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消息,重庆“国泰大戏院”是抗战时期大后方演出抗日救亡话剧的主阵地,有“剧场史上的一颗明珠”之誉,我国许多老一辈话剧、电影艺术家都曾在那里留下了感人肺腑的舞台形象。
(一)
国泰大戏院建成于1937年2月8日,坐落于柴家巷口(今解放碑一带闹市区),是典型的西洋风格建筑,总耗资14万银元。
大门口的霓虹灯勾勒出“国泰大戏院”5个大字,戏院的楼上楼下共设有1500个铁背翻板靠椅座位,单双号分座,天花板上悬挂有6盏磨砂大吊灯,灯光从四周墙壁夹缝射出,两边墙上各有4个排风扇,摩登至极。
国泰大戏院兼具电影放映和话剧演出两大功能,白天放电影,晚上演话剧,每天吸引了成百上千的市民前去观看。而它的声名远播,却在于抗战时期的话剧演出。
(二)
1937年10月,国泰大戏院首演《卢沟桥之战》。当舞台上的演员由衷地喊出“我们为全民族而战”时,台下的观众包括官员、商人、军人、学生等群起而响应“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高呼声,舞台上下,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
1938年,随着日本侵华战争规模的不断扩大,北平沦陷,上海成为孤岛,文化界许多人士纷纷汇聚陪都。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大后方民众掀起了支援前方的募捐高潮。国泰大戏院决定上演《为自由和平而战》,募集5万元制作5万件寒衣送往前线。
结果,票价为1元、2元、5元、10元(当时一般公务员的每月伙食费为3元)的普通门券被一抢而空,而票价为50元、100元、500元(当时500元相当于10两黄金)的荣誉门券也相当热销,充分表现了大后方人民同仇敌忾、同心勠力、携手支持长城内外浴血抗战的赤子情怀,以及奋起御侮的不屈意志。
1942年4月3日,郭沫若创作的历史剧《屈原》在国泰大戏院上演,此后半个月时间里,山城传遍“雷电颂”,到处响起“爆炸声”,金山、张瑞芳、白杨等著名演员在“国泰”连续演出17天,共22场,场场爆满,一票难求。
这一时期,重庆和国内其它地方一样,也频频遭到日军飞机的野蛮轰炸。随着惨烈的空炸警报声的响起,国泰大戏院立即停止演出,可空袭一过,演员和观众又回到剧场。这样的情况几乎是一种常态。
(三)
1942年10月17日晚上,夏衍创作的大型话剧《第七号风球》在国泰大戏院首演,主演白杨正忙着在后台化妆。突然,日军飞机窜到山城上空,白杨等人连忙带着妆与观众一起进入防空洞。空袭过后,演员与观众又回到戏院,在一片暴风骤雨般的掌声中,《第七号风球》拉开了帷幕……
1943年6月,政府当局明令国泰大戏院,只准放电影,禁止演话剧。然而在过去的5年多时间里,“国泰”共上演了240多部进步话剧,其中大戏94台,包括:
郭沫若的《屈原》
曹禺的《蜕变》
夏衍的《法西斯细菌》
陈白尘的《结婚进行曲》
吴祖光的《凤凰城》
宋之的的《雾重庆》
阳翰笙的《天国春秋》
于伶的《长夜行》
老舍的《面子问题》
顾毓秀的《岳飞》
等反映全民抗战、反对专制、忠诚爱国、揭露腐败为主题的剧目。
中国戏剧史、电影史上的许多杰出人物,则在“国泰”的舞台上定格下了他们伟岸的身影,话剧“四大名旦”舒绣文、白杨、张瑞芳、秦怡,以及陈波儿、黎莉莉、赵丹、蓝马、金山等一大批闪烁的群星,不仅照亮了国泰大戏院的舞台,照亮了雾都灰蒙蒙的天空和战时的中国戏剧界,更使重庆成为当时抗战文化宣传的主要阵地,成为抗战大后方的“文化圣地”。
周惠斌(图片来自网络)
原标题:春秋 | 空袭一停,继续开戏,国泰大戏院为啥这般淡定?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