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生态绿、湖北工艺蓝、湖南人文黄、贵州创新红,共同组成了一片五彩祥云,绽放重庆武隆仙女山游客接待中心。
今(26)日,2021·中国武陵文旅峰会精品展在重庆武隆仙女山上正式拉开大幕,贵州的苗银、湖北的辣酱、重庆的陶艺、湖南的诗词齐聚一堂,共展武陵山的人文风情。
重庆生态绿:
她用棕树叶编出五彩大自然
普普通通的棕叶,在她的手中一点点变成了栩栩如生的蟋蟀、孔雀、公鸡、螳螂……在重庆展区里,一堆用棕叶编出的小动物,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而让这些棕叶魔术般变成小动物的人,就是今年45岁的石少兰。半路出家学习棕编的石少兰,如今已经成为了武隆青吉棕编的传承人,在她手中,棕叶可以变为40余种大自然中的小动物。
石少兰说,她原本是个教师,从事棕编还是源于2011年的一次教学调研,在那次调研中,石少兰无意中看到武隆区有些村子里的老人仍在坚持编织棕叶,顿时吸引了她的目光。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接触了棕编以后,石少兰就再也停不下来了。“这个手艺靠的就是多练习。”石少兰只要一有空就打开手机跟着视频学习,“刚开始学确实有点困难,简单的造型跟着视频学也要重复很多遍才能编好,总是编了拆、拆了再编,这样反复编2—3个才能满意,更不用说那些造型复杂的了。”
除了要手艺熟练,棕编最难的还在于掌握动物的神态。每当对造型拿不准的时候,石少兰就上网找图片来参照,而那些生活中实实在在存在的动物,她就去观察、模仿,直到自己满意为止。有一次,在编牛的时候,当将主体骨干编好之后,造型总是把握不好,石少兰就去外面观察牛的体貌,通过认真细致的观察之后,回到家中,牛的造型编起来得心应手多了。
周末在家,石少兰也闲不下来,手中总是拿着棕叶,编织着一个又一个的小动物,这样一坐就是几个小时。有时候,在对作品有疑问的时候,石少兰就让家属帮着“挑毛病”,一个动物要编上十几遍才满意。
因为爱好棕编,石少兰的办公桌也跟其他的教师不同,别的教师办公桌上是各种教案、学生作业,石少兰的办公桌上除了这些,最多还是棕叶,以及一些学生的棕编作品。每当备完课,她就会随手拿起来编,孰能生巧,石少兰的棕编技艺见长,有的小动物只要看一眼,基本就能编出来。
湖北工艺蓝:
他用巧手让竹篮打水不会一场空
“竹篮打水一场空”是人们耳熟能详的谚语,可是在湖北宜昌市胡长心的手中,竹篮却能装水不漏。
在湖北展区内,胡长心的这手绝技,引来不少惊叹。胡长心说,他是从13岁开始拜师学习传统竹篾编织技艺的,如今已经53岁的他,在这门技艺上已经浸淫了整整40年了。
最让胡长心自豪地是,他用竹篾编出的针线簸子,改变了“竹篮打水一场空”的谚语,密密实实的簸子可以做到滴水不漏。
“这个难度太大了,我至今才成功编出了两个而已。这不仅要求竹篾在切割时完全笔直,而且也要编织者做到能严丝合缝地将一条条竹篾编在一起。”胡长心说,曾经有人高价向她收购这个鞋簸子,可他犹豫再三,还是没有舍得卖出。
“我整整编了一个月时间,而且至今40年时光里,我只编成功了两个而已。”胡长心说,竹编是我国传统的民间手工艺,发祥于武陵山脉。武陵山区植被资源丰富,盛产竹子,世代居住在这里的土家族人,在多年与山为伴的生活中,学会了用竹子做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
1956年,五峰的土家族人成立竹编合作社,制作了一系列竹器,并在中国的第一届广交会上一鸣惊人,从此土家竹编这项传统手工艺闻名全国。
然而,传统的竹编器物一般用的是一厘米宽的竹片,精细竹编画却需要将一厘米宽的竹篾刮到薄如蝉翼,再将竹篾分到细如发丝。
随后,再将竹丝篾片的挑压交织,由经与纬的挑压可以编织出千变万化的图案,从而制作出千姿百态的竹编器物。挑上压下,经纬交错,黑白相间,美妙绝伦的图案就在交织中缓缓显现。
湖南人文黄:
千余丝线编织十米织锦要半年
在咔咔机杼声中,来自湖南的宋婷坐在木织机前,弓着腰、眯着眼,手中梭子和竹签不断在丝线间穿插、挑动,一幅精美的八宝织锦已完成大半。
“‘八宝被’的花纹不拘一格,可以是文字、几何图案,也可以是植物、动物纹等等,每个图纹都有它独特的寓意,一经一纬、一丝一线,当需全神贯注,不允许任何差错。”宋婷说,以她手中正在编织的45厘米宽的织锦为例,编上一排要用上千根丝线。
“我一天下来,只能编不到五厘米长,要编完十米长的织锦,至少需要半年时间。”12岁开始学织锦的宋婷,今年已经39岁了。 “从前在宝贝女儿出嫁前,母亲都要连夜赶织‘八宝被’作为女儿的嫁妆,寄予着母亲对女儿深切的情感与祝福。”宋婷说,在土家族的习俗里,织锦是瑶族女儿们人生非常重要的一环。
“土家姑娘家多少都会织锦。”宋婷说,史书记载,土家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男耕女织的生活,曾一度出现“女勤于织、户多机声”的繁荣景象。土家族妇女们一直在用织机编织着自己的梦想。
而作为土家人在劳动生产中发明的织造物,土家织锦与土家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每逢重大节日、祭祀、婚嫁喜庆等,土家织锦都会派上大用场,甚至成为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信物。
贵州创新红:
7斤重头饰展示苗族风土人情
在贵州展区里,身穿苗族传统服饰的女孩们,成为了不少游客手机、相机中的焦点。这群从贵州千里苗疆第一城——苗王城专门来到武隆的苗族姑娘说,她们是用苗族最隆重的服饰,迎接着前来观展的游客们。
为什么说是苗族最隆重的服饰?据苗王城工作人员介绍,苗族女孩们仅仅是头上戴的帽子,就用六七斤重,“一般来说,戴上半个小时,脖子就不堪重负了。”
这次盛装出席展览,是为了给游客们带来贵州苗王城的绝美人文风情。工作人员说,苗王城距离凤凰古城只有39公里,但是这里却有着完全也一样的风土人情。
苗王城里不仅有穿寨而过的小河,奇特、险峻的绝壁,茂密的人文、雅致的苗家风雨桥,还有河边洗衣的苗妇、玩闹的小童、苗人农作时的歌声。在苗王城里可以玩什么?
工作人员说,游客们在苗王城里,不仅可以看到神秘莫测的绝技上刀山、下火海、捞油锅、钢针穿喉、仙人合竹等绝技,还可以欣赏到热情奔放的四面花鼓舞,奇特的婚嫁习俗“打花猫”“揪耳朵”、八人转转秋等。
在苗王城,满身银饰的盛装苗女会热情卡歌,拦门礼捧上的是醇美的苗王米酒,青瓦木房里香喷喷的是苗家饭菜,纺车边编织花带的少女说的是难懂的苗语……工作人员说,在苗王城内,游客们将可以尽览苗族的独有风情。
上游新闻记者 李晟 王倩 陈竹 郭发祥 摄影 胡杰 李化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