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高考成绩怎么样?当然会有孩子考的很好,比较满意自己的分数,但是,也总会有很多同学在考试期间因为种种原因,得到的成绩并不理想,并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考试成绩不理想,与自己的理想预期差很多该怎么办?成绩没有身边朋友考的好怎么办?分数并没有达到父母的预期值怎么办?
父母要做好孩子的坚强后盾,要提前安慰好孩子:即使考好了还有很多关,哪怕考不好,人生还是有很多路可走。
根据以往的心理咨询案例分析,高考查分之后,孩子的情绪基本可以分为四大类型。
极度悲观绝望型
拿到成绩单后,因与自己预期差距较大,一时心理无法接受事实,觉得以后的前途茫然、对人生和理想失去信心,甚至感到绝望。会选择逃避,有可能出现极端行为。
那么,父母要做些什么才好呢?
1、不管分数如何,都要放平心态
作为孩子自己,不管成绩如何,都是自己的收获,考得不好不单纯是因为自己的问题,所以,要放平心态。成绩很重要,但是,成绩不能说明一切,一次的成绩并不能定义孩子的三年努力和以后的人生,家应该是孩子的港湾,可以接纳孩子的一切,要与父母多沟通多交流,不要自己承受压力,也可以和朋友分担自己的烦恼,相信自己并不是一个人在奋斗。
这种类型的考生的心理变化是最容易被父母家人所忽略的,查询成绩后,如果出现精神疲惫、睡不着、没食欲、笑容减少甚至顶撞父母或不愿与人交流时,可能就不单纯是考后修正放松就能解决的问题。
2、细心观察,求助心理医生
当孩子真的出现情绪低落甚至有些抑郁,心情是“灰色”的情况时,父母要选择积极的方式调整孩子,可以求助朋友、医生,这是最正确也是最有效的缓解压力和情绪的方式。
父母应细心观察,别忽视孩子的细微变化,出分数之后的一周内,分数不理想的考生父母要格外留意孩子的情绪变化,多留在孩子身边陪伴孩子。
对自己失望自责型
这种类型的孩子自己把分数看的很重要,会经常有挫败感,会经常反复的认清楚自己在高考中的失误和不足,这样的情况只会在自己心里放大负面情绪,容易看不到自己的优势,会有强烈的自责失败感。
面对自责型的孩子,父母该怎么办?
1、家长避免流露失望情绪
成绩出来后,不管孩子考了多少分,家长都不要对孩子的成绩表现出失望的情绪,更不要强调“你只差×分就能考进××大学了”之类的话。因为这类对自己有着较高目标定位的考生往往自尊心强,相对的承受力也较差。当没能达到理想目标时就会变得沮丧、心烦意乱。
2、“体验痛苦”,释放心理压力
当意识到自己出现很大的心理压力的时候,应该学会合理的释放压力。不妨选择和家里人说说话,和朋友出去玩,一方面既可以把自己的压力和失望告诉他们得到理解和安慰,另一方面可以让自己释放自己的负面情绪。
家长应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真实感情,妥善解决情绪反应,避免问题持续发酵,家长可以多问问孩子现在想做什么,可以陪他们一起做一些事情分担压力,释放不良情绪。给予最大程度的安慰和陪伴。
自我满意放纵型
考分出来后,成绩较好、尤其是发挥超常的考生更愿意给自己“找乐子”,放纵自己。
有部分考生查完成绩后对自己的分数比较满意甚至超出预料,开始让自己“放纵”,有的会通宵泡吧、上网、打游戏。有人每天早出晚归,忙于跟同学聚餐,唱歌,造成自己一直处于亢奋状态,往往造成作息紊乱,出现失眠。甚至也有出现过伤害事件,例如酗酒造成的一些伤害事故等等。
遇到这种情况,父母又该怎么办?
1、丰富假期生活,合理释放情绪
首先,父母要对孩子表示真诚的祝贺,鼓励他取的好成绩,应该高兴。同时建议孩子合理的安排接下来的时间,用多样形式的活动来丰富自己的暑假生活,放松不宜过度成了放纵,要学会通过健康有益、合情合理、科学有效的方式释放自己。
父母也要有意识地多观察孩子的举动,尤其是长时间表现为放纵的孩子,家长更要及时地介入,防止他们养成不良习惯,甚至是步入歧途。毕竟高考只是一个节点,人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提前做一名“准大学生”
虽然成绩优异,可以进入自己理想的大学,但也不能只顾得放纵玩乐而浪费了暑期将近两个多月的时间。在适度放松的同时可以提前进入“大学生”状态,在做人处事、沟通交流、个人习惯上都要有所转变。大学毕竟和高中生活有很大区别,最明显的就是要独立生活,有的高中生许多事都是父母包办的,独立能力缺乏。
在暑假期间,父母可以和考生一起适当做些准备,让他们适合独立,做人处事的方式方法,都可以给他们进行建议和转变,为将来更好融入集体生活做准备。
焦虑茫然型
一些孩子可能因失去了目标而不知所措,感觉做什么都“无聊、没劲”。一些有完美主义倾向的优等生还会因为成绩不理想,寝食难安。考试后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面对学校专业的选择变得焦虑,茫然。
面对这样的孩子,父母又该怎么办?
1、寻找新目标,转移注意力
考生应尽快从考试的非常规状态回归日常生活的正常状态,为以后的生活做好准备。高考虽然结束了,但是,接下来还要大学的生活,还有漫长的人生要走,在大学里我们有更多的自己有时间,可以在大学里选择考取各种证件,考研等。面对专业和院校的选择可以根据自己身结合老师家长的建议,选择最为满意的。
家长要陪同还孩子,对于选择院校和专业可以给予自己的建议,选择还是要以孩子为主,毕竟大学是孩子自己去上的,而不是父母代替,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也有能力对自己的人生选择负责。
2、充分利用假期
近三个月的假期可能对于高考生来说是最长假期了,高中生活挥手再见,新的学校生活或者社会生活在等着我们。不妨好好把握住这也许是最后的长假期,好好的和家人、朋友们一起相处,感受真正的生活。把一些过去没有看的书看完,没有看的电影看遍,没有写的文字写个痛快,和高中生活做个告别,去做一些有意义的纪念的事。
父母了解考生查分之后的四种心态(基本包含所有出现的情况),对照自己的孩子可能出现的一些情绪变化,及时应对,确保平稳度过。
这些高考招生诈骗要注意
家长除了关心考生面对分数的各种心态外,还要留意各种借高考之名实施的诈骗手段,比如黑客改分、假录取通知书、花钱补分等骗术,尽管都是些“传统”骗术,但依旧有家长和考生不幸中招,尤其是对于考试失利的考生家庭。
1、以为是本科,其实是“野鸡大学”
有的家长收到了孩子被一所大学录取的通知书,因为孩子的学习成绩很一般,考完试沟通的时候也得知临场发挥的一般,本以为孩子没有大学可上,但没想到却接到了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家长十分开心,很快就和通知书上的学校电话联系。
到了所谓的招生办公室,家长被要求先支付两万元的入学押金,这让他十分诧异。不仅如此,家长意外得知该校与录取通知书上的大学根本不是一回事,结果在网上一查才发现,这是远程第三方委托的教育,根本无法拿到大学的本科毕业证书。
警方提醒:择校要看官方信息
一些嫌疑人许下“专本连读”、“入校活动转为统招生”等承诺,骗取家长信任,花了大价钱,进入了一些门槛较低的学校,结果上了几年家长才知道,拿到的毕业证根本不是一回事,耽误了孩子的宝贵时光。所以,在择校时,家长一定要从学校官方了解情况,以免遭到欺骗。
2、高考分数不够,花3万“补录”打水漂
有的家长正为孩子考得不理想而苦恼时,就接到了自称某高校招办的电话,称可以提前安排让孩子获得他们学校的二本入学资格,但是,需要先交一定的保证金。
面对二本保本的诱惑,家长十分犹豫,她便特意查询了往年该高校的补录信息,发现该学校多次有专业没报满,有补录的通知,后来就汇了3万元的保证金。可当家长再给那所高校的招办打电话的时候,却发现那个电话已经停机了。
警方提醒:要仔细甄别通知书
“补录”骗局常常出现在高考志愿录取结束后,骗子对考生家长谎称某高校名额没能招满,通过花钱“打点”可让考生获得补录名额,以此骗取考生家长钱财。但是,现在也开始有嫌疑人在考前就用各种借口,让家长交钱保留名额。此外,高考招生录取系统有全国统一的严密的认证加密体系及监督机制。所谓的“内部招生”、“特殊指标”等基本是不存在的,因此,所有称花钱能上好大学、好专业,分数不够也能上大学的,都是骗子。考生和家长应当从正规渠道了解、确认考试招生政策和信息,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收到来历不明的通知书要仔细甄别,切勿轻信蛊惑以致上当受骗。一旦发现受骗,请及时报警。
3、黑客改分数?年年都有考生上当
有的低分考生会收到一条神秘短信,称其如需更改分数可通过添加QQ号详谈。在QQ里,对方告知修改一门科目成绩只需要1000元,有的考生便汇钱去尝试,结果再次联系对方时,却被直接拉黑了。
警方提醒:黑客入侵绝不存在
此类自称可修改高考分数的网络帖子纯属骗局。一些网络技术人员也表示,所谓的黑客入侵修改分数在技术上也行不通。因为高考网上阅卷并非一般理解的互联网,而是采用内网阅卷,因此,根本不存在外部黑客入侵的可能。网上评卷科目首先在市教育考试院保密场地进行集中扫描,再通过专线传送到有关评卷点,全程监管十分严格。
4、高考也有补贴,收钱不成反被骗
有的考生会接到一通陌生来电,对方自称是教育局工作人员,说可领取1000元“高考补助金”,其中包括防暑降温费等相关补贴。但如果想得到这笔补贴,需要先缴纳两千元的确定金,确定了考生的身份之后,才能得到这笔钱。而对方给出的汇款账户是一个私人账号,并非教育局的账号。
警方提醒:涉及钱款保持理智
考生或者家长接收到不明来源的电话或短信时,需提高个人防骗意识,以防被不法分子牵着鼻子走。另外,当电话、短信中涉及钱款往来时,更要时刻保持理智,需先与校方及老师联系核实,更不可随意将个人信息及银行卡号和密码透露给他人,以免上当受骗。
来源:东方网-东方头条、北京晨报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