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庆 > 正文
    红嘴鸥正在撤离重庆,“水中大熊猫”就要来了!
    11-20 11:09:43 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

    备受市民喜爱的候鸟红嘴鸥正陆陆续续撤退,但热闹的重庆,近期很快又迎来了“水中大熊猫”中华秋沙鸭过冬!它们的身影,已出现在江津区西湖镇綦河河畔,很快也将出现在主城的长江、嘉陵江等地。

    中华秋沙鸭来重庆8年了

    每年在此越冬 明年3、4月份离开

    中华秋沙鸭是一种分布局限于东亚的珍稀鸟类,早在上世纪80年代便已成为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并在2020年被列为全球濒危物种,全球数量成熟个体仅有2400到4500只。

    说起中华秋沙鸭和重庆的渊源,还要从8年前说起。据有15年观鸟经验的重庆观鸟会会长危骞介绍,2012年冬季,他们首次在江津区西湖镇綦河支流,记录到了中华秋沙鸭的身影。

    它们是重庆的“常客”%0A“水中大熊猫”中华(5526162)-20201120091625.jpg

    中华秋沙鸭为何被誉为“水中大熊猫”?

    “第一因为它的种群数量比较少,属于濒危物种,就和大熊猫一样。第二,其雄鸟在毛色上,为黑白相间,外形上也有着大熊猫标志性的黑白。”危骞表示,中华秋沙鸭对繁殖环境要求比较高,适应能力较差,分布狭窄,这一系列因素,导致其越发珍贵。

    “它们一般只出现在原生河流、河道,水流比较湍急,鱼类较为丰富的区域。像重庆的江津綦河,主城区域长江、嘉陵江一带,都观测到过它们的身影。”危骞说。

    “中华秋沙鸭每年都是差不多这段时间,出现在重庆。”而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重庆动物学会理事长王志坚表示,每年,我市将迎来大概30只左右的中华秋沙鸭越冬,数量上有轻微浮动,它们会在重庆待到明年3、4月份才离开。

    “候鸟迁徙轨迹固定方向不会变,它们在迁徙过程中,会选择一些环境好、食物充足的地方停留。”王志坚说,重庆部分区域刚好符合它们停留越冬的需求,于是每年都会来一些。

    只可远观不可亵玩

    请携带望远镜观鸟 不要大声喧哗

    它们是重庆的“常客”%0A“水中大熊猫”中华(5526164)-20201120091630.jpg

    如何观鸟?

    危骞表示,中华秋沙鸭和红嘴鸥不同,红嘴鸥不太怕人,但中华秋沙鸭则生性机警,稍有惊动就会保持警觉,随即起飞或游至隐蔽处。

    “市民观鸟时,可选择用望远镜,安静的欣赏。最好不要大声喧哗,更不要扔石子等干扰它们,给它们创造一个自然安静的环境即可。”危骞说。

    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客人”,给它们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过冬环境,重庆每年都会出台一些相关规定,并开展相关活动。

    “例如江津区,每年都会投入人力物力,在中华秋沙鸭出没地带,进行巡防保护。对于一些妨碍到它们的违章建筑,也会拆除。”危骞说,另外,观鸟会以及相关志愿者,也会组织各类的进社区活动,向居民宣讲相关知识,提高居民保护它们的意识。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范圣卿 受访者供图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举报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获取验证码
    请先完成短信验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