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消息,11月3日,由重庆市农科院玉米研究所参与的“玉米优异种质资源规模化发掘与创新利用”项目,在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这也是今年我市9个国家科学技术奖中唯一一个农业类奖项。
能获得国家科技大奖,重庆培育的这颗玉米到底有啥奥秘?
1996年,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牵头发起了“玉米优异种质资源规模化发掘与创新利用”项目,加强对优异种质资源鉴定发掘与创新利用,持续推进玉米遗传育种及产业发展。
那时,重庆玉米品种少,加上气候阴湿寡照,玉米普遍病害重、品质差、易霉变,多用来作饲料使用。但也正是因为独特的环境条件,如果选育出优质品种其适应性会更强,所以市农科院玉米研究所被选中,作为参与单位之一加入了该项目的研究。
市农科院玉米研究所所长杨华介绍,当时重庆玉米品种均为本地老品种,品质差不说,平均亩产量仅260多公斤。要改变现状,只能通过杂交选育新品种。
市农科院玉米研究所迅速启动了地方资源改良工作,筛选培育出适应性强、长势旺的品种,然后引入产量高、优势强的温带种子进行杂交,最终诞生了产量高、稳产性好、适应性广的渝单8号品种,并于2002年通过重庆市审定,2005年又通过国家审定,2008年开始在西南地区广泛推广,每亩实现增产50公斤。
通过后续持续杂交培育,如今渝单系列品种已达到50多个,全系列在西南7省市推广面积超过4000余万亩。
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市农科院玉米研究所更是把研究方向转向鲜食玉米,着力培育糯、甜玉米,又诞生了黑糯600、科花糯828、花糯680等代表性渝糯系列品种28个。
目前,重庆玉米已形成以鲜食为主的渝糯系列,以饲料为主的渝青系列,可用于食品加工以及饲料的渝单系列,共3个系列80余个品种,为我国玉米种质资源的发掘利用发挥了积极作用。
重庆日报记者 栗园园
原标题:今年我市获国家科学技术奖中唯一的农业类奖项 重庆培育的这颗玉米有啥奥秘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