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岁的马来西亚前总理马哈蒂尔在执政22年后再度上台。
澎湃新闻网消息,5月9日,在经历了历史性的大选后,以马哈蒂尔为首的马来西亚新政府正式开始执政。这是马来西亚1957年独立以来第一次出现政党轮替,92岁的马来西亚前总理马哈蒂尔在执政22年后再度上台。
上任不到一周,新政府已大招迭出:宣誓就职后首日,马哈蒂尔亲自宣布成立皇家调查委员会,以最高规格独立调查涉及前总理纳吉布涉及的弊案。另一方面,他还委任了一个以前财政部长领衔,包括华裔首富郭鹤年在内的五人“经济顾问团”,要求在100天内提出新的经济政策,并审查评估已成为马来西亚经济增长主要驱动力的大型投资项目。
尽管在上任前,马哈蒂尔多次表示,将重新审视与外国缔结的经济合同,言语间多次指向中国在马投资项目。不过,他当选后的表态称,在“必要时”才会与中国重新协商相关贸易条款,并明确表示支持“一带一路”倡议。
马中友好协会会长、前马来西亚驻中国大使拿督马吉德17日向澎湃新闻表示,新政府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经济,中国的投资对其非常重要,而马哈蒂尔的言论只是不希望马来西亚承担过多的经济负担,并没有任何对中国投资的“歧视”,无需过度“政治化”解读。
据马来西亚《当今大马》报道,10日,马哈蒂尔在就任总理前还表示,“我们需要大型火车,而中国则拥有这方面的技术来建造这些大型火车,以从中国运载货物到欧洲。”
中资项目在马引发争议
位于东南亚重要地理位置的马来西亚和中国的经济关系历来十分紧密。自2009年以来,中国就一直雄踞马来西亚第一大贸易伙伴国。2017年,两国贸易额更是首次达到了743亿美元的高度,相较之下,中国与印度、俄罗斯等国的年贸易额也不过在700到800亿美元之间。
目前,中国在马来西亚的“明星项目”包括马中关丹产业园、碧桂园森林城市、东部海岸铁路工程以及刚刚于4月3日开工的南部铁路项目等。
在上任前的记者会上,马哈蒂尔表示,他支持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但保留在必要时与中国重新磋商部分协议条款的权利。
马哈蒂尔强调,他所指的是中国外资前来马来西亚投资的方式,并非反对中国对马来西亚进行投资。“马来西亚欢迎中国公司在马来西亚雇佣当地人、为马来西亚带入资本和技术,但现实情况存在一些不同。”他在记者会上说。
马哈蒂尔所指的项目被认为是中国碧桂园集团投资的森林城市项目。该项目位于马来西亚南部柔佛州与新加坡比邻的伊斯干达(Iskandar),总投资额为1000亿美元,计划吸引中国的城市中产阶级在马来西亚投资房产。
马来西亚媒体指出,该项目引起争议的主要原因是没有考虑到如何融入当地社会和使得双方互利,这在种族关系敏感的马来西亚,很容易引起攻击和不满。
不过,对于有媒体称该项目将引入70万中国移民到马来西亚的说法,碧桂园首席战略官于润泽去年3月在接待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到访时曾明确否认:“该项目所创造的就业机会和产业类型是开放给全球的,并非只欢迎中国人。”他在接受马来西亚《中国报》采访时说道。
于润泽还补充说,该项目的资金60%来自中国,40%来自马来西亚,也有许多雇员是本地人而非中国人。
在上周末马哈蒂尔宣誓就职后,碧桂园森林城市项目的一名发言人在接受马来西亚媒体EdgeProp采访时表示,尊重马来西亚人民的愿望,而政府的变化并未影响企业对马来西亚增长前景的乐观看法,因为经济发展仍将是所有人的共同目标。
马吉德认为,马来西亚国内的一些误读显示出中国企业在过去进入马来西亚投资的过程中与当地民众的沟通交流工作还做得不够,“如果能够事先找到好的合作伙伴,向公众解释好,就不会有这些疑虑。”马吉德说。
另一项成为焦点的中国投资项目是东海岸衔接铁道(ECRL)。这项价值130亿美元的铁路建设由中国进出口银行提供贷款,中国交通建设公司(中交建)承建。
4月5日,马哈蒂尔曾在一个论坛上将矛头指向该项目。他表示,这条铁路造价过高,一旦自己当选,将重新就该项目进行谈判,寻求缩短这条线路的里程(目前规划为688公里)。
而据《金融时报》报道,在上周末被任命为马哈蒂尔的五人顾问委员会成员之一的马来西亚资深经济学家乔莫·夸梅·孙达拉姆(Jomo Kwame Sundaram)此前也认为,“这个项目在经济上不可行,无法回本。”
不过马吉德认为,目前这些都只是一些初步的看法,还要等具体的评估报告出来后才能评价。
“马哈蒂尔早在1995年就最先提出了连接东南亚地区的‘泛亚铁路’计划,他是非常支持加强东南亚基础设施建设的。”马吉德告诉澎湃新闻。
马哈蒂尔“对中国非常了解”
《金融时报》的报道认为,作为资深的政治家,马哈蒂尔非常善于在严厉的措辞和老辣的务实主义之间进行切换。
对于此番外界的种种疑虑,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10日在例行记者招待会上表示,当前,两国关系发展势头很好,合作成果显著,这值得双方共同珍惜维护。
1985年,时任马来西亚总理的马哈蒂尔首次访华期间,马吉德正好在中国任职。他回忆称,“马哈蒂尔对中国非常了解,也非常友好。”
此番再次上台执政,马哈蒂尔在表示将重新审视与外国的贸易投资协定的同时,也表示保证马来西亚将成为一个对所有人都友好的贸易国家。在上周就职前的新闻发布会上,他说:“我们将努力成为一个贸易国家,一个贸易国家意味着市场,你不会与你的市场发生争吵,你试图成为他们的朋友。”
“对于马哈蒂尔的言论,无需过度担心,无论他在竞选期间说过些什么,重要的还是在其上任后‘观其行’。”丝路智谷研究院院长梁海明对澎湃新闻说道。
“马来西亚肯定需要外国尤其是中国的投资,如今,美国特朗普政府号召制造业回归美国,欧洲也希望企业到欧洲投资,全世界大的经济体中只有中国愿意更多到海外去投资,此时马来西亚只有更好和中国在各领域展开紧密合作,如此才会有利于马来西亚的发展。若不愿意欢迎中国投资,马来西亚将会损失。”梁海明说道。
在过去几年中,中资企业在马的投资呈直线上升趋势。据新加坡尤索夫伊萨研究所(Yusof Ishak Institute)2017年的研究报告显示: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中国对马直接投资增长超过十倍,已累积超33.8亿美元,领先于美国、日本和新加坡。据彭博社报道,2017年,中国更是已经成为外商直接对马投资的第一大国,贡献了马来西亚全部外资(547亿马币,约140亿美元)的7%。
梁海明曾在去年实地考察走访了马来西亚,对当地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倡议的情况作了深入的调研和分析。梁海明告诉澎湃新闻,根据他在大选后接触马来西亚企业家和民众所了解到的反应,与一些媒体所渲染的马新政府对中资“变脸”的传闻相比,他们其实更担心中国企业不去投资。
“毕竟这几年马来西亚的一些企业和民众从中国的投资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和利益。在这种情况下民众也害怕中国不过去,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众多国家展开合作,马来西亚的民众也怕失去这个机会。”梁海明说。
梁海明认为,中资企业不应该把眼前政局变化视为“危机”,而应该顺应形势变化,予以调整。
“中国企业到马来西亚投资,要能既‘走进去’,也要能‘走上去’。既让该国中小企业、民众受惠,也给马来西亚的经济发展、科技提升和国家形象提供助力,以此彰显‘一带一路’互利互惠、能够给沿线国家民众带来实实在在利益的内涵。唯有如此,不管该国领导人如何更替,中国企业不会受到大的影响。”梁海明说。
原标题:新政府对华投资“变脸”?马前驻华大使:无需过度政治化解读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