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茂大道416号消息,一百年前,重庆的“金融街”在哪里?南岸王家沱的日租界是怎么收回来的?日前,由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昨夜西风——重庆开埠影像志》(以下简称《重庆开埠影像志》)一书正式出版发行,该书生动形象地呈现了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期重庆开埠的来龙去脉,讲述了在此期间发生的重大、有趣,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
△《昨夜西风——重庆开埠影像志》书封
1891年3月重庆正式开埠
“重庆开埠历史源于1840年及1856年第一、二次鸦片战争。”该书的总策划、重庆图书馆研究院王志昆说,与重庆开埠直接相关的有三个不平等条约:
第一个是中国与英国签订的《烟台条约》,拉开了重庆开埠的序幕。
第二个是《烟台续增专约》(亦称《重庆通商条约》)。1890年,英国公使华尔森爵士不顾当初签订的协议(当初重庆地方政府被迫花巨资购买立德乐“固陵”号轮船时,与英方达成过“外轮十年不得入川”的协议),强行新增《烟台条约》条款,使重庆开埠。清政府再次屈从,于3月31日和英国公使在北京签订了中英《烟台续增专约》,即《重庆通商条约》。
△王家沱日本租界
第三个是中国与日本签订的《马关条约》。 这三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满足了英国、日本等通过重庆深入大西南的欲望,使重庆正式对外开埠成为现实。
据了解,在《重庆通商条约》签订之后的第四个月,即1890年7月22日,中国海关总税务司赫德(英国人)即任命原宜昌海关税务司霍伯森任重庆海关税务司。清政府也任命川东道台张华奎为重庆海关监督。1891年3月1日,重庆海关成立,重庆正式开埠。
重庆第一家邮政局诞生于白象街
据《重庆开埠影像志》一书记载,当时,重庆海关监督公署是海关最高机关,最初设于朝天门内的糖帮公所,1905年迁到太平门顺城街,附近的白象街便热闹起来。
“百年前的白象街是闻名的‘金融街’,遍布洋行、钱庄,是重庆城最重要的码头、最繁华的街市之一。重庆第一家邮政局、电报局并诞生在白象街,可惜,如今旧址已不复存在。”南岸区文管所原所长戴月英说。
重庆的开埠也带来教育新气象。《重庆开埠影像志》记载,重庆开埠的第一年,即1891年,一个名叫鹿依士的美国传教士来到重庆。他在城外的曾家岩寻得一片土地,在这里创办了一个学堂,取名为“求精学堂”(如今的求精中学)。
△现在的求精中学
“求精学堂的成立,标志着重庆新式教育的开端。” 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蔡斐教授称,这位传教士在“求精学堂”开办了英文、历史、地理、化学等现代学科,慢慢地吸引了那些开明的家长,把孩子们送来接受教育。
隔着长江的南山文峰塔下,英国基督教公益会又办起了广益中学。据了解,这个广益中学最初名为广益书院,后又更名为广益学堂,同样是以新学为主,取“广益天下”之意。这样,两所新式学校遥遥相对,形成了重庆最初的新学格局。
日本人买不到粮食动用军舰救急
“王家沱租界是日本在中国的5个租界中最早归还中国的一个,当时,重庆人民万众一心、同仇敌忾地对日实行‘经济绝交’,最终让日本人主动交出王家沱租界。”王志昆讲出一段趣事。
1931年9月,王家沱日租界30年租约期满,重庆人民发出了要求收回日租界的强烈呼声。重庆各界78个社会团体代表成立了“四川各界民众自动收回王家沱租界特组委员会”,逼迫日本人自行交出租界。
△1909年,日商开办的又新丝厂
于是,日军派了一艘军舰来重庆,日本驻渝领事清野长太郎趾高气扬地来到川军二十一军军部,找到军长刘湘,要求“将本市反日运动完全撤销”,还威胁说,如果重庆人民与日本军舰发生冲突,“酿出重大事端,敝领事不负任何责任”。
日本人的军事威胁激起了重庆人民更大的怒火。重庆的 “经济绝交特种委员会”发表了《全国对日经济绝交信约书》,要求包括中国人和在华外国人等拒绝出售、转售、馈赔任何食物、燃料给日本人;商人立即停止买卖日本货物;所有受雇于日本人的华人离职。
△重庆新闻记协发起收回王家沱督促会启事
日本人买不到粮食、煤炭,连吃饭都成了问题。日本人只得动用军舰从宜昌调来大批物资救急。但这不是长久之计,最终,1931年10月21日,南岸时政管理处正式接管王家沱租界,第二天,清野长太郎带领所有日本人乘日舰离开。
原标题:“经济绝交”让日本主动归还王家沱租界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