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祝你节日快乐,我想你了!”烈日当空的阿拉善腾格里沙漠上,当吴向荣听到电话那头传来女儿的祝福声,眼泪还是忍不住滴落。他知道,今天是父亲节,是属于自己的节日,但当吴向荣收好电话,看着75岁父亲的背影,又拿起树苗与工具开始种植……
“作为父亲,我遗憾今天没有陪伴我的女儿,但我同样是我父亲的儿子,今天早上起床,父亲告诉我,今天是第24个世界防治沙漠化与干旱日……”
父与子:两名老种树人不一样的“父亲节”
在沙漠边缘……
“吴老师,种了一天了还不休息啊?”一顶烂帽子、一件破衣裳,他驾驶着满载绿苗的旧拖车在破损严重的马路上颠簸着,而这条烂路,吴向荣一颠簸就是15年。牧民们都说他是沙漠里流淌的甘露,从28岁到43岁的五千个日夜,他带着同伴,用汗水种下500万棵绿树,今天,他与父亲在这里一起过一个特殊的“父亲节”,“我几岁的时候父亲就在种树,后来我在沙漠种树15年,父亲还跟着我种15年。”
吴向荣的父亲却很内疚,他告诉上游新闻记者:“今天是父亲节,对不起儿子,不能陪伴着我的孙女,我希望他能够好好在家陪伴他的女儿,何必跟着我这老家伙来这遭罪。”
从太阳在沙漠里升起,又到太阳落下,吴向荣与父亲的脚步就没有停下,一颗颗幼苗在两父子的工具辅助下扎根。
据了解,吴向荣是阿拉善腾格里沙漠锁边生态公益项目基地负责人,上游新闻记者在他眼里看不到任何怨言,“作为儿子,能够和父亲过这个特殊的父亲节,我的内心是满足的,我和父亲都种了几十年树了,今天是父亲节,却也是世界防治沙漠化与干旱日。”
吴向荣介绍,“在沙漠种一棵树,就是在心中种一棵树,自然生态的保护未来还需要漫长岁月的努力,今年要做的工作,就是扩大“防护堤”,牢牢“锁”住沙漠的边缘。”
难受就是,与沙漠结缘,却偏得离去
1975年,阿拉善腾格里沙漠,一个孩子出生了,父母取名“吴向荣”,寓意他的出生能够让这片沙漠欣欣向荣。
沙子,是吴向荣童年的玩伴。家门口、床前,玩伴几乎无处不在。徒步穿越沙漠,经历沙尘暴的洗礼,搭建防沙障保护贫瘠荒漠,这些都是吴向荣小时候的日常体验。这些对于生活在城市里人们不敢想象的日子,在吴向荣看来,却十分有趣,10岁生日的时候,吴向荣捧着一株刚萌发的仙人掌立志,要和它一样,从此让这片沙漠不一样,做一个“沙漠英雄”。
沙漠里成长的吴向荣,慢慢地和仙人掌一样长高,在一个下午,吴向荣告诉父母,“等我长大了,我就给这个沙漠全种满树!”
所谓童言无忌,却让吴向荣从事多年沙漠种植工作的父亲听进耳,更听进了心里。吴向荣的父亲深知在沙漠种植和生活的辛苦,想到自己几十年的生活,他更愿意吴向荣走出沙漠,走进城市,拥有更好的生活品质。吴向荣的父亲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将儿子送出沙漠。
于是,高中还没毕业的吴向荣,稀里糊涂地被父亲安排去了日本念书,在日本考上金泽大学,有了新的生活圈。
每每夜晚,吴向荣望着天空,都会想起躺在沙漠里看着的美丽深邃的夜空。但自己总感觉,与沙漠的情缘,似乎就此结束了……
结束?500万棵绿树、5000个日夜,他将事业扎根沙漠
吴向荣在大学就读的是环境学和经济学,同学开玩笑说:“等你学好了,就可以把技术带回沙漠里了。”就是这句话,点醒了吴向荣,吴向荣心想,对啊,自己学的就是这些,加上曾在沙漠里的生活经历,是不是真的可以让沙漠不一样呢?带着这样的想法,2002年,28岁的吴向荣不顾父亲的反对,毅然回到家乡,开始了种树。
回到沙漠的第一年,吴向荣带着朋友,通过拉来的投资,在阿拉善腾格里沙漠种植了4000颗苗,满怀信心的他,却没想到,这4000颗树苗全部死亡。
遭遇了打击的他,并没有放弃,他发起了“百万森林”的概念,呼吁更多的人来沙漠播种树苗,并且结合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开拓专门适合在沙漠生长植物的生产系统,从2002年的4000颗树苗,到今年,预计种植40万颗树苗。15年的5000个日夜,吴向荣带着一群人建成了18公里、总面积3万多亩的绿色“防护堤”。让吴向荣高兴的是,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加入到他的队伍中,并且自己75岁的父亲也为自己所做的事感到自豪并且加入到其中。
太阳落下,沙漠的夕阳似乎让吴向荣沉醉,看着父亲的背影,眼里有了湿润。恍然间,吴向荣突然想拥抱自己的父亲,渴望时间就停留在这个时刻,有沙漠、有绿树、有父亲、有自己。
端起两杯烈酒,吴向荣向着夕阳下的背影奔去……
上游新闻记者 张皓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