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开放的半边天文化陈列馆。
中国妇女报消息,暖风轻拂过堡子,又一个夏日。
站在半边天文化陈列馆前,26岁的周成准备迎接新一天的参观客人。4年前,大学毕业后,周成担任了中国·堡子半边天文化陈列馆的讲解员。
“从不熟悉到了解,从了解到震撼”,触摸半个多世纪前的那段历史,“男女同工同酬”“妇女能顶半边天”在“90后”周成的心中多了一种“沉甸甸的分量”——
“新中国成立,为维护妇女权益提供了强有力的国家保障,唤起了长期受奴役的广大妇女思想的彻底觉醒。在这个历史背景下,堡子村的妇女们团结起来,参加生产劳动和政治活动,为争取妇女解放不断抗争、为追求男女平等不懈努力,撑起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半边天。”陈列馆展板上的这段话深深镌刻进了周成的脑海里。
“男女同工同酬是争来的,是比出来的,不是男人们赏赐的”
“姐妹们,快出来,不信命,不信邪。而今妇女解了放,快快出来把身翻,生产劳动大舞台,要与男人比比干,看谁还在门缝看。”采访时,85岁的周国珍老人,轻声哼起了堡子村妇女解放初期常唱的山歌。
60多年前,这首歌是动员堡子村妇女参与生产劳动的号角,也是妇女们对歧视和轻视的抗争。
而其时的堡子乃至整个贵州高原,“嫁男嫁汉,穿衣吃饭”,“三个黄花女,敌不过一个懒散汉”,“女人哪怕你是一朵鲜花,也只能在灶台边铲锅巴”的习俗流传已久。丈夫不赞成妻子外出干活,男人也不欢迎女人一起劳作,女人只能在家里操持家务。
1951年9月,中共中央第一次农业互助合作会议召开,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息烽县的第一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随后在养龙司乡堡子成立。成立初期的堡子村合作社议定:参加生产劳动的男社员每天记7分,女社员记2.5分。
同出一天工,为什么男社员的记分比女社员高?!
半边天文化陈列馆里,几张黑白图片记录下了60多年前堡子村发生的一场“男和女的较量”:
“妇女下田,天干三年”“婆娘掌犁,牛瘦脱皮”。最初,思想保守的男社员仍抱着封建迷信不放。
“妇女没有下田,为啥天也干?妇女没有掌犁,为啥牛脱皮?”脱下鞋子、卷起裤腿,女社员赵玉华第一个吆喝着赶牛下田,同男人一道犁田打耙。
与男人一道修沟补堰、开发水源、抢收油菜;与男社员撒菜籽比赛,结果女社员撒得又多又匀…… 通过自己的双手和努力,堡子村的妇女争取到了男人们的认可和支持,原来看不起妇女的男社员竖起了大拇指说:“妇女下田,不是天干三年,而是一年跃过一年。”
“新中国提倡男女平等,做工男女应评一样的工分。”在广泛搜集妇女姐妹的意见和建议后,堡子妇代会向合作社提出了建议。最终,社党支部经过研究,采纳了妇女们的意见,明确规定:“实行劳动定额到作业组,评分到人,一律实行男女同工同酬,不论男女都应该根据生产质量的好坏和生产数量的多少来评定工分。”
“男女同工同酬是争来的,是比出来的,不是男人们赏赐的。”在周国珍老人的记忆里,当年的妇女队长易华先曾说过的话犹在耳边。
“现在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妇女能顶半边天了!”
男女并驾,如日方东。
男女同工同酬的推行,极大地激发了堡子村妇女的劳动热情。合作社23名妇女,除一年纪较大的在家带小孩外,全部参加了集体生产;原来十天才能完成的生产任务,只要七八天就可以完成;在附近的互助组因自然条件减产的情况下,堡子村合作社却实现了增产增收。
而男女同工同酬的影响还远不止如此——
堡子村合作社成立初期不管大事小事,都是男人说了算。男女同工同酬的意见被采纳后,社党支部鼓励妇女大胆发言、大胆做事,参与合作社事务管理。13名社委中,妇女委员增加到了6名,其中2名是妇女队长,这也成了堡子村破天荒的事情。
更让堡子村人想不到的事还在后面——
半边天文化陈列馆里,一张泛黄的纸被堡子村人视若“珍宝”,纸上留下了毛泽东同志关于堡子男女同工同酬的亲笔批示:
1955年,堡子村《在合作社内实行男女同工同酬》一文被收录在毛泽东主同志持编辑的《中国农村社会主义高潮》一书中,毛泽东同志亲自修改并为该文题写了 “这篇文章不长,容易看,建议各乡各社普遍照办!” 的编者按。之后,1958年5月25日,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十三陵水库接见参加建设的“燕子工作组”时指出:贵州堡子的妇女提出“男女同工同酬”,你们今天的行动就是在践行同工同酬,现在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妇女能顶半边天了!
从此,“男女同工同酬”的号召在全国迅速传播开来,“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口号响彻大江南北,堡子村也由此成为“半边天”文化的发祥地。
以同工同酬为发端,随后,堡子村妇女又自发组建了托儿所,由老年妇女负责照顾孩子,其他妇女全部下地干活,形成了后来的“半边天”互助组雏形。
1958年,息烽县九庄区第二生产队妇女学习“堡子经验”搞起了妇女试验田。
20世纪60年代,堡子生产队有了稻米加工房,妇女参与到生产各个领域,当时的宣传口号是“能开机器能种田,妇女能顶半边天”。
20世纪70年代,堡子妇女搞起了地膜育苗,依靠科技夺取农业高产。
……
“追求平等、团结协作、敬业爱家、敢为人先”是新时代堡子精神
一栋栋漂亮的新房屹立在青山绿水间,一条条机耕道在田间纵横交错,宽阔平坦的道路贯穿全村,集中连片的大棚蔬菜长势喜人,还有设施齐全的休闲广场……走进今天的堡子村,欣欣向荣的景象让人不禁眼前一亮。
60多年过去,红色历史重新翻开篇章,但“妇女能顶半边天”的精神依然散发出青春的朝气,激励着堡子村的妇女——
“妇女是我们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我们村的妇女更是里里外外一把手!”说话的是堡子村村委会主任蔡会钦。
“建大棚、种蔬菜、种香菇、学习养殖技术,发展猪、肉兔、肉鸡等养殖业,许多妇女都是远近闻名的致富能手;在家妇女们孝敬父母、照顾孩子,在外团结邻里、调解矛盾纠纷,‘村风文明、村容整洁’,美丽乡村多亏了妇女们……” 提起堡子村妇女的“能干”,男主任蔡会钦似乎有着说不完的话。
2009年, 堡子村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妇女教育基地”称号;2010年,被授予“巾帼示范村”称号;2011年,“中国·堡子半边天文化陈列馆”建成;2015年,堡子村被命名为“贵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2017年,荣获“全国文明村”称号,这是继1996年后堡子村再获此称号……
披尽黄沙始见金。而今,半边天精神的接力棒已传到了新一代堡子村的妇女手中——
“铭记历史,是为了继续前行。我希望通过自己的讲解,把半边天精神更好地宣介出去、传承下去。”讲解员周成说。
“重温这些历史,我的心中就会增加很多正能量。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半边天精神就要在我们堡子年轻人的奋斗中得到彰显。”21岁的堡子村青年妇女刘文菊说。
“历史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半边天精神的内涵也在不断扩充,‘追求平等、团结协作、敬业爱家、敢为人先’是我们提炼总结的新时代‘堡子精神’,我们堡子妇女一定会将‘半边天文化’发扬光大。”村妇联主席杨秀说。
原标题:“妇女能顶半边天”起源于这里——贵州省息烽县堡子村半个多世纪前的“男女同工同酬”实践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