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富 > 正文
青年记者革命老区行|电商下乡 革命老区秀山走出创业“青年军”
04-17 06:54:58 来源:上游新闻

秀山电商销售的产品  记者 任君 摄

在忙碌的何江华 记者 任君 摄

秀山农民种的猕猴桃  记者 韦玥 摄

四月的清晨,大地被暖阳唤醒,果子探出了头,绿油油的庄稼生机盎然。对于大多数农民来说,这正是早起喂猪、喂鸡,去田间除草施肥的好时机。但在秀山县各乡镇的村民家里,却又是另外一番景象:不少年轻人穿梭于乡镇之间,寻找各种土货,上新到电商平台。家里的老一辈和附近的邻居则在田间精心护理着“互联网果”,等待成熟后换大钱。

随着当地布局电商产业,曾经的革命老区、地处武陵山区腹地的秀山逐渐成了电商云集、物流集散的区域中心。据了解,2018年全县电子商务年交易额达119.2亿元,新增农村电商从业人员6000余人、累计达到2.1万人,且绝大部分在18岁到35岁之间,革命老区走出了一支电商“青年军”。

村民变老板 一年收入十几万

一张简洁的办公桌、一台电脑、一把转椅,这就是何江华的办公室。“我以前在广州打工。”4月10日,在秀山隘口镇的电商孵化园里,电商从业者何江华告诉商报记者,做起电商之后,他和镇上村民们的生活都有了很大变化。

27岁的何江华告诉记者,他是2017年开始接触电商的,原本在打工的他,一次回乡偶然听到家乡在宣传、推广电商,而且优惠政策很多,他就回来了。参加培训、开店、注册公司、入驻孵化园,何江华异常顺利地当上了小老板。“我参加了两次免费培训,老师教我们美工、电商基础操作知识等,还帮我们注册开网店,然后县里、镇上都提供免费的办公设施、办公空间等,让我们‘拎包’就能创业。”

当上小老板后,何江华卖起了秀山的农产品。每到当地农产品挂果时节,他就开车前往各个乡镇收集信息。拍拍照,聊聊天,看看产量,和农户建立联系,有时还会提前下单。回到办公室,他则自己修图、拟广告语、定营销方案。

等到果子成熟的信息,何江华第一时间上新产品,打个电话从农户手里拿货。产品被运到孵化园免费提供的仓库,等着物流统一来收。就这样,柑橘、紫薯、百香果、土鸡蛋、香肠、腊肉等当地农产品被销往各地。

“现在我店铺半年的销售额就有50多万元,算下来每年平均都能赚个十几万元,比以前打工强多了。”何江华说。

何江华并非个例,在秀山,像他这样的小老板还有很多。记者了解到,截至2018年,秀山累计孵化网店网企3268个,培养农村电商从业人员2.1万人。

土货变“网红” 农产品外省走俏

行走在秀山的各个乡镇,到处都能看到电商“青年军”们的身影。

“我在拼多多平台卖秀山的水果,第一次卖的是百香果,一个月卖了1万多单。”隘口镇居民程羽不仅回乡创业做起电商,还帮村民们卖起产量过剩的农产品。

2017年10月,程羽帮钟灵镇云隘村的贫困户卖雪莲果,一个月卖了20多万斤。因当年雪莲果产量过高,村民没有渠道卖出去,导致产品积压。在听说情况后,程羽和其他电商小老板们火速赶往现场采样、拍照,设计图片、定价,制定营销方案,并于当天将雪莲果放在店铺主推产品里。

在电商“青年军”们的努力吆喝之下,云隘村的雪莲果成了“网红”,最后全部被卖光。到了第二年,雪莲果还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

线下,他们也通过与社区联动,将秀山的土货销往城市。返乡女大学生谭海益,原在重庆主城从事成人培训工作,积累了一些资源。后来,她通过以前参加培训的学生,和社区搭上线,将秀山的土鸡蛋、黄豆、黄花菜等产品卖到主城的各个小区。

“2016年左右,重庆社区店、社群的概念还不火,我们就进社区,做活动,卖产品。”谭海益告诉商报记者,她的店在老顾客的口碑相传中,在部分小区有了大量订单。现在,他们已和主城棕榈泉等小区进行长期合作,由小区出活动方案,他们负责供货就行。

除了电商“青年军”们下乡收货,遍布各村的“武陵生活馆”是另一个“土货上网”的渠道。村民把家里的土货送到武陵生活馆,再统一发往县城的电商仓库。

店主变“专家” 支招农民种“互联网果”

电商“青年军”们因为上新产品需要采样调研,他们行走于中国的各个省市,对农产品的种养殖技术十分了解。同时,又因为从事电商的经验积累,他们对互联网上热销的农产品的特性做了调查,尝试预测出下一次能在电商平台上火起来的产品,并毫不保留地告诉给种养殖户们。

“长期发展,电商的背后必定要有种养殖产业。”何江华和程羽有着一样的想法,最近,他和电商孵化园的小老板们进行了“头脑风暴”,认为秀山还可以发展中药材产业,特别是可入药又可做食物的中药材有很大的潜力。将来,他打算和其他电商从业者一起,联合农村合作社,让更多的村民与农村电商深度“绑定”,种上互联网喜欢的产品。


【新闻纵深

秀山电商发展新模式:“互联网+三农”

秀山电商产业高速发展的背后,是线上村头、线下武陵生活馆的“互联网+三农”特色模式。该模式被成功纳入全国农村电商十大模式之一,面向全国推广。

“通过建立物流快递、人才培养、农产品上行、电商平台、电商服务五大体系,构建了电商发展新模式。”据相关负责人介绍,首先秀山构建三级物流网络,包括城乡配送、区域分拨、全国直达,形成城乡双向物流模式,有效破解“物流最后一公里”难题。

其次,秀山构建农产品“产研加销”一体化上行产业链,从生产源头开始,逐一解决农产品上行无标准、无信任、无品牌、无体系等关键问题。另外,秀山以“订单保底+电商红包+务工补贴”的订单农业分配机制,大力发展“一村一品”,脱贫增收精准到户。

在人才培养方面,建立起普及、技能、技能提升三级培训班,从不同层次、不同需求,培养了一支“下地能弯腰,上桌玩鼠标”的电商人才队伍。

依托于该模式,2018年,秀山全县电子商务交易额实现119.2亿元,增长30.5%;网络零售额实现22.7亿元,增长31.7%;农特产品电商销售额10.5亿元,增长28.8%。县域快递上行件实现1920万单,增长45.4%。


记者手记

电商助力秀山精准脱贫

一个新时代的新产业——互联网电商,成了革命老区秀山的一张名片。

记者走进全市18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的秀山隘口镇,发现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该镇把电商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的一项重要抓手,激发出自身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

秀山县隘口镇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全镇成立专业合作社11个,通过武陵生活馆,各村(居)专业合作社与县电商孵化园入驻企业签订种植订单1.4万亩,其中以核桃、茶叶、油茶为主的长效作物1.1万亩;签订土猪订单385头,土鸡养殖1.3万只,土鸡蛋6万枚,产业覆盖全镇721户贫困户。此外,该镇正建设电商扶贫产业园。

随着电商扶贫、订单农业不断深入,可以预见的是,隘口镇的村民将很快脱贫致富。 

上游新闻 ·重庆商报记者 韦玥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