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庆 > 正文
干部“十指”叩开门 为民解难心连心
08-08 06:18:29 来源: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消息,前几日,荣昌区清升镇火烧店社区脱贫户朱成刚犯了愁:刚买的20多只鸭苗,过了一晚,就有几只鸭苗行动迟缓、没了精神。当地扶贫干部在走访了解这一情况后,立即跑上跑下联系懂技术的种养大户前来“问诊”。

这一干部聚焦群众“小事”的背后,折射出的是荣昌党员干部为民服务解难题的不懈努力。2019年,荣昌区创新性地开展“党员干部‘十指连心’密切联系服务群众六项制度”(简称“六项制度”),4000余名党员干部用“十指”敲开百姓家门、叩开群众心门,倾力解决群众关心的各类民生难题,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今年5月,荣昌区“2019年棚户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积极主动、成效明显”、“2019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成效明显、创造典型经验做法”两项工作获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

“四级入户”遍访,倾听基层群众呼声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关系国运。自2017年以来,围绕为民服务解难题,荣昌区进行了有益的实践和探索,先后开展了三级书记遍访、千名干部进万家、百名干部进企业等活动,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具体问题。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在反思,活动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大多是由来已久的存量问题,为什么非要等到集中性活动才能解决?”荣昌区委书记曹清尧介绍,在深入调研后,发现根本原因在于由下往上反映问题的信息层层有隐瞒,导致一些矛盾问题迟迟排不上解决日程。同时,由上往下解决问题的力度层层有衰减,缺乏挂单解决、跟进督办、实时警示的工作机制,容易使问题受官僚主义影响,在责任不明、相互“踢皮球”中久拖不决。

为此,荣昌区在结合多年行之有效的做法基础上,创新性、常态化地开展“党员干部‘十指连心’密切联系服务群众六项制度”。其中,作为收集意见、发现问题的基础,前四项对区领导重点访、区级部门定期访、镇(街道)普遍访、村(社区)经常访的“四级入户”遍访范围、次数、任务等都作了具体量化。

“再好的项目都不能盲目上,都要对接群众的需求。”近日,在荣昌万灵镇大荣寨社区大屋基杨家院子,说起刚刚整治完成的院坝,村干部们感慨万千。

杨家院子的院坝历经多年风雨侵蚀,早已千疮百孔、杂草丛生,让周边的群众很“闹心”。村干部看在眼里,于是向上级争取了人居环境整治项目。然而没想到的是,周边村民起初却“不领情”。

为了弄清楚原因,村干部们挨家挨户走访,逐户征求意见,多次开院坝会,终于摸准了群众的想法和诉求。原来,村民们对院坝整治有自己的想法,哪里建花台、哪里修便道等都有“门道”。

“这警示我们,要把群众的事情办好,就首先要深入了解情况,真正把遍访制度落到实处,倾听基层群众的呼声。”一位村干部说道。

自开展推行“六项制度”以来,荣昌区4000余名党员干部对全区153个村(社区)的在家群众进行了入户大走访,累计收集各类问题意见3.4万条,真正摸清了群众的想法,找准了工作的着力点。

“三事清单”分级办,问题“销号”有力度

收集到如此多的群众意见,如何有序、高效地解决这些大大小小的民生问题,成为考验地方政府执政能力的一面“镜子”。

对此,“六项制度”对问题办理过程进行了明确规定,依托现行服务群众工作机制,按照“自己的事情自己办、大家的事情商量办、规定的事情限时办、疑难的事情联动办、重大的事情专题办”原则,进行归类分级办理,对走访收集的问题分层分类建立村(社区)、镇(街道)、区级“三事清单”,定期研判、分级办理、挂单反馈推动解决。

同时,明确了办结时限,属本级工作职责范围内的一般事项10日内办结、疑难问题30日内办结、重大问题60日内办结,本级不能办理的,按程序提交上级协调办理,无政策依据解决的问题做好宣传解释。

在实际工作中,一批“老旧小区大提升”“照亮群众回家路”“农村危旧房改造”“解决城区学校大班额”等群众关心关注的民生项目纷纷落地,优化城区公交车路线、中小学课后延时服务、数字化诊疗服务等为民服务做法受到群众广泛点赞。收集到的3.4万余条问题意见,仅剩72条正在办理中。

“我们小区改造好后,你们要常来耍!”在荣昌昌元街道白象社区农资公司家属院,看到就要改造完成的小区,居民罗富琼难掩心中的喜悦之情。

农资公司家属院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末。小区年久失修,且无专人管理,院子本就地势低洼、坑坑洼洼,加上雨污管网不完善,一到雨天,居民要踩着砖头走。电线、网线等管线在房屋外围和院子上空交织,格外杂乱。

在干部入户走访过程中,家属院居民反映最强烈的就是小区环境整治问题。昌元街道和荣昌区住房城乡建委在进行分析研判后认为,老旧小区整治为重大事项。该问题上升到了区级问题清单中,荣昌区委主要负责人亲自负责“老旧小区大提升”,先后3次到老旧小区、安置小区等一线现场听取群众意见,召开院坝会现场研究改造事宜。

最终,荣昌区决定在该家属院先行先试,进行老旧小区改造示范,并在年内全面启动298个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再用1-2年时间把全区530个老旧小区全部纳入综合整治。

记者在家属院施工现场看到,工人们在安全绳的保护下,吊在空中进行粉刷外立面作业,大部分的外墙都涂装上了暗红色外墙涂料,过去裸露的管线也全部规整到管槽中,过去一到晚上就乌黑一片的过道门厅,都安装上了明亮的路灯,整体施工进度超过了70%。

“改造下来,谁还能看出这是个老旧小区?今后,我们也能住得更舒心、更安心了。”居民肖庚林开心地说。

“三个必反馈”全程问效,建立群众满意度评价机制

群众反映的问题都是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如何使各项工作经得起群众的检验,关键就在于沟通反馈的“透明度”上,只有真正做到公开透明,才能争取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为此,“六项制度”构建了“三个必反馈”全程问效机制,规定群众反映的问题,都必须做到“去向必反馈、过程必反馈、结果必反馈”,并根据问题性质,采取电话反馈、上门反馈、院坝会反馈、村村通广播反馈等多种方式,随时保持与群众沟通联系,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同时,建立群众满意度评价定期收集机制,把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使各项工作符合群众意愿、得到群众认可、经得起实践检验。

“太感谢你们了,真的解决了我们家的大难题。”在荣昌区河包镇黄檀村七社,看到供水公司工作人员为自家安装自来水,贫困户尹祥根脸上笑开了花。

尹祥根家在一处山坡上,过去,为了解决其饮水安全问题,当地政府为其打了机井,可最近一段时间,由于气候等各方面的原因,机井的出水量和水质都出现问题,抽起来的水里有泥沙,水量也变少了。眼看天渐渐热了起来,能喝上水成了尹祥根家最关心的事。

扶贫干部在走访中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考虑到去年底,农村集中式供水主管网已经延伸到尹祥根家附近,于是决定为他家安装自来水。走访干部还特地留下电话,连着几天向尹祥根反馈问题办理进度。

“没想到给干部反映后,几天时间就把事情办好了,整个过程我都清楚,干部真是积极在为我们办事,没有一点耽搁。”尹祥根说,安装了自来水,水很清澈,水量又足,“以后再也不用为水发愁了”。

为加强监督,荣昌还在媒体上开设“为民有说法”栏目,以问题为导向,选一批群众最急最忧最盼的案例,从法律和政策的角度解读,促进为民服务解难题,真正确保不干有说法、要干也要有说法、干得好有说法、干不好更要有说法。

“通过‘六项制度’的推行,我们希望党员干部能真正走进群众的心、办好群众的事,推动党群心连心,共建共享繁荣昌盛的新时代。”荣昌区委书记曹清尧如是说道。

原标题:干部“十指”叩开门 为民解难心连心——荣昌党员干部“十指连心”密切联系服务群众六项制度调查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举报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获取验证码
请先完成短信验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