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商报消息,2016年1月27日和2月29日,上证指数两次探至2638点后,开启了一轮为期2年的爬坡行情,至2018年1月29日见顶3587点后,便展开了一段猛烈的杀跌走势,不到8个月就跌到了2647.17点,距离2638点中期底部一步之遥。毫无疑问,2638点保卫战已全面打响。那么,上证指数32个月兜了个大圈子回到原点,这32个月市场盘面是怎么表现的?有哪些原因导致股市如此弱不禁风?2638点一旦跌破,后果会怎样?有哪些板块值得掘金?记者通过一系列数据为投资者回放过去32个月的潮起潮落,并采访市场人士为股民朋友们展望把脉。
行情回顾 5个阶段蓝筹领涨创业板乏力
如果以2016年2月29日~3月1日主要指数的最低作为基点,那么沪市2638点至今的运行可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2016年3月1日~2016年11月23日:受央行降准等因素刺激,这个阶段创业板为首的新兴产业带领题材股走出了一波爬坡行情,创业板综从2016年3月1日的2133.16点涨到了当年11月23日的2899.24点,阶段涨幅35.91%。但随着证监会开始打击各种炒作行为,行情急转直下,创业板率先开启了漫漫熊途。
第二阶段是2017年1月16日~2017年3月23日:创业板为首的题材股经过一个多月的大幅跳水后,技术性超跌与年报高送转使得市场做多重心转向了次新股群体。虽然管理层对炒作保持高压,但是次新股指数还是在结构型宽松的刺激下从5148.72点涨到7616.89点,阶段升幅高达47.94%。不过,随着流动性走向“紧平衡”,当年3月23日次新股指数见顶后,彻底终结了长达52个月的牛市行情。
第三阶段是2017年5月8日~2017年11月14日:经过一个半月的系统性调整后,创业板和次新股群体可以说是“废了”,市场热点转向了沪深主板中小板的传统行业与新兴产业的龙头品种。半年时间里,上证50从2298.32点涨到2885.70点,涨幅25.56%;深证成指从9566.41点涨到11714.88点,涨幅22.46%;中小板指从6291.33点涨到8164.72点,涨幅29.78%。但就在沪深主板中小板的行业龙头高歌猛进时,最能代表新兴产业的创业板却“涨乏力跌带劲”,并于2017年10月中旬提前见顶,为传说中的“慢牛”行情蒙上了阴影。
第四阶段是2017年11月14日~2018年1月29日:这个阶段就是上证50“独唱情歌”时代,除了与上证50相关标的表现抢眼外,其余绝大多数股票都在震荡筑顶阶段,有的甚至提前开跌。2018年1月24日,上证50见顶3202.47点;1月29日,上证指数见顶3587.03点——综合指数先于成分指数突破短期高点,昭示着一场风暴即将拉开序幕。
第五阶段是2018年1月29日~现在:这个阶段简单地说就是“大小通杀”——蓝筹股因涨幅多而大跌,题材股因估值高而暴跌,简言之“系统性下跌”。上海市场区间最大跌幅达到了26.20%,深圳市场区间最大跌幅达到了28.57%。
盘面解读 分化严重308股翻倍538股腰斩
上证指数从2016年2月29日2638点起步,至本周基本上回到了原点,这期间市场盘面如何呢?统计数据显示:两市涨跌个股比例是1239:2302。其中,涨幅超过100%的股票多达308家,寒锐钴业、康泰生物、平治信息、至纯科技更是翻了10倍以上;而跌幅大于50%的个股则多达538只,金亚科技、*ST华信、ST中安、*ST毅达跌得只有当初股价的零头。
从板块上看,奢侈品、酿酒板块无疑是这32个月来最耀眼的明星,区间涨幅高达170.79%、141.22%,贵州板块也受此带动录得了区间130.19%的不俗涨幅。聚氨酯、珠三角、家电、保险、建筑节能板块区间涨幅超过了50%。不过,跌幅榜同样让人瞠目结舌,其中互联网板块以53.16%的跌幅熊霸全场,公共交通以53.00%的跌幅紧随其后,智能电视、网游、宁夏、租购同权板块跌幅均达40%以上。
由此可见,这是A股开设以来前所未有的超级大分化盘面。
这种超级大分化还体现在基金上,沪指见底2638点至今,盈利最多的东证睿阳实现了154.50%的巨大收益率,而亏损最多的诺安进取损失高达44.73%。
股价大分化反映到基本面上就是上市公司业绩分化。事实上从之后的统计数据看,沪市见底2638点所在的2016年一季度,恰好是民企业绩增速见顶、国企业绩增速见底的时间节点,之后绝大多数国企的净利润增速是逐渐回升的,而民企的净利润增速却在不断下滑。到了今年中报,国企民企业绩增速双双下滑,业绩亏损的上市公司增加到243家,业绩同比下降的上市公司多达1018家。
原因分析 转型阵痛跷跷板效应导致
统计数据显示,上证指数2638点见底至今已回到了原点,然而同期全球股市多数时间牛气冲天,美国三大指数迭创新高,德国、英国等股市也一度刷新历史最高点。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中国股市一心向弱、熊霸全球呢?
富鼎资管首席经济学家李维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股市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长期熊市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实体经济形势不尽人意,准确说是上市公司经营不尽人意。事实上最近10年来,A股上市公司一直存在着国企与民企的跷跷板效应,这种跷跷板效应使得大小盘股始终无法形成合力。最典型的就是2013~2015年,那三年可以说是民企最滋润的三年,但也是国企最痛苦的三年,因此蓝筹股不作为制约了沪指的表现。之后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展开,原材料成本上升使得民企在2016年一季度达到最高点,创业板业绩增速见顶62%以后连续几个季度下滑,至去年中报接近零增长,现在也徘徊在零增长边缘。而国企则消化了过剩产能,扭转了业绩颓势,因此题材股普遍大幅下跌抵消了蓝筹股推升沪指的力量。国企与民企业绩跷跷板效应,本质上是国内经济转型阵痛的体现,而这种阵痛最终必然以双方业绩下滑为结局,业绩见底了、新的发展引擎确立了,经济转型才算成功。也正是在这种纠结的宏观环境下,中国股市在熊市的泥潭里越陷越深。至于其他的什么货币战、美元加息、估值泡沫等因素,可以忽略不计,毕竟基本面预期才是决定股价的根本。”
■投顾建议
深套的投资者不应割肉止损
毫无疑问,既然深圳市场的所有指数早就跌穿了2016年1月27日和2月29日对应上证指数2638点底部位置,那么上证指数接下来跌破2638点是大势所趋。现在的问题是,一旦上证指数跌破了2638点,究竟会有怎样的后果呢?是不破不立开启一轮轰轰烈烈的大牛市,还是走出一波年内最大的反弹行情,或者干脆自暴自弃一泻千里砸破2000点大关呢?
华龙证券永川营业部总经理牛阳:“从近期市场走势和成交金额来看,整体是一个量价齐跌的过程,量能跌到4年前的水平,其涵义就是沪指也会跌回4年前的水平。再结合深圳市场所有指数早就跌破了对应沪指2638点的中期底部的事实,所以下周大盘跌破2638点是没有悬念的。但也要看到,2500~2700这个区间是过去11年多空反复争夺的重要战场,因此破位2638点,纵然会引发恐慌性抛售,但并不等于空头就可以随心所欲。相反,从45天线与季线指标来看,下方有2591点和2535点两大重要支撑,也就是说2550点成为阶段底部的概率很高。从近期政策面和资金面上讲,表面上看流动性很紧张,但实际上场外资金相当充裕,都在等待跌破2638点后进场的契机。所以,这个时候,深套的投资者不应割肉止损,而应当多一份耐心和信心;至于空仓轻仓的股民,不妨关注一下近期的政策面利好什么类型的产业,然后从中筛选行业龙头品种并以中线持股为主。”
海通证券中山三路营业部高级投顾张亮:“根据A股市场长期形成的‘7年之痒效应’,我们不难发现1995年2月的底部、2002年1月的底部、2009年1月底部与2016年1月的底部,具有一定的等量齐观特点。相比之下,2002年1月的1339点中期底部与2016年1~2月的2638点性质更加类似,且在时间窗口上也基本上接近吻合。也就是说,2638点失守后,下一个等量齐观的长期底部就是6124点以来的熊市大底了,即1898点(估计需要1年时间才会到达)。因此,短线来讲,沪指跌破2638点后,有望在2488点‘降息缺口’位置企稳,并开启通往明年1月中旬的跨年度行情,极限目标3140点。对投资者来说,一是要抓住这波行情,首选超跌低估的证券板块、政策受益的创业板和通胀预期的农林牧渔。二是这波跨年度行情结束后,一定要保住本金,熬过寒冬,等待下一轮牛市的到来。”
中投证券重庆分公司首席投顾龚科:“今年以来空头能在5个多月的时间将大盘2年的涨幅吞噬掉,后市击穿2638点是大概率事件;但最近2个多月大盘下跌坡度放缓,上涨放量而下跌缩量,说明这个点位附近多空能量正在发生变化。在我们看来,沪指跌破2638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跌破后有没有可操作性。实际上,既然多空力量能在2638点附近发生转换,那就表明这个位置市场的估值和成长性正逐渐被各方所认可。故一旦空头彻底宣泄完做空动能,多头便会发起反攻,而这也就是我们接下来必须抓住的吃饭行情。”
原标题:沪市会跌破2638点吗? 一旦跌破哪些板块可掘金?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