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消息,两名原本拥有美好前程的计算机专业在校大学生,却看中了微信群抢红包的“商机”,利用掌握的计算机专业知识,编写抢红包外挂软件牟利,短短八个月就非法获利一千多万元。现代快报记者获悉,日前姜堰区人民法院依法对这起案件进行了宣判,戴某等10名被告人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六个月至有期徒刑二年,缓刑二年六个月不等,并处罚金,同时被责令退出全部犯罪所得合计1000余万元。
姜堰居民王元和李凤(化名)是一对夫妻,没有固定工作,沉迷赌博。2016年下半年,两人开始加入各种社交群,参与“抢红包”赌博中的“捕鱼玩法”,即群成员发出固定数额红包,约定抢到红包金额的最后一位数是几为“雷”,抢到跟“雷”数字相同的人,就要全额返包给发包人,不一样则不要赔。
起初,两人玩得不亦乐乎,但长久下来总是输大过赢,怎样才能避免中“雷”?通过网上查询以及与赌博群群主交流,他们接触到了“教父”外挂,并从一网名为“成都三哥”的网友那里第一次购买了外挂软件的授权码。果真,装了外挂后,两人一时间赢了不少钱。
尝到甜头的夫妻俩从外挂软件上看到了商机,就又多次与“成都三哥”联系购买授权码,并通过自己的网络社交平台以每个300至400元左右的价格推荐贩卖“教父”外挂软件。
2017年2月,姜堰公安局网安大队民警在进行网上巡查时,发现了这款外挂软件,经提取鉴定,得出结论:“教父”程序对程序的功能进行了增加、修改并影响了“抢红包”活动的正常用户操作流程。
5月25日,姜堰警方组织9个工作组、36名民警分赴各地,根据指令集中开展抓捕、取证工作,一举在福建、江西、山东、广东等6省抓获12名犯罪嫌疑人,其中就包括“教父”外挂团队召集人、财务、软件作者和一级经销商等8名核心人员。
随着主要犯罪嫌疑人的落网,这起案件的疑团也全部解开,令人惊讶的是,“教父”团队召集人戴某和软件作者郑某竟然都是在校大学生。
据了解,今年21岁的郑某酷爱计算机,在初中时代就开始尝试写程序,其后更是考取了某大学计算机系。近年来,网上出现了不少“抢红包”外挂,出于好奇,郑某就在借鉴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想法写了“教父”外挂的代码。
被告人戴某交代,开发好软件后,他们便组织了8个人成立了销售团队,以每次100至400不等的价格对外售卖“教父”、“Q神”授权码,并且8人分成开发、技术维护、销售三个小组。
经查,在短短八个月内,这个团伙共非法获利1077多万元。公诉机关认为,戴某等10名被告的行为均已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应当以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工具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该案办案法官介绍,制作、销售微信“抢红包”外挂软件属于新类型案件,目前国内尚未有判决先例。相关被告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应当以什么罪名定罪处罚?法院经过全面、细致审查案件证据,最终认定相关被告人的行为均涉嫌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工具罪,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原标题:大学生编写“抢红包”外挂软件,八个月牟利超千万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