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庆 > 正文
再有人说重庆菜没传奇没文化,就把这篇文章甩给他
04-28 19:46:31 来源:元素微信公众号

1.webp.jpg

渝州鸡

从适中楼开始,姑姑筵、颐之时、小洞天、丘二馆、陆稿荐……这些生于民国的老字号,是很多年轻人并不熟悉的深入老重庆人骨髓的味觉历史。

渝州鸡、九园包子、山城小汤圆、梆梆糕、王鸭子、丘二馆鸡汤、鸡丝春卷、骨汁油茶、毛血旺……是舌尖上的美食,也是文化传承。 

开水白菜

2.webp.jpg

川菜以味取胜,而汤是调味的重要手段。这除了得益于现代川菜奠基人蓝光鉴以外,罗国荣的恩师、一代儒厨黄敬临对此也居功至伟。

黄敬临本是秀才,慈禧太后的御厨,辛亥革命后回到成都,“学而优则仕”因此当过县长,后辗转将姑姑筵(成都方言里姑姑宴有搞着耍的意思,这是秀才的自嘲)搬到重庆开店授徒。

川菜里清奇路线的头牌开水白菜,便是黄敬临最出名的菜。一碗纯净的清汤,清澈见底;一朵朵白菜心,洁白似玉。

这道菜不是素菜,是汤。汤不是煮的,是花时间吊出来的。开水白菜其实做法不难,材料不贵,只是费工。一只鸡、半斤元贝、一只鸭、半斤金华火腿,至少煨整整两天的时间,关键用鸡肉、猪肉茸在汤里收沫,这叫扫汤,一遍遍地扫汤去油,让汤底像白开水一样清澈。

3.webp.jpg

软炸扳指

姑姑筵可谓是私房菜的鼻祖,主人无师承、无菜谱而能够在餐饮界青史留名,得益于黄敬临学富五车、见多识广,因此他的餐馆不仅价格昂贵无比,“架子”还很大,吃饭之前有若干繁文缛节,犹如北京的谭家菜。

丘二馆鸡汤

4.webp.jpg

古时传授技艺是道义,是报恩。罗国荣离开重庆后,其徒弟陈志刚接手主持颐之时。这样做是必要的。

以前那种师傅带徒弟的方式,虽然学得辛苦,跟着师傅,烧火三年,切菜三年,然后才能上灶台,但也学得扎实,那是传承。

丘二馆的鸡汤沁人心脾,温润山城。创始人是御厨李劳三,他被慈禧赐予张之洞后,受卫士韩德称帮助,感激之余将“御制铜炉炖鸡法”倾囊相授。

传统中国有士农工商的官本位尊卑次序,在解放以前以前厨子(是厨子而不是厨师)只不过是下九流的营生,并不带来荣耀,在饭店里,甚至会遭受跑堂的脸色。外边手掌喊菜权,可故意刁难厨子。这种传授是报恩。

5.webp.jpg

消失的传统,一菜一格百菜百味

再后来到民国,韩德称退伍自嘲以“丘三馆”(旧时称军人为“丘八”,丘八退伍(五)剩下三)为店招开店,再往后其中一拨弟子以丘二馆(打工仔俗称丘二)为名,说的渊源,在乎的是个“义”字。

因此,传统美食传承体现的不仅是烹饪技艺,更是人间温暖的情义。

心心咖啡厅

6.webp.jpg

瑶柱生煎包

上世纪二十年代末期,在重庆吃西餐和喝咖啡,还被叫做操洋盘。意思很明确,方言里的“操”也很形象,得意的样子。那是独领风骚的时刻,是物质上的,也是精神上的。此时开埠已二十多年,离陪都时期还早。

到了陪都时期,政界、商界、文化界人物汇聚于此,咖啡文化、酒吧文化等具象的新文化形态随之发展壮大。

这种影响比较有代表的是“沙利文”,它是一个上海人和一个重庆人合伙开的,以及心心咖啡厅的前身“黛吉咖啡厅”,由白俄女老板经营。

各地饮食文化齐聚重庆,给菜系融合带来契机,只是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枪炮声与西洋乐齐飞,过度的小资浪漫情调显得不合时宜。

7.webp.jpg

青年路分店

1939年,“五三”、“五四”大轰炸,白俄女老板心灰意冷,欲打道回府。田姓两兄弟曾当过招待领班,除了会煮咖啡,还懂英语,就将店铺承转过来,修葺后重新开业,取名为“心心咖啡厅”。 

从此,心心咖啡厅在孔二小姐等逸闻的加持下,名声大噪,成为那个时代上流生活的符号。

解放后,诸多名盛一时的咖啡厅、西餐馆被“公私合营”,仍深受市民热捧。像一些老重庆人,还有在心心咖啡厅、皇后餐厅、沙利文用餐的经历,成为有些人童年的美好回忆。

二流堂

8.webp.jpg

鱼香茄龙

“一流人物二流堂”,二流堂的吃吃喝喝却并不简单。现在说起二流堂的不多,但它在中国文艺界早就声名遐迩,最初形成于1943年抗战期间的重庆。

9.webp.jpg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联合会前线慰问团在重庆合影。一排左起:老舍、刘清扬、邓颖超、王礼锡、梁实秋、阎宝航

说起重庆的二流堂,地址在渝中区观音岩抗建堂斜对面,一处叫四德村的支马路陡坡上,屋子三间住室,一间装有壁炉的客厅,供文艺团体演出后休息,文人们就用与壁炉同音的“碧庐”为楼房的名字。

没有唐瑜的热心慷慨,就没有“二流堂”,因此他被戏称为“二流堂”堂主。

夏衍当时很窘迫,先是住进唐瑜租的“依庐”,后又“碧庐”。用夏衍的话说,战时的重庆谈不上有文艺界集会的地方,朋友们碰头主要的方法是泡茶馆,茶馆里有“莫谈国事”的招贴,有时候唐瑜还会请喝咖啡,于是,很自然地这地方就成了进步文化人碰头集会的地方。

10.webp.jpg

郭沫若、夏衍、舒绣文和其他文艺工作者在重庆合影

无事不登三宝殿,有钱难进“二流堂”。二流堂是吃吃喝喝,也是文艺集会,它之所以传奇,是里面的这些人,在或喜或悲的命运、难以控制的时代巨轮中,拥有的那种独立的精神、反抗的精神,以及让人油然而起的时代沧桑感。

原标题:再有人说重庆菜没传奇没文化,就把这条微信甩给他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