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漫《姜子牙》,终于在国庆节上映。
电影上映前曾发布了“苏妲己”版预告,可以看出,苏妲己与以往历史中“祸世妖后”的形象不同。片中的她年纪尚幼年就被迫嫁予纣王,成为封神大战的祭品。影片以苏妲己和另一个女性角色小九两人传达出,“每个无辜之人都不该被牺牲”的观点。
这是对苏妲己形象的一次全新解读。在中国历史上,苏妲己的形象变迁,是一个耐人寻味的话题。
壹
商纣王的“背锅侠”
最初,苏妲己的形象只是一个祸国殃民的女人,而并非一个狐狸精。
按《尚书》记载,武王进攻朝歌前作牧野之誓曰:“古人有言曰,‘牝鸡无晨,牝鸡之晨,惟家之索’,今商王受唯妇人言是用……”这个所谓的“妇人”,就是妲己。武王的意思是,商纣王受到这个女人的魅惑,听信这个女人的指使,才变为一个残暴无道的昏君。
《国语·晋语一》云:“殷辛伐有苏,有苏氏以妲己女焉,妲己有宠,于是乎与胶鬲比而亡殷。”《吕氏春秋·先识览》亦云:“商王大乱,沉于酒德,辟远箕子,爰近姑与息,妲己为政,赏罚无方,不用法式,杀三不辜,民大不服。”
那么,她是如何”赏罚无方,不用法式“的呢?书中进一步说明:“糟丘酒池,肉圃为格,雕柱而桔诸侯,不适也。刑鬼侯之女而取其环,截涉者胫而视其髓,杀梅伯而遗文王其醢,不适也。文王貌受,以告诸侯。作为琁室,筑为顷宫,剖孕妇而观其化,杀比干而视其心,不适也。”
看来妲己是个恶毒心肠的女人,做起事来完全没有下限。不过,连《尚书》都没记载的上古之事,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吕氏春秋》是怎么知道的呢?
这些文献还只是批评妲己无德干政、败坏国事,但均未称她为狐狸精。到了西汉,历史学家依然只是陈述妲己的罪状,从未将她跟妖魔鬼怪联系起来。司马迁在《史记·殷本纪》中说,商纣王“好酒淫乐,嬖于妇人。爱妲己,妲己之言是从”。西汉中期的焦延寿《易林》中说“噬嗑之豫:羸裎逐狐,为人观笑。牝鸡雄晨,主作乱妖。”汉末的刘向作《列女传》,则将诸如炮烙、剜心之罪都扣到妲己头上,“自古圣王必正妃匹;妃匹正则兴,不正则乱。夏之兴也以涂山,亡也以末喜。殷之兴也以有娀 ,亡也以妲己。周之兴也以太姒,亡也以褒姒。周之康王夫人晏出朝,关雎起兴,思得淑女以配君子。夫雎鸠之鸟,犹未尝见乘居而匹处也。夫男女之盛,合之以礼,则父子生焉,君臣成焉,故为万物始。君臣、父子、夫妇三者,天下之大纲纪也。三者治则治,乱则乱。”
在中国古代社会里,男性统治者治理国家失败,文人们便把女人,尤其是美女拉出来当”背锅侠“。你看,西周灭亡的责任,就要周幽王的宠妃褒姒来承担。司马迁就认为,褒姒是龙的口水被宫女踩到,怀孕而生,天生就是来灭亡西周的。褒姒何其冤枉,就这么笑了一下,就要背上千古骂名。
妲己的遭遇跟褒姒一样。
傅艺伟版妲己
贰
妲己成为狐仙
到了东汉,谶纬神学大行其道,妲己的画风也变得怪异起来。
所谓谶语,就是托名鬼神,预决吉凶。而纬书,则是攀附经文的一种诠释学说。中国台湾学者陈槃经过研究认为,谶纬学说起源于先秦的符应说,通过阴阳家的发展,在汉朝天人感应学说的背景下,形成了儒学的神学化运动,也就是大量谶纬出现。
东汉明章二帝时期,赵晔撰《吴越春秋》,描述大禹三十而娶涂山白狐所化之女为妻。这说明在东汉前期,已有狐仙与君王婚配之说。东汉后期,襄楷致汉桓帝的上书中,将妲己出世与叶公好龙、星宿与朝官、黄老浮屠之祠等相类比:“殷纣好色,妲己是出;叶公好龙,真龙游廷……”
可见当时民间已经流行妲己本为狐仙的传说。妲己之所以产生人狐之变,一是源于中国古人对狐狸淫荡、狡猾、险诈等拟人化习性的传统认识,一是对女人是祸水、美女是妖孽的传统评价。
但是请注意,为什么这时的妲己不是狐妖,而是狐仙?
妲己何德何能,可以被称为”仙“?这与汉代思想有关。简言之,妲己似乎在某种程度上拥有汉儒所推崇的某些德术结合的特质。
首先,作为妖兽的狐狸竟被儒生赋予“三德”,从而具备了成仙的可能性。《礼记·檀弓上》:“古之人有言曰:狐死正丘首,仁也。”孔颖达疏:“所以正首而向丘者,丘是狐窟穴,根本之处。虽狼狈而死,意犹向此丘,是有仁恩之心也。”《说文解字·犬部》:“狐,妖兽也,鬼所乘之。有三德:其色中和,小前大后,死则丘首。”这些儒生把狐狸描绘的道德高尚,品行端正,五讲四美三热爱,形象无比的高大上。
其次,汉代盛行阴阳合气、龙虎交媾结精成丹信仰,而他们又相信狐狸精能取人精气以炼仙。应劭《风俗通义》记载,男子郑奇被假借妇人之尸的老狐狸精所勾引,与其栖宿交接,结果被狐精盗采精气,以致亡精腹痛而死,清晰地呈现了东汉盛行的龙虎(阴阳)合气房中炼仙信仰。那么,狐狸精如何”盗采精气“呢?它们通过截人头发以取精气,《列异传》中说:“旧说狸髡千人,得为神也。”
因此,我们来总结一下这个逻辑链条,即妲己是狐妖,而狐妖有采精炼仙之术。她从商朝时死亡算起,直到东汉,已逾一千多年。按《真诰》有关之尸解术,“易世炼化,改氏更生者……皆受书,为地下主者,二百八十年乃得进受地仙之道矣”。也就是说,妲己已经获得修炼成仙的资格。
温碧霞版妲己
叁
妲己成为狐妖
一个反面人物,一下子羽化飞仙,这让当时的很多人心里无法接受。
当时有一部分儒生认为,即使妲己有修炼成仙的资格,也不会真的修仙成功。因为妲己丧尽天良,坏事做绝,这样道德败坏的人是不可能成为仙人的。
山东费县潘家疃汉墓前室的画像石中,就有狐狸精“苏妲己”及“周公杀苏妲己”题记画像。妲己是商朝人,周公是西周人,周公怎么可能去杀妲己?其实,画像呈现的不是现实世界,而是汉代鬼界酆都六天宫的一部分:在死而入冥后的“受事之日”或“罪考吉凶之日”必经的第一天宫,周公作为“北帝师”、武王作为“鬼官地斗君”,对妖魔鬼怪施以“斩鬼”“灭形”的终极惩处。
画中,一身戎装的周公拔剑怒对苏妲己,作拔剑欲斫之状,妲己则执笏恭对。苏妲己长着毛绒绒的大狐狸尾巴,出现四道弯曲,上翘及肩,而衣装华丽尊贵:上衣宽袖,满缀圆形纹饰;下裙修长合身,其细密绒毛纹饰,刻画极精致。画中狐尾屈曲,也有来历。汉代《焦氏易林》中记载“老狐屈尾,东西为鬼。病我长女,坐涕诎指,或西或东,大革易诱。”
对了,陪同妲己一起接受审判的还有另外两个被扣上“祸国殃民”帽子的女人——妺喜和褒姒。这三代孽嬖非独不得入朱火宫受化、不得鬼职,其鬼亦为圣人所任之鬼官所斩。
到了魏晋南北朝,妲己是狐狸精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北朝李暹注《千字文》“周发殷汤”句:“一入朝歌,捉得纣,杀之。捉得妲己,付与召公,令杀。召公见其姿容端正,一叹而百美,不忍杀之。留经一宿,太公谓召公曰:‘纣之亡国丧家,皆由此女,不杀之,更待何时!’乃以碓剉之,即变作九尾狐狸。”
另外,汉代刘向在《列女传》中对妲己的批判,“百姓怨望,诸侯有畔者。纣乃为炮烙之法,膏铜柱加之炭,令有罪者行其上,辄堕炭中,妲己乃笑。比干谏日:‘不修先王之典法,而用妇言,祸至无日!’纣怒,以为妖言。妲己曰:‘吾闻圣人之心有七窍。’于是剖心而观之。囚箕子。微子去。”
这些记载,也使得后人觉得,苏妲己真是变态,肯定是妖精吧。
到了明代长篇神魔小说《封神演义》,妲己是狐狸精的形象,算是定了型。按照作者的观点,妲己一遇纣王,便会将“成汤六百年基业送于他人”。小说中,纣王带领群臣去女娲宫参拜,发现女娲圣像后竟起了邪念,还题了歪诗。女娲一气之下,决定灭亡商朝。她命轩辕坟里的千年狐狸精、九头雉鸡精、玉石琵琶精等三妖设法进入纣王后宫,在女人堆里闹风雨。这千年狐狸精附身在冀州侯苏护女儿妲己的身上,随着妲己进宫,此后,妲己就魅惑了纣王。纣王不再理会朝政,还跟妲己一起干了很多伤天害理的事情。最终,周武王率军伐纣,取得成功,而女娲却不讲信用,不但不给狐狸精论功行赏,还把她交给姜子牙斩首。
可以说,《封神演义》让妲己恃宠而骄、心理变态、残忍毒辣的绝代艳后兼千年狐狸精的形象深入人心。
其实,何止是妲己的形象被彻底污名化,商纣王也一样。顾颉刚曾经对商纣王进行过一番考证,发现他的七十多种罪名中,有百分之九十都是后人强加上去的,根本经不起推敲。
潘家疃汉墓前室南壁上的“狐狸精”苏妲己
那么,苏妲己究竟是谁?
苏妲己并不姓苏,而姓“己”。“苏”是有苏国的意思,有苏国的人都姓“己”,而“妲”则是“女儿”的意思。“苏妲己”的意思,就是“有苏国己家的女儿”。
也就是说,这个被后世认为天生媚骨、美艳绝伦,且荒淫无道,罪行累累的狐狸精,我们连她真实的姓名都不知道。或者说,在那个女性地位低下的时代,她根本就没有名字。
这就是为什么司马迁在写《史记》时,尽管搜集了海量资料,但在写妲己的地方,只有十几个字。
苏妲己变为狐狸精后,这个形象直到现在一直未变。无论是傅艺伟饰演的妲己,还是温碧霞饰演的妲己,都是狐媚惑主、残害忠良、祸害人间的反面形象,让观众看得牙根痒痒。
这次的国漫巨作《姜子牙》,重新诠释苏妲己形象。也许在这部电影之后,会有越来越多的文学和电影作品给我们塑造一个全新的苏妲己,就让我们拭目以待。
电影《姜子牙》中的苏妲己角色海报
原标题:妲己本不是狐狸精,是谁让她变成了狐狸精?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