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风窗微信公众号消息,不久前的热播综艺《演员请就位》上,李诚儒怼了郭敬明和他的《悲伤逆流成河》,称“如坐针毡,如芒刺背”,大有“垃圾作品毁一代人”的批判架势。
郭四爷当然不服,当即用一种碾压《奇葩说》的诡辩技巧,先上了一套价值观:“你不喜欢,但请允许它存在”,打掉李诚儒的高姿态,随后抬高自己,称该书及同名改编电影,是我国第一部讨论校园霸凌的作品。
眼睛雪亮的群众不买账,“你郭敬明认真讨论校园霸凌了吗?”校园霸凌,那不过是书写狗血青春的点缀物罢了。
《悲伤逆流成河》剧照
长久以来,严肃探讨校园霸凌的国产电影,可以说几乎没有。现在,这个空缺由《少年的你》恰逢其时地补上了。
电影改编自玖月晞的网络小说《少年的你,如此美丽》,原著在网上引起了抄袭的争议和融梗的骂名。改编成电影后,情节上有日式悬疑小说的影子,“中二”的台词,也没能脱离日式痕迹。
但,这并不妨碍它口碑的 “炸裂”。从10月25日低调上映开始,朋友圈、微博就开启了现象级的刷屏。很大原因是,这部电影的创作者以极大诚意讨论了“校园霸凌”。
《少年的你》这部电影命途多舛。先是年初柏林撤映,接着国内撤档,打回剪辑房里,炼狱大半年,悄然上映,没人知道主创团队经历了怎样的挣扎。但观众对它的热爱,无需悲情化怜惜的加持。
《少年的你》原定6月27日上映,后悄然撤档
剥开舆论与局势的因素,回归电影本身,它到底有多好?
也许是近一年来故事讲得最好的电影之一,大部分人还会把“之一”去掉。
影片开场,女教师陈念讲解was和use to be的区别,点出了一个关联主题的密钥:“失去乐园的感叹”。接着,一个面部特写,角色的情绪随音轨而变化,层层深入,故事也滑入了深渊。一个充满校园霸凌的压抑世界,骤然拉开了帷幕。
难得的是,《少年的你》并非停留于校园暴力的简单化演绎,也没有沦为狗血青春片的附庸,而是聚焦受害者的成长轨迹,与外界的压迫性,形成一种极致的张力。
也就是说,校园霸凌只是一个壳儿,内里,创作者用忍耐与反抗构建了一个坚韧而柔弱的核,一个复杂而迷人的成长故事。复杂与迷人之处,在于它超越了校园霸凌,也超越了青春爱情,有一种宿命与仪式交响而生的恢弘力量。
仅仅是校园霸凌题材,显然不足以概括它的好,题材之外,还有更值得关注的东西:艺术性。
竟可以这样拍
看《少年的你》,有触目惊心的一幕。高考现场,试卷启封,镜头马上顺接挖掘机的特写,泥土中,挖出了一具女尸。
女尸并没有多么骇人,只露出了身体局部特写,考卷启封也谈不上多么酷炫。但我看到这里时,简直身心震颤。从未想过,高考竟可以这样拍。
两种意象的组接,抽离经验的程度之大,超乎了想象,但这种奇观化的展现,又有极其真实的共情逻辑,高考过来的人,不难从中体味到一种压迫感。对于普通人,压迫并不来于凶杀,但情绪基调是共通的。我心里为导演惊叹:曾国祥,你一个香港人,怎么有这样一个天才创意!
电影是讲故事的,但什么是故事呢?每个人各有理解。对我来说,电影之为电影,必得以影像来构建故事。上述细节,即是最有力的证明。特写加平行剪辑,动人心魄的力量,是视听语言的胜利,也是影像的魔力。
如果不以如此方式组接影像,其魅力必将大打折扣。
影片手法谈不上多高明,无非一种类MV语言演化而来的后现代风格,核心元素也很寻常,大特写,细碎的平行剪辑,由一种悬疑思路贯串而成。但它贵在每一种影像语言的运用,都是精准而有力的。
比如我们最熟悉的场景,放学后的人群,灰暗的天色,夜幕降临前,似乎有暴雨呼之欲来,但又不对,明明还有几缕阳光。
这种压抑几乎溢出屏幕,很有渗透性。荒凉的近乎废墟的建筑、高大的街景,弥散出压迫的社会氛围,跟柔弱的个体之间,生发出一种巨大的紧张与不安。基于这种关系,一个被霸凌者的忍耐、反抗与成长,才得以建立。
最为人称道的,莫过于接近片尾处,男女主角隔着玻璃而坐,倒影相叠,有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你我又各不同。接着,错置的人物关系,延续到了下一个空间,茫茫的车流,命运分了叉。
我能通过他们审视人性本身,无助的忍耐与自毁式的抗争,是生命的一体两面。
没有台词,也不需要挤眉弄眼的表演,这是电影自身的魅力,形式上的美感,也是它在思想上的深度。
与其说这是近年来故事讲得最好的电影,而我则倾向于认为,本片是本年度最具电影魅力的国产片。
不失控
真正使《少年的你》脱颖而出的,不在剧本层面的故事,而是导演对影像全方位的控制力。很难想象,如果没有这种控制力,这个青春爱情故事将出现何其不堪的失控。
我们这个时代,似乎已经不会再诞生《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或者《阳光灿烂的日子》那样的青春片。它们各有不同,但一个共同点在于,它们均以其广阔的容量、独特的视角,形成了一种历史叙述,当成历史(史诗)题材看,也许更恰当。
而当下大部分青春片,加上一层唯美的滤镜,却演绎着烂俗的桥段,离地三千迟,如一种缥缈虚无的想象,观众看了,只觉得假。
《少年的你》,也许是有原著网文的原罪,也不乏这样的风险。其中高风险要素包含:脸谱化的反派角色、男女主角的人物关系。前者是一个心肠毒辣的蛇蝎美人,后者包含一个任人欺负的乖乖女,一个打架斗殴的混混,以及保护与被保护的关系。
这几乎青春片里用烂的类型元素,但怎么拍才不落窠臼?
悬疑片手法的熟练运用,发挥了第一道功能。零碎的时空关系,为观众打开了一条新的通道,我们并非是基于事件发生次序而抵达事件的中心。相反,细碎的剪辑,以情绪递推的方式来铺陈。几个核心事件无不遵循这一思路展开。
这不仅考验导演对节奏的掌控,更重要的,是如何精准拿捏情绪。不张扬,又不流于空乏和僵硬。两个演员的互动,很好地弥补了电影情节的不足,让观众不得不相信他们之间的感情。所以,第二点,情绪得给观众的一种信服力。
侯孝贤很少拍人脸,演员表演难免木偶化,比如《聂隐娘》,人物哭泣,也是用衣角捂着脸,但他是用影像塑造空间的大师,整体空间氛围对了味,就不需要那么多的表演。
《少年的你》则大量拍脸,大致估量了一下,起码一半左右的镜头,都是面部特写。导演的诉求似乎很明确:抓情绪,要一种真实、自然的情绪流露,又不能演得太过了。
演员能不能招架住大规模的特写镜头,是角色能否成立的关键,我们得凭借他们的眼神、表情、眼泪,以抵达他们内心的无助、柔弱、倔强和顽强。
好在,无论是金马影后周冬雨,还是准新人演员易烊千玺,都做到了。影片有一个场景,两人躺在床上,无声地流泪,表情似乎凝滞,但并不木然,眼泪滚落的同时,情绪也缓缓释放。
那一刻,我们会相信,银幕上的脸,正是那个饱经压迫的弱者,是那个以命相搏的小混混。他们的脸上,承载了巨大的能量,超乎青春片的矫情。
前述那个隔着玻璃相望的场景,更见证了光影的神奇魔力。自身脸庞的叠映,对方脸庞的倒映,如此复杂,如此深邃。他们的脸上,没有了演员自身的痕迹,全是被镜头雕塑出来的,属于刘北山和陈念的生命状态。
突破与妥协
在如今的创作环境下,我们已很难真正区分什么是表达者的原貌,什么是迫于压力而新增的内容。
很明显,片头片尾的字幕交代,尽量把电影的宗旨拉回一种社会功用目的:反校园霸凌。艺术需要旗帜鲜明地标榜自身的现实意义吗?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答案,但没有分级制度,明确的正能量导向,成了一种无奈的妥协。
不管它是创作本意,还是一种应付技巧,我们不得不重新讨论,影片的另一个主题,校园霸凌本身,以及霸凌背后的环境之恶。
电影不只是讲述校园霸凌本身,还试图去探讨,环境如何滋生了这一点。不可避免,创作把校园霸凌带来的迫害,更另一种无形的戕害做了并置。
女尸挖掘与考卷启封,正好组成了相互关联的意象。似乎可以这样理解:戕害并非来自形式上的暴力,还有社会环境之恶,家庭的缺席、教育体制的冷漠、司法的无力。
女主角的习惯性忍耐,来自她对高考的致命依附,这是唯一的救命通道,考出去、逃出去,就能换到一片新的天空,拥有新的人生。在最后,这甚至成为男女主角合谋的动力。
可惜的是,环境再一次显现它的强大力量,甚至反噬了他们,一切被打回了原型。死去的魏莱(未来),无助的郑易(正义),从这些颇具讽刺意味的符号,不难看出,电影原本极其灰暗无望。
好在,最终,导演又以迂回的方式,给出一个颇具诗意的开头和结尾,也略微缓解了字幕说明强加之后的生硬感。
但重新追述创作者的用意,我发现,电影还是存在缺憾的。以至于,观众看了,会认为施暴者的形象,一个蛇蝎美人的塑造,过于刻板化、脸谱化,缺乏说服力。一方面,她缺少人性的动力,另一方面,也没有环境的延伸,乃纸片人一般的存在。这个问题说不清楚,或者无力再说,以至于影片在这方面流于表面。
电影没有解决的命题是,校园暴力如何滋生,如何被纵容。从口型都对不上的班主任镜头,我们可以发现这个角色有明显的修改痕迹,猜测校园暴力的根源问题,似乎碰到了讨论的禁区。这个问题原本有没有答案,已经无从得知了。
局限是无奈的。不能否认,《少年的你》,精神可嘉,成色可鉴。
原标题:豆瓣8.6,这才是中国第一部认真讲校园霸凌的电影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