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摆渡人”器官捐献协调员,六年帮千余患者获新生
12-24 12:22:25 来源:三秦都市报

刘林娟回忆以前和家属沟通时的情景不禁流泪。 三秦网 图

三秦都市报消息,这是一个听上去并不光鲜的职业,时常会伴随着误会、恶言甚至辱骂。 

他们每天奔波在医院和患者之间、在生与死之间、在希望和绝望之间,为逝者与生者打通一条条通道,为生命搭桥,让爱延续。 

他们是器官捐献协调员,是生与死的“摆渡人”。 

2010年3月,我国正式启动人体器官捐献试点工作。2011年7月,陕西省被确定为第二批人体器官捐献试点省份。6年过去,陕西省人体器官捐献有400多例,使1000多名患者重获新生。 

近日,三秦都市报记者走进西安交大一附院,对话一名器官捐献协调员,听她讲述这背后的冷暖人生,和器官捐献观念的演变。 

曾被患者家属团团围住 

在我国公民器官自愿捐献体系建立的过程中,“天使女孩”是一个标志性事件。

2012年11月9日,广州。几位身穿手术服的医护人员摘下口罩,向手术台上一位17岁的女孩致敬。女孩因车祸离世,为了实现她生前的心愿,父母捐献了她的肝脏、双肾和眼角膜,拯救了3个人的生命,让两人重见光明。 

同样在2012年,西安交大一附院的护士刘林娟,进入肾移植科器官捐献协调办公室,成为一名协调员。 

这个团队由9位医护人员组成,有评估医生,还有专职协调员,均取得国家认证的器官捐献协调员资质。 

“每一次,都像是灵魂的洗礼。”多年的护士经历,让刘林娟比常人更能直观理解“器官捐献”的急迫。她说,自己在ICU见过很多患者,包括一些年轻人,都在等待匹配的移植器官,有的就在等待中死去。 

但是,在刚刚担任协调员时,她的心里还是很忐忑,“死生是大事,你开口和患者家属沟通时,会触及到很多忌讳。” 

事实上,家属的不理解,除了源自对亲人罹难的悲痛情绪、新旧观念的激烈碰撞,还包含对这些“协调员”动机的怀疑。 

刘林娟至今记得自己遇到的第一位潜在捐献者。这是一个年轻小伙,因为一氧化碳中毒,生命垂危。 

她上前与小伙的家人沟通,刚刚说出“捐献”两个字,便被患者的家人团团围住,“沟通以失败告终。”后来,小伙经抢救无效后死亡,家属提出了想捐献部分器官。 

遗憾的是,这时已经错过了移植时机。“从遗体上取下的器官需在血液流通的情况下立即灌注,才能保存几个小时至十几个小时。人心跳停止、死亡几分钟以后,血块完全凝结,器官就不能用于移植了。” 

器官捐献协调员走向专业化 

由于器官的捐献与分配,涉及到文化、伦理、法制等深层次的社会问题,我国的器官捐献曾走过一段漫长的“冰河期”。 

除了家属的因素,另一重“考验”还包含对捐献者的身体评估。“捐赠只能发生在捐献者死亡之后、器官衰竭之前,并且原发病为脑外伤、脑出血、颅脑肿瘤等脑部疾病,一旦患者自身脏器出现病变就不能移植了。” 

从这个角度来看,器官捐献协调员正是器官从获取到移植得以实现的关键一环,他们不仅要完成供体器官发掘、术前供体评估,还得与病人家属沟通普及器官捐献相关事宜,协助完成整个捐献过程。 

“成为一名合格的器官捐献协调员,需要经过严格的筛选流程。”刘林娟说,医学相关学科毕业且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才能进行申请,经过资质认定审核通过后,再进行专业的岗前培训,“还需要学习专业知识、沟通技巧,还有模拟现场等。” 

自2010年以来,随着专业培训和考核,协调员正走上专业化、职业化道路,越来越多具备医学背景的人成为器官捐献协调员。“一例器官捐献,平均要跑3—5趟,时间短的一天就协调成功了,时间长的要协调一个月。”为了提高器官捐献的成功率,刘林娟将自己定位为一个“倾听者”,等做通病人家属的思想工作,取得家属的完全信任,确认生命不可逆后,才会慢慢引入到器官移植的话题上来。 

而对于捐献者家属来说,捐献的动力或许更多来源于他们对于亲人的爱,他们想用另一种方式延续亲人的生命,这是一种情感的寄托,想把爱留住。“我相信人之初、性本善,器官捐献协调是一项合情合理合法的公益事业,还原的是真实的人性,淳朴善良,体现出的是爱和温暖。” 

器官捐献观念的演变 

5年来,像刘林娟这样的协调员,推动并见证了陕西省器官捐献观念的演变。 

全省160多家医院,刘林娟几乎都去过,并且和300多名危重病人家属进行过协商沟通,成功率在30%左右。 

她的直观感受是,相比2010年前后,公众对器官捐献的接受度提高了很多倍。一开始,被患者家属和医生拒之门外是家常便饭。现在刘林娟每周都能接到主动咨询及提供线索的电话,这些人大多是退休干部、老党员和高级知识分子。 

刘林娟协调的最小的捐献者,是出生才几个小时的婴儿,“孩子的父母有一种感情的转移,他们看到另一个孩子带着自己孩子身体的一部分去上学,就好像自己的孩子还活着。” 

刘林娟说,推动器官捐献这项工作不仅要病人家属理解,还要依靠更多的医护人员的推动,“很多家属会偏执地认为器官捐献协调员就是一味地索取,没有任何人情味,我希望通过自己和医护人员共同努力,纠正大众的偏见,让更多人真正了解这项公益事业。” 

今年10月,一名40岁的患者突发晕厥,被送到医院后诊断为颅内出血,抢救无效后死亡。 

因为生前各脏器功能良好,为了延续逝者的生命,家人依照其生前意愿将心脏、肺脏、肝脏、双肾捐献。 

西安交大一附院移植团队兵分三路,“零时间”内联系5位配型成功患者住院,组织医疗团队奔赴逝者医院取器官,同时联系麻醉手术部安排手术并进行各项移植手术准备。在接到通知后,麻醉手术部迅速集结,十数位麻醉医师分别组成心脏、肺脏、肝脏、肾脏移植团队。 

经过紧张的手术,5位患者终于获得新生。“他的生命虽然短暂,却很伟大,也很有力量。”

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 

三秦都市报记者了解到,为建立健全捐献信息网络,畅通捐献渠道,及时发现潜在捐献源,西安市红十字会从去年起,在全市二级以上医院建立了人体器官捐献信息员队伍,并组建了首批5支社区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服务队,目的是推动人体器官捐献宣传动员工作向社区纵深发展,让社区居民进一步了解人体器官捐献工作的重要意义,并逐步参与到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队伍中。 

西安交大一附院肾病医院院长、肾移植科首席专家薛武军接受采访时说,器官捐献移植被认为是治疗终末期器官疾病最有效的方法,然而器官供体短缺也是目前器官移植领域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因此,建立科学的器官捐献模式,挽救等待着器官移植的生命,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支持。 

刘林娟记得,有一个13岁的男孩因车祸导致脑出血,送医时已经奄奄一息,男孩的父母抱头痛哭。后来孩子病情急剧恶化,夫妻俩情绪更加失控拒绝捐献。 

6个小时过去了,经刘林娟安抚后,夫妻俩的情绪逐渐平静。刘林娟跟孩子的母亲说:“孩子是你们的心头肉,用另一种方式让孩子活着,带走他身体的一部分,将来给你们也留个念想。”夫妻俩商量后,逐渐接受了刘林娟的建议,最终在捐献同意书上签了字。

“器官捐献是一项自愿的、无偿的、崇高的社会公益事业。”刘林娟说,作为一位有爱心的公民,将自己最后的、有价值的东西回报社会,亦是对生命最大的慰藉。

原标题:我省器官捐献协调员,6年帮千余患者获新生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