镇”“全国现代生态农业创新示范基地”“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全国生态文化村”“国家级乡村治理示范村”“重庆市乡村振兴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如今,郑孝前已经58岁了,他丝毫没有退休的打算。“我又向大家许下了一个承诺,就是让这里成为重庆近郊最大的花园、果园。”

“法治大院”妆点山村

GetAttachment (2).jpg

武隆区后坪乡曾经因偏远避塞,被列入重庆市深度贫困乡镇。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让这里413户建卡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全面实现,全面脱贫,贫困人口可支配收入增加到12900元,2020年后坪乡天池苗寨成为全国向世界展示中国脱贫攻坚成效的考察点。

村民房屋破旧、卫生习惯差、经济收入低……当地政府采取政府扶持+集体经济分红+干部帮扶的发展思路,一边帮助村民改危房、改猪圈、改习惯,一边开院坝会,听民意、集民智、汇民心,带他们一起奔小康。短短几年时间,后坪乡的村容村貌、卫生情况和农民群众生活环境明显改善。

“以前一走进院子,就能闻到猪圈的臭味,每逢下雨,大家出门都要踏一脚泥……各家各户也都是老房子。”60多岁的村民秦光美不仅是军嫂,也是后坪乡白石村“菜地湾大院”的院主。这个大院一共有13户,20多名住户,这样的院落在当地叫“法治大院”。

如今白石村已经建成了16个这样的“法治大院”。记者了解到,“法治大院”只是一个统称,无论从命名,到建设院落的标识,都可以结合风土人情。例如,叫“法德大院”或是“善治大院”,只要内涵一致,都可彰显地方特色。

GetAttachment (3).jpg

每个“大院”有自己的独特标识,在进入大院的路口、井边,就地取材砌成风貌文化标志墙、钢筋柴火字等各具特色的形式,标识出该法治大院的名字,强化大院的文化传承。每个院坝还制定了各具特色的院约或院训,这些院训朗朗上口、言简意赅、主题突出、利于传颂。同时,选择一个本院生产生活急需解决的问题作为突破口和切入点,由院主领头,如产业发展、饮水工程、人居环境等,政府的投入和支持要与大院自治有机结合起来,自治程度高、群众意愿强的优先支持,形成示范,逐个突破,解决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问题。随着“大院”越来越多,“法治”的思想也在村民们心中扎根,同时“大院”也把山村妆点得越来越漂亮。

为发展乡村旅游,后坪乡天池苗寨通过环境治理会自我号召、自我组织、自我执行,出台《公约十条》。武隆区喀斯特旅游集团公司以300万元现金入股苗情乡村旅游股份合作社,44户农户以“田、地、林、房”10年经营权折资合股联营,形成“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采取“固定分红+收益分红”方式共同打造天池苗寨,壮大村集体经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如今,天池苗寨乡村旅游示范点成为游客“打卡”的网红景点。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谭遥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

举报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获取验证码
请先完成短信验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