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舆论场 > 正文
今日评论速览 | 广佛高速停止收费缘何引关注
02-25 10:14:08 来源:上游新闻

2月25日国内主流媒体观点聚合:

广佛高速停止收费缘何引关注

关于“取消高速公路收费”的讨论早就不绝于耳,近些年也多有人大代表向相关部门表达类似关切。那高速公路为何迟迟不愿终结“收费时代”?债务负担过重恐是最大难点。广佛高速首开“贷款修路,收费还贷”交通建设融资新模式,其后被全国各地广泛采用。数据显示,全国收费公路债务余额持续上升,2019年末已高达61535.3亿元。受限于高速公路里程增加、投资总额持续扩大等因素影响,完全取消高速公路收费显然不符合各地实际。

但根据《收费公路管理条例》,经营性公路收费一般不得超过30年。如此看,包括广佛高速在内的众多“80后”“90后”公路就应适时退出收费行列。从实践层面看,全国首条高速公路——沪嘉高速已于2012年停止收费,荣乌高速公路威海至烟台段也在近日落实免费通行规定,加之即将“入伙”的广佛高速,越来越多的经营性公路落实相关规定,涓涓细流汇成还路于民、服务于民的力量。南方日报评论认为,道路是保证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动脉”,也是保证民众便利出行的必备条件。在优化高速公路收费管理、推进到期公路免费通行等方面,有关部门或许可以做得更快、更好。

“普惠养老”能破解养老焦虑吗

与财政兜底的基本养老、完全市场化的高端养老相比,普惠养老更加强调构建一种面向社会大众、主要依靠市场供给且由政策引导的养老服务体系。它通过对养老服务价格的合理引导,最大程度地满足普通老年群体的养老需求。同时,普惠养老的另一大着力点是对社区养老服务机构的扶持培育。比如,通过运营家庭养老床位,将服务延伸至家庭;又如,推动乡镇、街道层面的区域养老服务中心与社区机构功能互补,共同构建“一刻钟”居家养老服务圈等。

经济日报评论认为,要看到,仅靠公共财政唱“独角戏”,难以解决普惠养老的资金缺口。受回报周期长、回报率偏低等因素影响,普惠养老项目往往并不被产业资本青睐,而国内普惠养老金融市场也刚刚起步,尚未形成成熟的商业模式。在此背景下,推动普惠养老发展,一方面要格外强调对普惠服务能力的建设,另一方面要积极调动地方政府和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发挥作用,努力在优质服务和合理价格之间寻求最大公约数。

让网约车抽成“糊涂账”变“明白账”

2月24日,交通运输部举行新闻发布会,提出将“实施交通运输新业态平台企业抽成‘阳光行动’”作为2022年更贴近民生实事之一。其中一项措施为,督促主要网约车平台公司向社会公开计价规则,合理设定本平台抽成比例上限并公开发布,同时在驾驶员端实时显示每单抽成比例。

央视评论认为,平台抽成事关从业人员劳动报酬,与从业人员切身利益密切相关,这笔抽成“糊涂账”应该变为“明白账”了。截至1月31日,全国共有260家网约车平台公司取得网约车平台经营许可,各地共发放网约车驾驶员证398.8万本,这已是一个必须引起重视的庞大群体。把计价和抽成规则拿出来“晒一晒”,只有让规则透明,阳光才会照拂从业者的权益,才会滋养出健康的行业生态。

对“有偿实习”还须定点打击 

眼下,又是一年一度的高校毕业生实习、就业的高峰期。然而,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近日在采访中了解到,多个地方的知名公司存在“有偿实习”的歪风邪气,有些高校毕业生仅仅为了获取一个实习机会,就需向个人或者中介支付数万元。一个知名企业,一般不会公开搞“有偿实习”这样的事,很多时候都是企业少数员工和中介公司合谋,利用信息差大做灰色生意。

要打击这样的行为,首先当然要强调知名企业的责任。企业在内部就应树立起高压线,明确最严格的罚则。同时也要把反对有偿实习的价值观,明确地传达给外界。无论是公司员工还是中介公司,一旦参与违法违规组织,就应该有相应的惩罚。光明网评论认为,在定点打击的“堵”之外,长远地看也需要更多“疏”的举措。很多企业现在之所以喜欢“内推”,是因为省时省力省成本,还有人际关系作担保。但这种操作模式,因为信息不透明,也给有偿实习制造了土壤。有业内人士建议,能不能建立全国性的大学生实习平台,以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这也是一种策略。

治理摄像头安装乱象

从某种意义上说,安装摄像头是一把双刃剑。依法安装,对于威慑违法犯罪、维护社会治安、预防解决纠纷等,能够起到积极作用;如果安装不规范,极有可能因涉嫌侵犯他人隐私、泄露他人信息而引发社会矛盾。

经济日报评论认为,摄像头安装乱象亟待规范和治理。一是加强立法,明确规范。摄像头可以安装,但不能没有底线地随意乱装。我国对于安装摄像头的规定,多存在于部门规章及地方性法规文件中。呼吁立法机关根据民法典、个人信息保护法等,对摄像头的安装与保密等作出统一、更明确的规定。二是加强监管,严格执法。建议有关方面尽责履职、主动作为,依法加强全链条监管,夯实各个环节、各个层面的安全主体责任,强化云平台网络安全防护,严厉打击摄像头偷窥偷拍视频交易等“黑产”行为。

吹牛被罚20万,一点也不冤!

吹牛也有成本了。江苏省无锡市一家公司的老板因为一句话付出20万元的代价。近日,信用中国披露了一则无锡英皇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行政处罚信息。英皇集科技的老板陈晓燕在视频中宣传公司一天盈利1.5个亿。经过市监管局的调查,陈晓燕为当事人股东,涉案视频为宣传公司经营情况,当事人涉嫌虚假宣传。最终,该公司被罚款20万元并被责令改正。

羊城晚报评论认为,普通人私下互相开玩笑,吹点小牛,没有涉及其他人的利益,确实没啥关系,也不会惹来麻烦。可是,企业在公开场合、网络空间“吹牛”,比如夸大经营效益、产品功效等,那就是在公开搞营销推广,如果被确认内容不实,则就涉嫌虚假宣传了,属于不公平竞争,破坏了市场秩序,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一句话被罚20万元”,就是一个典型案例,需要引起商家的重视,别再瞎吹了。

上游新闻评论编译部综合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

举报
  • 精选
  • 重庆
  • 调查
  • 财富
  • 评论
点击进入频道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获取验证码
请先完成短信验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