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街知事微信公号消息,日前,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傅莹亮相清华园,迎来了人生中又一个重要岗位。
10月30日,在清华大学工字厅东厅,傅莹受聘清华大学兼职教授、国际关系研究院名誉院长。在聘任仪式上,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陈旭向傅莹颁发聘书,表示将大力支持傅莹在清华开展各项工作,希望傅莹领衔的外交智库能在国家建言献策和人才培养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陈旭向傅莹颁发聘书 来源:清华新闻网
“清华大学不仅具有‘心忧国家’的历史传承,更有国际一流的办学条件,这为培养一流国际问题研究人才和进行国际关系研究提供了良好条件。”傅莹希望将来能依托校内科研机构发挥智库的研究和传播功能,通过加强理论学习,加强智力建设,争取为国家作出应有贡献。
傅莹在讲话中还谈及了自己青年时代与清华大学的未了之缘,回忆了外交生涯中与清华大学国际关系专家的合作关系。
长安街知事注意到,傅莹与清华颇有渊源,今年6月,她就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举行新书《看世界》的发布与研讨会。
在新书发布会现场,傅莹坦言自己“挺紧张”。她幽默地说,自己早年经常给机关、高校做形势报告,有学者建议她“千万不要到清华去”,“言外之意,清华卧虎藏龙,我可能应付不了,后来就没敢来”;经历多年国内外“龙潭虎穴”般的历练后,此番听说新书要在清华发布,“我就勇敢地同意了,但也不是不紧张,今天还是挺紧张的”。
当时傅莹还向在场的清华学子透露了一个“小秘密”:当年报考大学时,她的第一志愿是清华大学的力学系,但由于当时力学系招生条件仅限北京户口学生,便与清华“错过”。
如今来到清华任职,也算是弥补了傅莹当年的“遗憾”。
傅莹长期工作在外交一线,先后担任过邓小平、杨尚昆、江泽民等领导人的翻译,还曾任驻菲律宾、澳大利亚、英国大使,被外界称为“各国大使中的No.1大使,最能代表和维护中国的利益,最富有影响力和魅力”、“善于发挥智慧和魅力攻势的大使”。2013年,她从外交部调任全国人大,成为全国人大首位女性新闻发言人。
傅莹被公认为讲述“中国故事”的专家,不论是与派驻国的高级官员打交道,还是回答外媒记者“刁钻”的提问,傅莹始终都以专业、知性、优雅、幽默的风格,把“中国故事”讲好。
傅莹被不少外媒记者评价为“用一种很温柔的方式去表达一种强硬的姿态”。她参加慕尼黑安全会议时,在面对所谓“中国威胁”等老生常谈无端指责时,在谈笑间“见招拆招”,将“威胁论”消弭于无形之中。
而在2016年所谓“南海仲裁案”出炉前后,傅莹多次在美国《国家利益》《外交政策》杂志上发文“南海局势如何走到今天这一步”“中国为什么对南海仲裁案说不?”等,单刀直入阐述中国观点。
事实上,傅莹在国际场合精彩表现的背后,体现了中国外交官整体的风采。
今年,傅莹接连出版《看世界》《我的对面是你》两本著作,前一本分享了她从事外交工作、同外部世界打交道的体会,后一本则讲述她做全国人大新闻发言人的经历。
长安街知事注意到,这两本书聚焦了同一个问题——如何传播中国信息、讲好中国故事。
“世界需要更多地听到中国人的声音”,傅莹在《我的对面是你》新书发布会上表示,写这本书的意图,是想说明沟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沟通所需要的技巧和态度。尤其现在,中国面对的国际舆论环境相当困难和负面,如何去传播中国信息,如何维护国家形象,对中国人来说,是不小的挑战。”
“问题在于,当一个快速成长的中国进入国际社会大众的视野,当许多国家的公众都希望了解中国的时候,我们如何提供及时和充分的信息?能不能也拿出同样生动的书和文章,去满足世界对中国的信息饥渴?”
傅莹曾这样对年轻的学子们提出期望:“年轻一代将在新的世界平台上追求自己的人生梦想和国家的复兴目标,对你们来说,学会沟通和善于沟通,这将是跟上国家走向世界步伐的起点。”
如今她走上新的工作岗位,将把这一期望落在实践中,用她卓越的外交才能与深厚的外交阅历,进一步拓展广大清华学子的视野。
原标题:女外交官傅莹赴任清华园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