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 正文
新华社批朋友圈海选学术论文:公正性与严肃性何在?
11-29 11:14:40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11月29日电,通过微信投票选个歌手、网红、人气宝宝早已司空见惯,孰料近日官方学术机构的优秀论文评选竟也搭上了这班车。一些科研院所把入围论文标题、摘要在公众号推送,而得票多寡不仅能决定哪篇论文胜出,甚至能左右一个研究课题的存废。

不论是互联网思维落地,抑或是发扬学术民主的尝试,主办方对此一定有自己的考量。但学术论文不同于其他,对评审者的专业知识有着严格要求,而且公众号也无法完整展示学术成果,如此评选不禁让人疑惑:公正性与严肃性何在?

为了胜出,参评论文的作者往往会将链接转发至朋友圈、微信群,吆喝亲朋好友为自己转发、拉票,再发个红包加以感谢。一来二去,既丢掉了做学问的尊严,又失去了搞科研的平和初心。而不管哪种类型的投票,其实都是投票者自我意识、自我见解的表达,本该秉持着严肃态度行使权利。可一旦受人之托,对自己不熟悉的专业学术论文评选投出人情票,就会对本应规范严谨的学术秩序产生冲击,甚而造成损害。

事实上,即使在学科专业领域内对学术论文、科研项目、研究课题进行评比,得票数量多寡与学术水平也不完全呈现正相关性。得票多的未必有与之相称的学术含金量,而那些在业内居于前沿和尖端的成果往往曲高和寡。这要求我们制定评选办法时尽可能多地考虑到各种因素,从源头上把握评价结果的公正性、专业性和客观性。国内外具有一定权威性的奖项无不有着公正公开客观的评选机制,由领域内权威专家团队在监督下进行评选,以确保优胜劣汰,促进学科发展。

学术论文是国家科技实力的重要载体,是体现科研人员和机构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志。而评选优质学术论文的意义则在于聚合经验、萃取智慧,是创新激励机制链条上的重要一环,在学术领域发挥着不可小觑的示范作用。基于此,学术论文评选终归还是要多一分慎重,少一分轻佻。

原标题:(新华时评)朋友圈海选学术论文?不严肃!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