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庆 > 正文
上游新闻重庆频道《智“圆”奇说》VLOG诞生记 三期智博会原创视频总阅读量超千万
09-01 06:14:37 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

“三圆”齐聚,无所畏惧(3270672)-20190901061734_副本.jpg

这一次,“圆老师”不是一个人。《智“圆”奇说》是上游新闻重庆频道推出的首个原创视频产品。栏目从策划、脚本设计、视频拍摄到剪辑制作,都是由上游新闻重庆频道完成。

栏目制作团队集齐了上游新闻重庆频道要闻部最“圆润”的三位记者,包括摄影“大圆老师”、上游资深记者刘波,主持人“中圆老师”王淳、剪辑“小圆老师”王梓涵,平均年龄30+。

三位虽然都是文字记者出身,但是在融媒体时代,上游新闻提出全员视频化战略后,三位记者决定“圆”形毕露,一起“召唤神龙”!

而这次“跨界”的效果也相当给力,《智“圆”奇说》VLOG每期阅读量都突破百万+,三期上游新闻阅读量超过了千万,成为智博会刷屏之作。

究竟流量是如何被引爆的?来听听三位“圆老师”的现身说法。

A

刘波

“重操旧业”

连睡觉都拿着手机

智博会采访要拍视频?看起来是很简单的一件事。而且对我来说,更不是问题。我读大学时,辅修过电视编导专业。在做文字记者前,还在电视台做了三年摄影记者。

《智“圆”奇说》拍什么?一开始,大家心里都没有底。几次碰头会下来,《智“圆”奇说》渐渐有了基本的框架和主题,大家也有了各自分工。我负责视频的脚本创作和摄影。也就是说,我不仅要拍,还要写。

俗话说,三天不练手生。更何况我已经8年没有碰过摄像机。为了完成好这次拍摄任务,我找到在视频网站工作的大学同学,恶补视频编导和拍摄技巧。

要拍好视频,除了要有技术,设备也很重要。融媒体时代,拍视频的设备不再只有摄像机。相机、手机,还有各种自拍神器,都可以用来拍摄视频。

这一次拍摄,我没有再扛摄像机,而是选择用手机拍摄。但是,这样的拍摄方式画面很容易抖动。而且,智博会现场声音嘈杂,如何确保收音效果也是个问题。

要拍好一个视频,脚本也很重要。

8月24日,离智博会开幕还有2天,我们第一次探馆。在基本熟悉情况后,我开始了《智“圆”奇说》的脚本创作。与写稿子相比,创作脚本要难得多。我把它形容成一个“杀脑细胞”的工作。《智“圆”奇说》的视频脚本既要能体现圆老师的诙谐幽默,又要紧扣智博会的主题,还要和其他视频产品有所区别,要有自己的特色……

智博会期间,白天拍视频、晚上写脚本,成了我的工作常态。《智“圆”奇说》的视频脚本坚持用小切口呈现大主题,而且我们会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适当修改脚本。

因此,每次拍摄完成后,我都会对当天拍摄的视频脚本进行修改完善,然后提供给负责剪辑的王梓涵进行制作。

视频进入剪辑阶段,我和王梓涵一直用手机保持着沟通。一方面,我要向他进一步解释脚本;另一方面,通过沟通,视频又有了很多有趣的新点子。

这样的沟通,每天都要到第二天凌晨三点多才结束。而结束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沟通晚了,而是我实在太困,拿着手机就睡着了。

早上6点半闹钟响起,我又满血复活,开始新一天的工作。

拍摄体验黑科技(3270668)-20190901061727_副本.jpg

拍摄“体验黑科技”

B

王淳

从记者到主持

感觉跨越了银河系

VOLG又叫视频日记,平时我也看了不少。看的时候觉得还好,但轮到自己上阵,就发现难度不亚于专题报道。对我来说,这次拍摄更像是一次难得的减肥之旅。

智博会26日开幕。而我们为了寻找拍摄素材,24日一早就来到展会现场蹲点,这一蹲就是一天。25日,组织媒体探营,我们又去了现场。正式开幕后就更不必说了,南馆北馆走九遍,穿过陌生人潮拍摄我的大圆脸。

微信作证,智博会期间,我走路步数达到了平均每天2万步,最高峰值超过25000步。

这是什么概念?假设智博会持续一年,那么一年之后,我可能会因为身材原因被迫退出“圆老师”组合……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为了拍摄一个镜头,我们从S6馆一路飞奔到N6馆,然后又从N6馆转战中央大厅。到了拍摄地点回头一看,摄影呢?哦!原来是被人潮吞没了……

唉!每一个胖子上辈子都是断腿的天使(笑)。

相比体力,主持能力则是摆在我面前的另一道坎。从一个在幕后码字的文字记者,到走向前台的主持。对我来说,这个界可以说是跨过了银河系。

别看视频里的我嘻嘻哈哈,刚开始我也觉得很尴尬,张不开嘴,也迈不开腿。一个镜头NG10次是正常现象,比如拍摄智能卫生间系统那段,我就让剪辑小圆老师跑了10多躺厕所。辛苦了!

对了,第一天拍摄片头画面的经历也让我毕生难忘。一群路人看着我疯狂地笑,笑得花枝招展、眉飞色舞。而我,还要一次又一次地保持微笑露脐跳。

想问天你在哪里,我想问问导演你,为啥别的主持都是玉树临风、花容玉貌,而我却只能搞笑地跳?!

导演大圆老师说:这才是你的康庄大道!

说到这智博会VLOG最大的遗憾,我觉得就是我的普通话了。作为一个临时“出道”的非专业主持人,我也深知自己的普通话暂时是无法抢救了。所以只有在提升节目的可看性和趣味性上下功夫,而VLOG的形式也给了我很大的空间。

VOLG可以让严肃的报道变得更加轻松有趣,让“读者”有更好的“阅读”体验。总共三季VLOG,每一季我们都精心设计了开场。比如第二季就以低配版“终结者”的造型亮相,第三季还植入了《大话西游》的经典台词。

在体验时,我也比较注重趣味性,比如跟机器人下棋时,我可以“耍赖”,让大家看机器人的反映;跟“大牛”“掰头”时,还问了一道“送命题”,反而出现了意想不到的结果。

而随着拍摄进度,我也越来越放飞自我。到了最后两天,我不但可以在拍摄时完全无视周围人群的眼光,甚至可以做到坦然地看我的VOLG,面不改色心不跳。

C

王梓涵

视频制作

又掌握一个新技能

视频人人都会拍,但如果要把拍到的素材剪辑成一个好看的视频,即使是对于专业人士来说,都需要花不少时间。对于我这个菜鸟来说,在接到任务后,直言“压力山大”。

此前制作的两个VLOG,都相对简单,就是把素材进行拼接即可,没有什么特效在里面。但《智“圆”奇说》从立项开始,就表示要用不一样的视角来呈现2019智博会,它既要关注重庆智能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题,又要用诙谐幽默的方式进行呈现,这无疑是一个挑战。

说实话,我至今都想不到,自己会有一天要去学习视频制作。一个文字记者,就这么一步一步地被“融媒体时代”的加速到来,一路小跑成了现在这副全能的样子。为此,我抓紧在网上恶补了一下网上视频制作的初级教程,打开Adobe Premiere(简称“PR”),跟着教程一步一步学习,掌握了最基本的视频制作方法。

首先是制作片头。当时,我想到了两个点子:一个是静态的照片,让圆老师站在智博会的各个有特点的地方,拍摄他的大头照。通过快速剪辑,呈现出一个人不动、景切换的场景。另一个点子,是用拍摄延时摄影的方式,让圆老师至于不同的场景,最终呈现的效果,也是人不动、景切换。

但在现场拍摄的过程中,我们也在不断地寻找新点子,最终在拍摄圆老师向大家介绍来智博会参观的路线方案时,他的一个动作,促成了《智“圆”奇说》最终的片头。

我一共制作了三期视频。

第一期视频,总长度6分30秒。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制作智能卫生间系统的片段。要把“我去厕所”的桥段做出喜感,就需要在网上寻找飙车的音效、门铃声,最终将它们插入到视频里。

第二期视频,总长度5分03秒,但事实上会更长一些,通过对原始视频的120%增速,可以让圆老师的声音更具“机械质感”,以符合其“终结者”的定位。

第三期视频,总长度5分35秒。我们想到了《大话西游》的经典台词片段——我们打算在至尊宝说“我爱你”的时候,通过字幕的方式打出“我AI你”,而AI就是人工智能的英文简称。

每天超过10个小时的剪辑,确实对于我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不过还好我们顺利完成了任务。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王梓涵 王淳 刘波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