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庆 > 正文
大江奔流丨璧山,从“中绿”走向“深绿”
07-29 10:32:54 来源:上游新闻

downLoad-20180729103424_副本.jpg

如今的璧山,绿色是城市符号。但在7年前,穿城而过的璧南河因沿岸企业污水排入,水色如墨、臭气熏天,大家怨声载道。经过几年的整治,如今的璧南河碧波荡漾,沿岸绿树成荫,公园遍布。当地群众自豪地称之为“璧山版的清明上河图”。据了解,出现这种翻天覆地变化的“妙药”在于“深绿”城市这一发展理念。

近日,上游新闻记者跟随由中央宣传部组织开展的“大江奔流·来自长江经济带的报道”主题采访活动走进璧山区。

8亿元打造公园政府没投入一分钱

在重庆璧山区观音塘湿地公园,上游新闻记者见到,这里的水很清,却似乎有不少鱼。

公园相关负责人介绍,原来公园池塘做了些“手脚”,构建了一个“清水型生态系统”,对水生态进行修复。以生态系统中完整的食物网链为基础,利用食物链摄取原理和生物间相生相克关系,把沉水植物群落、鱼类群落、底栖动物群落、微生物群落及岸带植物群落构建成健康的生态群落结构,达到水体中营养盐的转移及削减,改善及提升水质了,完全不用人工去净化也不用引入活水。

downLoad-20180729103434_副本.jpg

重庆璧山区的秀湖公园是国家级湿地公园,因郭沫若赞誉璧山“黛山秀湖”而得名,其占地1500亩,山环水绕。

打造这样一个公园,需投资额近8亿元,但政府没有投入一分钱。原来,于2012年9月建成的秀湖公园,建有3个用于商业开发的明清仿古组团,其中有约5万平方米用于商业开发,而2万一平米的均价使得回收达10亿元。“不仅不会亏本,还净赚2个多亿。”在璧山区委书记 吴道藩看来,这正是一种生态建设理念的体现,“创造宜居舒适的环境并不是赔本的买卖。”

与此同时,买下商铺的商人也从璧山的绿色发展中分得一杯羹。在秀湖公园开办茶楼两年的王永华,每年利润可达一两百万元,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便利了市民也带来了无限商机。

“中绿”到“深绿”:三大新型产业入璧

与此同时,璧山还按照百姓步行15分钟见公园、20分钟见休闲亭的设计理念,相继建设了30多个免费开放的公园、20多个广场和100多个休闲亭。

在城市建设方面,璧山在空间布局做减法,给城市腾出“呼吸空间”。城区小范围拆旧后,腾出空间增加绿地和公共设施,并以绿为脉,把城市作为植物、山水、人居、生产等要素共存共荣的生态系统来打造。

downLoad-20180729103447_副本.jpg

据了解,璧山“深绿”城市的理念起源于瑞典,是由“浅绿”、“中绿”、“深绿”三个阶段组成。“浅绿”城市单指景区化城市;加上环境保护,可称为“中绿”城市;再加上低碳生活、循环经济,才是可持续发展的“深绿”城市。

目前,璧山正从“中绿”向“深绿”发展,构筑起“山、水、绿、城、人”和谐共处的“绿色谱系”。

环境好了,生态优先了,下一步如何让发展的本底更绿?璧山在向“深绿”城市迈进过程中,大量关停污染企业,优化生态空间格局,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按照这种思路,璧山在重庆率先退出煤炭、烟花爆竹生产行业,整体去除钢铁冶炼产能,单位GDP能耗下降16.5%。吸引了装备制造、电子信息、食品医药三大新型产业入驻,2016年实现规上工业产值732.7亿元,占比71.2%。

2017年璧山政府工作报告显示,璧山正加速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今年力争引进100亿级项目1个、50亿级项目3个以上,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30个以上和一批细分行业龙头企业,借此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

如今,传统产业的支柱地位被取代,深绿型生态化城市和高科技、高附加值、低污染、低耗能的绿色产业正快速发展,绿色已经从里到外固化为璧山的城市符号。

记者手记>>

与水共生 依水发展

在璧山区,上游新闻记者看到,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坚持一切城市发展为水系让路。他们通过智慧运用“河外截污、河内清淤、外域调水、生态修复”的治理模式,全力整治水环境,建成由璧南河畔秀湖公园、璧南河城区段及观音塘湿地公园3大骨干水利景区组成的璧南河国家水利风景区。

同时,璧山区按照“大水体建水生态主题公园、小水体现原貌、大河沟不覆盖、小河沟建湿地、大小水体连通现清流”的思路,以一河六湖十八湿地的构架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建设。

如今的璧山已初步建成“水清、水畅、岸绿、景美”的活力水城。

上游新闻记者  张皓 摄影 甘侠义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