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历史 > 正文
大历史|沙俄与英法的克里米亚战争是怎么爆发的?
03-10 09:14:56 来源:历史林

克里米亚战争,在俄罗斯又称为东方战争,是1853年至1856年间在欧洲爆发的一场战争,是俄国与英、法为争夺小亚细亚地区权利而开战,战场在黑海沿岸的克里米亚半岛。

作战的一方是俄罗斯帝国,另一方是奥斯曼帝国、法兰西第二帝国、大英帝国,后来撒丁王国(意大利王国前身)也加入这一方。一开始它被称为“第九次俄土战争”,但因为其最长和最重要的战役在克里米亚半岛上爆发,后来被称为“克里米亚战争”。克里米亚战争是俄罗斯人对抗欧洲的重要精神象征,最终以俄方求和签订巴黎和约作结。

1853年俄历10月21日(公历11月1日),俄国政府正式向土耳其宣战。在战争初期,尼古拉一世自负地表示:“1854年的俄国能够表现出它依然像1812年那样强大。”在多瑙河上开始的这场俄土战争,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对于俄国人来说,这是实现传统的野心的战争,对于土耳其来说,这是生死存亡的战争。

11月27日,一支土耳其小型舰队到达锡诺普港。锡诺普是土耳其北方的黑海港口,距离土耳其首都君士坦丁堡350海里,距离俄国的克里米亚半岛只有180海里。土耳其舰队指挥官命令部下不准首先开火。不久他就发现六艘俄国战列舰在港外巡弋。他发出急件请求增援,但杳无音信。土耳其舰队没有一艘战列舰,可以使用的炮弹仅有520发。俄国战列舰从100英里外的塞瓦斯托波尔赶来,它属于俄国黑海舰队,由海军中将纳希莫夫指挥。俄军拥有6艘战列舰,拥有总数达720座的机动炮,可以发射爆炸性弹头。11月30日早晨,俄国舰队进入锡诺普湾要求土耳其舰队升起白旗投降,土耳其指挥官拒绝投降并下令开炮,几分钟后俄国战列舰开炮。

当早晨结束时,俄国舰队取得完全的胜利。土耳其7艘护卫舰和2艘轻巡洋舰被击沉,土军死伤3000人。而俄军除少数士兵伤亡外,俄军舰队没有一艘军舰受到损坏。这是木制风帆战列舰最后的辉煌也是俄国黑海舰队最后的辉煌,这次海战也作为帆船舰队时代的最后一次大规模的交战而载入史册。

正是在克里米亚战争期间,蒸汽动力战舰被英法广泛使用,技术兵器的优势大大体现出来。而战前拥有4艘120门炮战列舰、12艘84门炮战列舰和4艘60门炮巡洋舰以及大量辅助舰的俄国黑海舰队不久就消失了。俄国击败土耳其海军,震惊了英国和法国政府,他们都认为这是俄国真正控制黑海的前兆。锡诺普海战消息很快传到伦敦和巴黎,两国的舆论迅速升温,在英国,锡诺普海战被更是渲染为“锡诺普大屠杀”,两国民意高涨,要求政府采取行动。

1854年1月4日,英法两国政府同时呈交外交信件给俄国外交大臣涅谢内罗德,宣布两国的舰队已经通过博斯普鲁斯海峡,进入黑海,为土耳其运输船队护航。英法联合舰队规模十分可观。英国舰队拥有11艘主要战舰,而法国舰队拥有14艘,并且装备了更多的舷炮,超过100门舷炮的军舰共有8艘(法国5艘,英国3艘)。英法舰队战舰由风帆和蒸汽混合驱动,机动优势非常明显。土军在西塔特击败俄军的进攻,这是俄军的一翼。此后战区迅速扩大,战争不仅在黑海、巴尔干和高加索进行,而且扩大到波罗的海、白海和远东。

1854年2月6日,俄国宣布与英法断交,作为英法联合舰队驶进黑海的回应。英法联合舰队不仅深入黑海,而且还在波罗的海频繁活动,曾经深入芬兰湾,甚至到达距离彼得堡50余公里的军港喀琅施塔德附近海面。2月10日,英国代表团到达俄国作最后的外交努力并面见了沙皇。尼古拉一世对英国特使讲:“你们不要以战争威胁我,而我可以依仗柏林和维也纳。”以此警告英法可能再次引起欧洲大战。

然而沙皇政府寄予最大希望的神圣同盟早已貌合神离。普鲁士对1850年俄国在普奥争端中袒护奥地利早有怨言,此时更不会为巴尔干这个与自己毫无利益瓜葛的问题为俄国火中取栗。尼古拉一世没有想到几个月之后奥地利的背叛。2月23日,第一批英国陆军上船前往土耳其。2月27日,英法向俄用分中品后通世更步俄用在4月30日之前撤离瓦拉几亚和摩尔达维亚。沙皇尼古拉一世置之不理。3月12日,英法与土耳其结成同盟。3月19日,法国陆军也登船前往土耳其。一天后,俄军渡过多瑙河。

1854年3月27日和3月28日法国和英国相继对俄国宣战。4月20日,普奥两国宣布保持中立,并秘密结为防御同盟。6月3日,奥地利完成部署,在匈牙利与瓦拉几亚和摩尔达维亚的边境陈兵8万,并向俄国发出最后通牒,要求俄国立即从两国撤军。尼古拉一世大骂奥地利国王忘恩负义,出卖俄国对它的忠诚友谊。俄国巴斯凯维奇将军早在1853年1月就曾向尼古拉一世建议,俄军驻守多商河两公国是孤军奋战,一旦战争爆发极其危险,不如尽早撤离。

为了不至于腹背受敌和保留住最后一个可能的盟友,6月8日,俄国军队如奥地利所愿从多瑙河两公国撤军,奥地利军队随即进入,占领了瓦拉几亚。6月14日,奥地利又同土耳其签订条约,土耳其同意奥地利占领两国直到战争结束。6月15日奥地利向俄国宣战。俄国在外交上陷于完全孤立,军事上面临优势敌人从各个方面发动的。

英国、法国和奥斯曼的指挥官在战场上开会。英国的费兹罗伊·萨默塞元帅、Omar Pasha和法国的佩利西耶元帅

1854年7月7日,在古杰沃,俄军再次被击败。疲惫的俄军开始全面撤退,先是布加勒斯特,到7月28日,俄军完全撤出瓦拉几亚和摩尔达维亚。至此,俄军已经撤退到一年前的出发点。尼古拉一世发动对土耳其战争的目的,只不过是想以战争方式迫使土耳其屈服沙皇政府,借以获得更多的权益,原本没有将之扩大成为国际战争的打算。锡诺普海战虽然大获全胜,但激发了英国和法国的强烈反应,并且派兵参战,这是他始料未及的。

尼古拉一世虽然表面上强硬,其实仍希望能借助最后一个盟友奥地利的支持和调停,避免与英、法、土联盟的正式交战。然而,奥地利恰恰是利用俄国最虚弱的时候,向俄国提出了以前不敢提出的外交和领土要求。恩格斯分析:“浅薄的尼古拉的狭隘心胸,消受不了这意外的福分,他过分性急地向君士坦丁堡进军,爆发了克里米亚战争,英法都去援助土耳其,奥地利则热衷于以其极端忘恩负义的行动震惊世界。”1854年5月,英法联军占领了保加利亚东岸的瓦尔纳港,以此为基地准备对俄国进行大规模的攻击。他们考虑采取攻占克里米亚以切断俄军的海军供应据点,或者是从黑海东岸的切尔克西亚登陆,直接偷袭高加索地区的俄军,迫使俄国政府早日求和。

经过多次过论,英法两国政府决定采取速战速决方式,一举攻下俄国在黑海最重要的海军基地塞瓦斯托波尔,迫使尼古拉一世坐在谈判桌前,尽早结束战争。从1854年8月起,英法土联军扭转了兵力分散的态势,集中兵力于克里米亚半岛,从俄国手中夺取黑海制海权。1854年9月中旬,联军出动60多艘战舰、6万多名士兵和3个攻城炮兵团在克里米亚半岛的叶夫帕托里亚登陆。9月20日,双方在阿尔马河畔进行第一次陆战,缅希科夫将军指挥的俄军一败涂地,损失5700多人,退向俄国黑海舰队的主要基地塞瓦斯托波尔。

英法土联军开始对塞瓦斯托波尔长达11个月的围攻。塞瓦斯托波尔有天然的深入内陆的港湾,可以驻泊大量海军舰只,俄军黑海舰队就以这里为母港。城外是连绵的高地,要塞临海一面有海岸炮台13座,火炮611门,易守难攻。1854年的塞瓦斯托波尔城本身还没有完全要塞化,因为俄军之前还从没有预料过在克里米亚打防御战。此次战役使要塞守备部队在居民的参与下构筑了一道7公里长,由8座棱堡和大量中间工事组成的防线。

面对实力强大的英法土联军舰队,缅希科夫认为黑海舰队出海作战毫无胜算,因此命令海军中将科尔尼洛夫凿沉舰队堵塞航道。俄军将水面战舰中的战列舰5艘和巡航舰2艘横向沉没于港口的入海处,以阻止联军的蒸汽战舰突进塞港内停泊场,其余的帆船和所有汽船及蒸汽巡航舰参加塞港保卫战,大约有1000门舰炮先后被搬至陆地,海军官兵也上岸充实守城部队。缅希科夫带领俄军主力前往城外的东北方,希望与俄国援军会合,从那里威胁联军侧翼。

10月9日,28000援军进入塞瓦斯托波尔,使得守城部队达到38000人。到了10月第2周,俄军已经恢复到阿尔马之战前的实力,甚至更强。10月17日,英法土联军舰队的炮击进行了一天,但1100门舰炮收效甚微。相反俄军的炮火却重创联军海军。英国海军损失了300人,7艘战舰严重损伤,法国舰队也损失不轻。英军炮击将凸角堡打成废墟,但是当夜俄军又修复了损坏的工事。这样的情况持续了7天。俄军损失惨重,2000人在炮击中丧生,17日当天,海军中将科尔尼洛夫阵亡。

锡诺普海战,由艾瓦佐夫斯基绘画

1854年11月4日,克里米亚半岛遭受了暴风雪的袭击,英国海军舰队损坏严重,英军营地的帐篷被撕成了碎片,补给品被刮得不知去向,部队饥寒交迫。俄军总指挥缅希科夫报告沙皇尼古拉一世:“联军人马在运输途中大部分死亡。”尼古拉一世闻讯后大受鼓舞。他决定乘机反攻,夺回欧巴托里亚。他亲自督促垂头丧气的前线人员发动反攻。当时缅希科夫指挥的俄军共有10万人,联军有12万人。1855年1月底,缅希科夫匆忙命令俄军19000人进攻叶夫帕托里亚,但因士气低落、气候恶劣、准备不足,俄军遭到高地联军的炮击而一败涂地。

1855年2月14日晚,尼古拉一世知道了欧巴托里亚失守的消息,2月15日尼古拉一世免去缅希科夫的职务,任命戈尔恰科夫接替他的职务。然而,在3天后的2月18日(公历3月2日)上午,冬宫突然传出了尼古拉一世暴亡的消息。

尼古拉一世的真正死因是俄国宫廷中无数个不解之谜中的一个。至今没有充分证据证明他死于疾病?死于自杀?抑或死于他杀?但有一点是明确的,他的突然离世与他亲自发动的对土耳其战争的失败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与他继位以来始终致力于争夺欧洲、近东、中东乃至世界霸权的外交政策有关,而他亲自布置的欧巴托里亚战役的失败,既是他一生霸权事业的一个象征性的结束,也是自亚历山大一世执政以来,俄国维持了近半个世纪的欧洲霸权的终结。

对拉斐尔的报应。Sinop.1853 弗拉基米尔·科索夫。

克里米亚战争的战败是俄国军事实力和综合国力的体现。克里米亚战争是拿破仑帝国崩溃以后规模最大的一次国际战争。1853年战争爆发,俄国相较土耳其拥有较明显的军事和经济优势,然而当1854年英国、法国等国对俄宣战后,俄国与英、法、土联军相比较,俄国在军事装备和训练、交通运输和供应方面都极差。

英、法军队使用的是远射程大炮、新式来复步枪和蒸汽战船,而俄军使用的仍是老式枪炮和木制帆船。据统计,俄国军队中95%的士兵使用的仍是一个世纪前的老式滑膛枪,射程只有300步远。线膛步枪相对于滑膛枪最大的优势在于射程和精度。滑膛枪的有效射程只有近140-150米,并且精度很低。而线膛步枪有效射程达到400-500米。英法的优势来源于新式线膛步枪——米尼步枪。法军在1840年代后期率先装备了米尼步枪,这使得它在同时期列强陆军中拥有巨大的技术和战术优势。

英军在1851年装备了1851式米尼步枪,它成为克里米亚战争中英国陆军的主战单兵武器。英法军事部门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使用无线电远程指挥作战。开战时,俄军连一张完整的克里米亚半岛地图都没有。莫斯科以南完全没有铁路,使得克里米亚的俄国驻军补给无法得到及时的供应,调动军队和给养都要花上数月的时间。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俄国所面临的是一个生产方式落后的民族对几个具有现代生产的民族的一场无望的战争。

法军在乔尔纳亚战役

克里米亚战争的败绩也是俄国政治制度(沙皇绝对专制制度)和经济制度(农奴制度)的试金石。

1855年9月8日,法军占领了塞瓦斯托波尔军港区和市区制高点马拉霍夫岗,俄军被迫放弃要塞,向北转移,塞瓦斯托波尔陷落,这一事件决定了战争的结局。恩格斯评价:“尼古拉25年来夜以继日地苦心经营的事业被埋葬在塞瓦斯托波尔的废墟中”“沙皇政府在全世界面前给俄国丢了丑。同时也在俄国面前给自己丢了丑,前所未有过的觉醒时期开始了”。

苏联历史学家佐林在事隔100年以后对尼古拉一世作出这样的评论:“他是中欧各国政府的灾星,是加害欧洲社会一切进步阶层的妖魔,但到后来却因为把握不住外交方向,走上意外的裂了口的深渊,以致跌下去摔死了。”

马拉科夫战役标志了塞瓦斯托波尔围城战长达11个月的围城战结束

通过克里米亚战争,俄国看到了农奴组成的军队与英国、法国自由民组成的军队之间的差异,俄国军队的训练与武器与英法也有很大差距,这促使俄国对农奴制与军事进行改革。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

举报
  • 精选
  • 重庆
  • 调查
  • 财富
  • 评论
点击进入频道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获取验证码
请先完成短信验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