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 | 你没有活成想要的样子,不丢脸
    02-13 20:32:17 来源:人民网微信公号

    01

    他毕业几年了。

    每天在外面晒得泛油光,骑着自己的小电驴,带着客户满城跑。

    他发现,自己绝少有节假日,总是加班到周末,熬夜所换来的,不过一句“算了,算了吧”。

    他曾设想,先入行,再扎根,读个在职研究生,三五年内当公司高管。可年近三十,同龄的发小早已有房有车有存款,而他呢,依然穷酸样儿。

    怀孕的妻,微薄的工资,留不住的城市。一个人养一家子,没有诗,更遑论远方。

    她单身很久了。

    爱情里,她是怯懦的小兽,总在对方靠近之时,吓得落荒而逃。

    “我脸太圆腿太粗了,他不会喜欢那样的我。”在她眼里,身材是通行证,颜值是易耗品。而她无法面对相貌平平的事实,捶胸叹气。

    变瘦,变美,变闲,变有钱…这类全能幻想,就像自带柔光的滤镜,晃得她睁不开眼。

    只可惜,生活有太多求而不得。也许是父母之命,也许是经济阻力,也许是恋人的期许,把你捆绑在原地。

    不是每个人,都能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02

    社交网络上,“焦虑”是个万能词。短短俩字,俨然成为爆款热文的母题,收割流量的利器。所有个例均能包装成典型,所有好坏都可放大伪饰。

    心慌,性急,脑子懒。

    于是朋友圈一有动静,你刷遍微博追热点,加入狂欢和骂战;于是室友找到好工作,你生怕落下一大截,慌忙买书要考研…

    二三十岁的你我,唯恐一切来不及。窥探着别人的近况,却很少去思考:我是不是内耗太大?方式有误?价值观过度单一化?

    你我本来就是普通人啊。

    拔尖的,天赋高的,含金汤勺的,只有那么一小撮。没活成想象中的样子,是常态。

    怕只怕,你一厢情愿地寄居在“全能幻想”里,妄想用最短的时间、最高的效率,换来最佳的反馈和认同。 

    03

    电影《比海更深》中,男主良多就是个矛盾体。

    人到中年,一事无成,他自诩大器晚成。想当作家,却倒腾不出作品;想妻儿在旁,却早已离婚多年;想买房子,却常年赖在母亲家。

    除了耍酒疯,只好一遍遍自问:“我的人生到底哪里出了问题?”“我为什么总是事与愿违?”

    对良多来说,他没活成想要的样子。除了客观的牵制,环境的羁绊;更多的是,主观的退避,自我的疏懒。

    这也像极了失意之时,你我的怨诉:

    明明发誓晚上11点前睡觉,却在半夜两三点打游戏刷热点看八卦;

    明明立下flag每天跑五公里,一回家却滑进被窝,夜宵零食不离手…

    时间是贼也是匪。

    你快忘了,“认同感”不是凭空给的——是靠天赋、耐性、执行力,经历漫长、迂回的反转,一点一点,换来的。

    真正的改变,从来不露声色。 

    04

    相比之下,良多的妈妈淑子,是我更喜欢的人设。

    生活窘迫,她省钱为让外孙女学习花滑;晚年蜗居,她仍每周去听音乐会;向往过精英,怜悯过底层,她始终明白,如何真正与自己和解。

    淑子的生活观就像烹饪。

    一开始掰玉米粒,无从下手,散落满地。直到制成喷香诱人的浓汤羹,才发现原有的耐心,早已超值。

    哪怕做菜麻烦了点,卖相也不光鲜。但这场人生的宴,酸甜苦辣咸,妙不过亲尝。

    至于“是否活成XX的样子”,还重要么?

    当你沉心学习,工作,生活,运动,提炼纯度更高的自己——

    就会知道该做什么样的人,过什么样的生活。所有迂回与辗转,会予你真实。

    最终,生活还是难免苟且,理想还是可能会蒙尘

    但就像淑子说的:“人生其实很简单。你总是爱追逐虚妄的理想,执着于逝去的无法实现的东西。过好每一天就行啦。”

    水远山长,来日可期。你怕什么来不及?

    原标题:夜读 | 你没有活成想要的样子,不丢脸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