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重庆市市场监管局通报了近期对防疫物资产品质量和市场秩序专项整治行动的情况。
据介绍,重庆市对防疫物资产品质量和市场秩序专项整治行动高度重视。
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截至5月27日,我市共出动执法人员700余人次,排查非医用口罩企业和熔喷布生产企业106家,五类疫情防控用医疗器械生产企业25家。市药监局派出19个检查组,对我市疫情防控用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疫情应急审批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开展飞行检查。对8家检查中存在不严格按标准组织生产、未建立进货检查验收制度、未建立产品质量出厂检验制度、未查验供货厂家资质、未记录进货台账、原材料堆放混乱等问题的企业,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责令限期改正。
同时,依据2020年医疗器械市抽工作方案,结合本次专项整治行动要求,有针对性地加强五类防疫物资生产、经营、使用各环节的监督抽检。完成各类产品抽查141批次,医疗器械产品专项监督抽检20批次。针对非医用口罩、儿童口罩采用企标低于国家推荐标准的情况,制定风险监测方案对其进行抽查。
此外,在摸清全市出口销售疫情防控用医疗器械产品生产、经营企业情况基础上,督促企业加强出口产品质量监管,建立出口销档案。目前,市场监管部门正在制作政策宣传手册准备发放给进出口企业,采用一问一答的方式,介绍专项整治行动的目的,冒用认证标志的危害,防疫物资生产企业准入许可要求,投诉举报的方式等。截至5月27日,我市共办理防疫类产品出口销售证明75份,其中生产企业6家,经营企业32家。
重庆还在全市开展“检验检测乱象”专项整治行动,着力查处伪造、冒用、非法买卖认证证书或认证标志,出具虚假、失实认证报告以及认证机构哄抬价格、串通涨价、价格欺诈等违法行为。目前摸排案件线索41条,接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移交线索1条,向其他省市局移交案件线索37条,已经对4家企业违法开展立案调查。
重庆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称,对涉及防疫物资产品质量和市场秩序的各类违法犯罪行为打击力度进一步加大。市场监管、公安、海关等部门密切配合,截至5月27日,立案查处假冒伪劣、哄抬价格、虚假宣传等各类行政处罚案件58件,罚没45.97万元;刑事立案31件,抓获犯罪嫌疑人112人,查获窝点45个,扣押问题口罩185.3313万个、防护服0.008万个、护目镜0.4万个、84消毒液9.415吨,查明销售问题口罩650.7252万个,涉案金额1955万元。
口罩调出14批次共150万只,调入9批次共19.68万只;与天津市签订7吨熔喷布采购协议,支持 2家汽车配套企业转产熔喷布,保障熔喷布供给。对新增有效产能的医用口罩生产企业给予设备补助,将2家企业纳入全国医用口罩扩能专项企业名单。针对我市防疫用品生产企业的出口需求,帮助企业通过正规的渠道申请CE标志和FDA注册。积极落实央行专项再贷款政策,推动我市口罩生产企业获得再贷款1.38亿元,积极帮助市内口罩企业享受国家税务总局针对重点保障物资生产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
上游新闻·重庆商报记者 严薇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