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悦读 > 正文
最新伤眼排行榜!是谁偷走了孩子的好视力?
05-10 11:12:10 来源:新京报教育周刊微信公众号

新京报教育周刊微信公众号消息,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眼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人类生存质量的三大问题之一,而青少年阶段更是重灾区,近视率高达70%,位居世界第一。

如今,保护视力已成为一道永恒的“命题”,殊不知,我们身边潜伏着很多“视力杀手”。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损害视力的10大杀手排行榜。

1.jpg

10、意外伤害

天灾人祸,不可预料,头部或者眼睛受到意外的撞击或伤害,都可能影响视力,比如爆竹、车祸、拳头击打眼部等,几率较小,伤害却大。

2.jpg

9、心理因素

这是比较容易受忽视的一个因素,过度的紧张、抑郁都对视力有一定影响。

害怕戴眼镜,该戴不戴。渴望戴眼镜,不该戴乱戴。这些看似心理的“纠结”,无形之中都会为视力直下隐患。

3.jpg

8、饮食习惯

良好的饮食习惯是拥有健康视力的保障,而食物中的各种维生素,各是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

钙对增强巩膜的坚韧性起主要作用,被称为视黄醇维生素A,在人体视觉的形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维生素C可减弱光线与氧气对眼睛晶状体的损害,从而延缓白内障的发生。

比如,在缺乏维生素A时,眼睛对黑暗环境的适应能力就会减退,严重时可能导致夜盲症。

4.jpg

7、病变药毒

眼病(红眼病、角膜炎、白内障、青光眼等)、非眼病(糖尿病、颈锥病、高血压、持续发烧),都有可能短时间或者长时间影响视力。

甚至一些药物和病毒也会影响视力,比如眼药水,用到有依赖性了也会影响个人视力。

眼睛本身老化(黄斑病变,视锥细胞密度下降),也会影响到视力。

5.jpg

6、遗传

学前儿童近视大多数源于遗传,总体近视源于遗传的占到5%左右,父母双方都是高度近视(800度以上),孩子得近视的概率非常高。

6.jpg

5、用眼卫生

用眼不卫生对眼睛的杀伤力是很深远的,包括过度疲劳、脏手擦眼、卧床看书等,千万不可小觑。

一个坏习惯,就足以毁掉一双好眼睛。

7.jpg

4、环境因素

在生活有一些无法改变的“不利”环境,都会直接和长时间的影响我们的视力,包括教室黑板反射不均匀、墙壁太亮、照明太亮或太暗、桌椅子不合适等。我们遭受其害,反而不知不觉。

8.jpg

3、看电视

电视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消遣娱乐工具,但电视本身是个闪烁的发光体,加上距离比较短,长时间看电视,比较容易产生视觉疲劳,特别是少年儿童视力还没有发育成熟,更容易造成伤。

9.jpg

2、看书写字

这一“杀手”覆盖面非常广,因为从小就需要学习,而近视也是伴随着学习的进度而加深。

看书、写字等都通过近距离的精细视觉完成,主要依赖视觉锥体细胞,视觉细胞的过度疲劳,会引发整个视觉系统疲劳,眼肌、眼球等都会发生相应的病理性生理变化。

10.jpg

1、电子产品

学习、工作、生活、娱乐,几乎都离不开电子产品。

这是一个近距离的发光体,也是给眼睛带来最大疲劳的根源,但有些家长却将这些设备当成“哄娃神器”。

数据表明,导致眼睛干涩胀痛、视力下降、附带头晕脖酸等“元凶”,就是电脑、手机、电视等电子产品,理应放在我们“视力保卫战”的第一位。

11.jpg

当你发现孩子视物喜近,头位异常(偏斜视物)、看电视歪头眯眼、看不清远处物体细节等现象时,可能孩子已经近视了。

近视是不可逆的,别因为一时的疏忽耽误了孩子一辈子。事实证明,所有的真性近视是不可能改变的,如果有广告讲可以修复真性近视一定是不可信的。

难道我们就束手无策,眼睁睁地看着孩子的视力一天天的变坏吗?

12.jpg

当然不是,在我们的眼球内有一条很重要的肌肉,叫做睫状肌,人眼健康状况下,这条肌肉伸缩自如,非常顺畅。而造成近视的根本原因就是睫状肌处于痉挛状态。

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让睫状肌痉挛后重新得到放松,恢复调节功能,消除视疲劳造成的裸眼视力下降,让孩子的视功能在自身基础上达到最好的状态。

调节功能正常后,加之饮食结构、用眼习惯、生活习惯得到改变后,就能够延缓孩子度数加深的速度,甚至不加深。这从医学理论是存在的。

一个好的习惯影响孩子的一生,专家还为受近视困扰的家长和孩子提出了一些建议:

1、用眼量大的时候,保持2个小时望远一次,5米以外,尽量不眨眼,保持50—60秒,要专注,大脑中要想着把远处物体看清楚,才能最大程度发挥融像功能和调节功能。

2、有时间尽量户外活动,如果每天2小时保证不了,起码保证每天至少半小时。

3、补水量要够,每天的饮水量应达到1000毫升。

4、饮食均衡,多吃绿色蔬菜,水果,为眼睛补充营养。

5、看书最好要端坐,保持20—50cm的健康用眼距离。

6、儿童请尽可能远离手机、ipad等电子设备。

原标题:最新伤眼排行榜,是谁偷走了孩子的好视力?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