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荷花水面香,姐妹要我主歌堂,我进一言来拜上,热热闹闹唱一堂。第一和气贵为上,第二又要讲排行。第三声音要响亮,第四姐妹要开腔。第五不要唱同样,第六不要断歌场。”
从2月16日传统的大年初一开始,在铜梁安居古城,把传统民俗、非遗文化以及表演艺术融为一体的当地民俗节目新版坐歌堂正热热闹闹地上演,演员们精彩的唱词吸引了大量游客的目光,让这个春节的年味更浓。
表演是在安居古城内保存完好的湖广会馆里的二楼古戏台上举行,在悠扬的川剧背景音乐声中和笑声荡漾、红烛闪烁的喜庆气氛中,只见一群身穿红色传统旗袍的女子围着一名盛装华服的女子团团而坐,原来她就是即将离家出嫁的新嫁娘。
节目开始后,“新嫁娘”由一对银灯姐妹搀扶着,从绣房来到歌堂,新娘坐歌台上方正中央,左右为银灯姐妹陪护,新娘的嫂、姨、堂表姊妹和邻居亲友姊妹围坐周围,有的是特别邀请的唱歌好手,也有不会唱歌前来捡(学)歌看闹热的。然后你唱我和地对歌,歌词通俗易懂又押韵,还时常伴有舞蹈,演员们精彩的对歌唱词时常引来对面而坐的观众阵阵笑声和掌声。
据主办方古城华夏文化公司工作人员柏强介绍, “坐歌堂”又称“坐花园”“坐花堂”“陪十姊妹”,属嫁歌之一,是川渝地区独具特色的婚俗,是女方家庭在女儿出嫁前举行的一种伴嫁歌舞的传统文化仪式。
坐歌堂一般在新娘出嫁的前夜居心那个,在娘家的晚筵(叫“花筵酒”)筵席散后,在正房堂屋,布置歌堂。歌台为两张饭桌拼成,上方居中摆一面镜子,正对新娘。台上点着大红喜烛,上面放着瓜果茶点,正中摆设部分精美的陪嫁用品。
据介绍,坐歌堂主要是表达亲人之间、朋友之间的一种眷恋和不舍。整个场面温暖、内容丰富、欣赏性极强,它包括起歌堂、陪场、哭爹娘、劝姑娘、骂媒、说真话、拆歌堂等,是一种极富特色的民间婚庆礼仪。
“坐歌堂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其歌词风格多为民间风味的“双关语”、“谚语”,旋律丰富,极富地方特色。它的歌词多为劝人尽孝、勤俭、持家,表达了对新人美好生活的祝福,也饱含亲人与朋友间的深厚情谊,内容积极向上,体现了当地朴实、善良的民风,也体现了人们乐观、聪慧、热爱艺术的品质,具有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意义,是铜梁除龙文化以外的又一特色文化品牌。”柏强说。
坐歌堂相传起源于唐代,而安居坐歌堂是明清两次“湖广填四川”大移民时,从湖南等地传来,至今已有五六百年的历史了。当时流传甚广,直到新中国成立便稀疏了。现在坐歌堂加进了流行歌曲和现代色彩的生活元素,演变成“点歌”、“对歌”等形式。上了年纪的妇女,至今对“坐歌堂”津津乐道,耳熟能详。
而安居古城的“坐歌堂”的活动,区别于全国其他风景旅游区的类似形式,比如张家界、丽江古城的“抢新郎”“抢新娘”等活动,
更富有与游客、群众的参与互动性,在整个“坐歌堂”的活动中,男女老少皆宜,其趣味性、知识性、耐看性更强,更体现出乐业安居——这座历史古城文化的范和历史的味道。
坐歌堂承载了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简单的摆设但却营造了热闹喜庆的氛围,既是群体智慧的体现,更是勤俭节约、绝不铺张浪费的传统美德的体现,在今天仍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和借鉴价值, 坐歌堂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
“坐歌堂太好看了,不仅场面喜庆热烈,而且富有教育意义,应该好好传承下去。”一位来自主城的游客观看后感慨地说。
据介绍,从2月15日—2月21日,每天上午10:00—11:30,在安居古城湖广会馆都会有“坐歌堂”表演,每场表演时间为38分钟。
通讯员 赵武强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范永松 摄影报道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