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就行20多个春秋,摊前的黄桷树长大许多了
20多年来,从这个没有名字的二手书摊上买书的读者,不计其数。
一本书原价30元,现价只有原价的五分之一。一本距今30多年的书,书页虽泛黄,那透着时间散发出来的书香味,却让读者感到酣畅。
新淘来的二手书,说是书,其实更多是被原主人当成废品卖掉,破旧、污渍……一点点地清理一点点地还原,胶水刷上以后,书还原了本来的模样。
△斑驳的书架快承受不住书的重量了
城市在发展,这个二手书摊却像个被时光打在现实中的烙印,时刻提醒着大家:就算网络发展再迅速,书对人的吸引力永远不会降低。
九龙坡华岩镇田坝社区中梁山电气公司大门旁边,一个不到10平方米的二手书摊,就这样坚守了20多年。
10平方米书摊
曾经承载一家人的梦想
△络绎不绝的读书人
田坝最繁华的闹市街头。上午10点,田坝社区中梁山电气公司旁边的广场上,人们唱歌跳舞热闹如常。
位于电气公司大门旁的这个书摊,在深蓝色遮阳棚的遮盖之下,显得并不起眼。经营者是48岁的杜廷芳和丈夫王大哥。别看书摊不大,两口子的分工却很明确,每天清晨8点,杜廷芳开门营业,而丈夫负责全重庆到处进货淘书。
一张木板上,盛放着几百本二手书。木板背后,是两个被书压得变形的书柜。书柜上的书,一本本卖走又一本本从别处淘来,打理好之后,放置到书架上。
△辞典工具书放在显眼地方
偶尔路过的行人,驻足在书摊前,翻开书来仔细看看,读到自己感兴趣的环节,索性把手中买的菜放到一旁,痴迷地看起书来。最后,人买了书离开了,却留下买来的菜,这一放就是好些天,直到坏了才被丢弃。
20多年前,杜大姐两口子从綦江农村来到重庆,高中文化的丈夫对读书很有兴趣。于是,两人就在这大门之外围墙边支起一个书摊,每月收入也恰好够生活。“那个时候,这个书摊就是我们全家人的梦想,梦想着有一天,书摊前围着很多的读者,就算不买,那也是一种幸福。”
一天最多卖百本书
90年代是二手书摊鼎盛期
△总能找到需要的内容
杜大姐的书摊,见证了经济发展的这20多年来,中国人阅读习惯的改变。
生意最好的时候,要数他们刚刚来到重庆的上世纪90年代。那个时候,田坝逢周日赶场,赶场时,四面八方的读书人全部汇集到这里,看书几乎成为了一种“时尚”。
“有的人,眼镜一戴起,拿起一本《国学概论》痴迷地翻了起来。”因为地势有限,这个书摊也没有椅子提供给大家,就只能自己找本喜欢的书来翻看。最好的时候,一天可以卖出去一百来本书,有时候为抢书,读者还会起争执。
△放大镜也用上了
慢慢地翻的时间久了,这些读者渐渐的就不来了,一打听才晓得,别人高考考上大学走了。
相比别的二手书摊,杜大姐的书摊更加大气,只看不买她也不会生气。“知识本就是拿来传播的,我怎么能做那种只管卖书不管别人喜好的事。”说这话的她表示,自己只读到初中毕业,读书确实还是可以改变命运的。而她,也在这20年来,无数次看见那些爱看书的人,用知识改变了命运。
00年代读书兴趣下滑
不少年轻人喜欢进网吧
△书已泛黄,墨香不在书香存
杜大姐说,如果说上世纪90年代的人爱读书,那么到了2000年后,人们的读书习惯明显开始降低。
随着网吧的普及,不算大的田坝街上也开了一些网吧,许许多多的年轻人穿梭其中,花钱打游戏、聊网友,很少有年轻人愿意花钱买本书回家。
相反,一些出生在上世纪60年代的人,对书的爱好,并不曾减少。
△曾经拥有者的信息,让旧书看上去更有文化传承的意义
杜大姐说,她的书摊有一位资深读者,1962年出生,特殊的年月让他读书不多,但却明白读书的含义。不算富裕的家庭里,书几乎成为了主角。杜大姐说,这位读者偶尔还会让自己帮他找书,“其实现在网上买个书也容易,但是那种‘书非借不能读也’的心情,恐怕只有渴望知识的人才能明白。”
2010年后读书兴趣回来了
看书主力变成了打工人群
△自称打工仔的彭先生,饶有兴致地选书
50岁的彭先生,站在杜大姐的书摊前很久了。
他的眼睛一直没有从《钱钟书传》和《徐志摩传》这两本书的身上移开过。彭先生穿戴整齐、干净,说话温文尔雅。
“多少钱呢,这本书?”彭先生问。
“10元。”杜大姐回答。
△杜大姐抽空修补破损的书
“哦!”彭先生若有所思地拿起书又翻了几页,最终,他决定买一本《钱钟书传》,并从自己并不鼓的皮包里拿出10元钱,递给杜大姐。
彭先生告诉上游慢新闻·重庆晚报记者,他是四川人,在福建和重庆都打过工,和别人喜欢出去上网、玩手机不同,他喜欢看书。
看各种书,除了武侠小说和神怪故事,还看各种文化古籍,“我没读太多书,现在在附近钢材市场上班,做不锈钢安装,但身子弱,确实有些吃力,每天下班,也就靠书与我为伴。”话语间,透露出他对书的“情有独钟”。
杜大姐也坦言,这些年,智能手机的普及,爱看书的人越来越少,倒是那些从别处来打工的打工仔,反而对读书很有兴趣。
△书架虽旧,不愿让其多染一丝尘土
“我想,他们一定是尝尽了人生的各种苦累,才知道这读书与人生的意义吧。”杜大姐说,很多人年岁大了才明白读书的重要意义,而很多年纪轻轻正是读书好时光的孩子们,却在不停地辜负光阴。
三言两语,道出了多少人的人生百味。
小学生们又爱看书了
希望爱看书的孩子多一些
△喧闹的环境,打扰不了看书人
值得庆幸的是,这些年,小学生们又爱看书了。
每天下午4点,是田坝小学放学时间,也是杜大姐最闹热的时候,《新华字典》、《格列佛游记》、《老人与海》……书有七八成新,基本上也和新的差不多。
7岁的田甜是杜大姐书摊的常客,随父母曾经去过广州,如今回到重庆读书。小女孩的父母经历过辞工潮,也感受到知识短缺给人生带来的遗憾,所以在孩子培养上,几乎不遗余力,尽可能地支持她。
△喧闹的环境,打扰不了看书人
“杜嬢嬢书摊上的书很多我都看过,有些看不懂我又喜欢的,就喊爸爸妈妈帮我买回去慢慢看。”已经在田坝安家的田甜告诉上游慢新闻·重庆晚报记者,如今全家人都养成了爱看书的习惯,相比新书,这种二手书不但便宜,而且更能感受到原先主人对它的喜欢。
△20多年难得的坚持
“很难得,还有那么多的孩子没被手机和电脑吸引走,她们还爱看书。”杜大姐说,每当看到这群爱读书的孩子来看书,这20多年的坚守,无论面对多少酷暑严寒,她都觉得,值了。
记者手记
守一时清贫只为书香四溢
△面对越逼越近的片区改造,杜大姐有些担忧书摊的去留
书摊就在围墙外的黄桷树下,20年,黄桷树已经从小树长到参天大树,能够为杜大姐遮风挡雨了。
书摊生意不太好,已不足以养家。所以前些年,杜大姐又开了个小卖部,卖点烟和饮料。每个月的收入,依旧刚好够维持生活。面对这份清贫,是否想过放弃?杜大姐说,没想过。“虽然网络对读书冲击很大,但我相信,读书才能使人进步,莫非上网看电视,还能学到知识?”
杜大姐爱看书但更爱书,这些书是丈夫一本一本淘来的,整理好后放在书架上。一些过期的期刊杂志,吸引了很多读者来看,专业一点的读者,还随身携带着放大镜。
二手书更像是一份文化的传承,一位女士为儿子买的81版《水浒传》扉页上写着:“周艳 购于重庆青木关,1982.11.5。”她说:“扉页上的购书时间显示,这本书基本上和我一样大,买到这样的书,也是我和这本书的缘分。”正是这样的传承,才让许许多多爱看书的人,在这喧闹的都市中,寻找得到那份宁静。
清贫的生活中,杜大姐和她的二手书摊仍在坚守,坚守那份“只要活着,就要读书”的信念。
上游慢新闻·重庆晚报记者 王渝凤 毕克勤 文图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