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舆论场 > 正文
今日评论速览 | 对诱导消费者过度借贷要打防结合
03-15 10:29:14 来源:上游新闻

3月15日国内主流媒体观点聚合:

对诱导消费者过度借贷要打防结合

3月14日,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发布《关于警惕过度借贷营销诱导的风险提示》,提醒消费者远离过度借贷营销陷阱,防范过度信贷风险。《提示》列举了多种过度借贷营销诱导行为,包括诱导消费者办理贷款、信用卡分期等业务,侵害消费者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诱导消费者超前消费;诱导消费者把消费贷款用于非消费领域;过度收集个人信息,侵害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权等。

北京青年报评论认为,要解决机构诱导消费者过度消费问题,必须双管齐下,既要对诱导消费者过度借贷消费的行为进行打击,也要对消费者进行教育,做到打防结合、有效防护,避免问题发生。对消费者来说,要增强自身的判断能力,不要为了一时之利或图一时之快,做出让自己后悔的事。对经营者实施的借贷行为,如果有利息等方面的条件,还应当受到来自金融领域的约束和监管。有关方面应当加强调查,看看哪些经营机构在从事这样的借贷行为,一经发现,要依据金融法规对经营者予以处罚。民间借贷行为也需要纳入监管,借贷行为是否合法、利率是否合法、借贷程序是否合法等等,都需要监管检查。一旦发现存在违法情况,那么相应的借贷行为必须尽快取缔。

私人影院,不能成为监管盲区

近年来,私人影院风靡全国大中城市,一些青少年也将私人影院当成了休闲娱乐、聚会的首选。但据媒体报道,私人影院内极易发生强奸、吸毒的犯罪行为。此外,由于私人影院的房间狭小、密闭,有的存在消防隐患,易损害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安全。

这一次的全国两会期间,有代表委员提到了对私人影院加强监管的建议,尤其是针对未成年人遭受侵害的情况,要进一步明确私人影院的性质,加强审批、经营管理。

考虑到私人影院的双重功能,从规范行业发展的角度看,就应该严格适用电影院以及住宿酒店的一些监管规则,而不是放任它成为一个空白地带。特别是,对接待未成年人单独消费,应该有严格的限制措施。光明网评论认为,对于很多未成年人来说,一些点评类的平台,是他们去私人影院消费的重要参照,那么在行业规则完善之前,平台同样得加强监管,对于那些没有资质的私人影院,不应该让它们轻易“上线”去吸引消费者。接下来,要严格规范私人影院的经营范围、营业时间、点播影片筛选等,为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驾护航。

“公摊面积高达46%”谁能受得了

近日,一则“建议取消商品房公摊面积”的话题登上了微博热搜榜第一。2021年,山东青岛一楼盘甚至被爆出公摊面积高达46%的“奇葩”案例,相当于购房者约半数购房款花在公摊面积上。“公摊”这个概念是非常有利于房地产商,物业公司的,表面上看是公平公摊,实质极不公平。以牺牲民众的利益,保护房产企业为目的的这项制度,不管你说得多好听,解释得多好,都不能掩盖侵犯了购房者权益这个事实。公摊面积缺少严格的标准,加上管理混乱,使购房者在购房时需支付更多房款,更使之在未来要支出物业费、取暖费等更多成本。特别是随着房屋精装修政策和未来房地产税出台,购房者遭遇到的不公还将进一步加剧,产生的各类矛盾会越来越多。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认为,在国际上,绝大多数国家都是按“室内面积”来计算的。近几年,为回应民众诉求,广州、北京等地也开始出现按套内建筑面积计价的探索。人们期待着相关职能部门能站出来发个话,对“公摊面积”有更科学、更合理的计价方式,切实保护购房者的权益。

“谁来当技术工人”这道题需系统解答

转型升级后,新的生产条件要求员工至少具有两方面的能力:一是在掌握专门技能的基础上,具备一定的综合能力,能够独当一面识别和解决系统性问题;二是能较好适应不确定的工作环境和内容,具备不断学习和发展自身的能力。也就是说,产业转型升级需要的是专通俱备的人才,其知识面向和能力结构应满足多元的岗位要求。这种能力已经不属于某种职业,而是许多职业的共同基础,这种基础能力是一种可迁移的能力,它使劳动者能够迅速适应未来的变化,也能顺利进行后续的职业发展。

近来,教育部明确提出中等职业教育的多样化发展,“职教高考”也在大力推进中。前者让中职学生就业有能力、升学有优势、发展有通道,后者则直接推动职业教育中高本一体化培养模式基本形成。今年年初,教育部和人社部也就职业教育改革和技能激励等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方针,关键还是如何落实落细。光明日报评论认为,政策执行到位,不合时宜的社会观念自会得以更新。而当做工人也变得“有里子也有面子”时,技术工人的来源自然也就不再成为问题,其培养与发展也将形成良性循环。

千余份“假报告”背后安全隐患亟待彻查

近日有群众向媒体反映称,多年来陕西宝鸡市多县区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报告造假泛滥,一千多份假报告,涉及学校、体育馆18所,医院3所,居民住宅楼123栋,埋下严重安全隐患。央广记者调查发现,涉及假报告的很多建筑,安全隐患并未消除。事件被曝光后,宝鸡市住建局表示,已经了解到相关舆情,目前正着手进行调查。但综合各方信息看,住建部门“单枪匹马”去调查,其权威性和公信力明显不够,当地应尽快成立由多部门组成的调查组,或者由上级部门牵头成立调查组,对“假报告”事件一查到底。

首先,对已经查实存在工程质量检测报告造假的建筑,要对其质量进行重新检测或鉴定,一个不漏地完成问题隐患整改;其次,对其他涉嫌造假的工程质量检测报告逐一核查、鉴定真伪;再次,依法依纪严肃追责,一方面追查假报告是如何通过工程质量验收的,另一方面追问相关部门为何对此“一问三不知”;最后,给社会一个负责任的交代。

北京青年报评论认为,伪造印章、检测造假是犯罪行为,当地应拿出刮骨疗毒的勇气和态度,狠刹检测造假之风,守牢安全底线。

上游新闻评论编译部综合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

举报
  • 精选
  • 重庆
  • 调查
  • 财富
  • 评论
点击进入频道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获取验证码
请先完成短信验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