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消息,“地动仪”是中华民族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成就,但越是对于这样的重要成就,我们越要谨慎求证,实事求是。
对中国人而言,张衡的大名,以及由他发明的“地动仪”,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历史教科书中,这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东汉学者和他的重要发明,几乎陪伴了每个人的童年。只要提起“地动仪”三个字,人们的脑海中就会自动浮现出教科书上那张“经典”的结构图,以及可以通过吐珠提示地震方位的神龙和蟾蜍。
然而,最近人们突然发现:那张几乎已经成为国人共有记忆的“地动仪”结构图和原有的相关解释,就已被改为了“地动仪已失传”“后人做出了不同复原模型”等全新表述。人教社也对此进行了说明。人们十分好奇:新版初中历史教材为何要调整“地动仪”相关描述?“地动仪”的背后有着怎样的史学争议?新版教材的这种编写态度又意味着什么?
要回答这些问题,首先要搞清楚:为我们所熟知的“地动仪”相关内容,最早是如何进入历史教科书的?
其实,“地动仪”的全名,应为“候风地动仪”,关于张衡发明这一仪器的记载,始见于《后汉书》,此后,在南北朝与隋朝也有文献记载了“候风地动仪”的详细结构。但遗憾的是,这些文献在唐代不幸佚散,从此,人们对“候风地动仪”的了解,就只剩下了《后汉书》里的196个字,而这一仪器的真面目,也迷失在历史的重重浓雾当中。
但是,出于对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好奇与迷恋,古今中外的许多学者都不甘心让“地动仪”的秘密就此尘封,前赴后继地投入到了还原“候风地动仪”的工作当中。1951年,我国考古学家王振铎历经5年努力,结合最新地震理论,制造出了一台“候风地动仪”的还原复制品,这项成果很快得到了国家层面的支持与肯定,并且迅速进入了历史教科书。从此,王振铎制造出的还原复制品,就成了人们心中“候风地动仪”的标准模样。
然而,历史毕竟是一门追求实事求是的学科,学界对于王振铎的理论与模型也一直存有争议。1976年,王振铎复制的地动仪未能感应当年发生的唐山大地震,严重折损了其理论的可信度。此后,后继学者通过理论改进与理论创新,制造出了几种更加合理、更加可靠的“候风地动仪”模型。但是,王振铎制造的模型一直存在于教科书中,成为“地动仪”的标准模样。
为此,专门研究“地动仪”问题的中国科学院教授冯锐专门对教育部提出了修改教材,让有争议、不准确的“地动仪”相关内容退出教材的建议。2010年,冯锐的建议得到了时任教育部长袁贵仁的回复。此后,又经过了7年,有争议、不准确的“地动仪”相关内容,终于在全国的历史教材中得到调整。历史教材的严肃性与准确性,也终于在这个问题上得到了应有的维护。
著名的大众传播学奠基人、美国学者沃尔特·李普曼曾经指出:人们会深刻地受到“刻板成见”的影响。刻板成见指的是人们对特定的事物所持有的固定化、简单化的观念和印象,这种印象一方面方便了人们认识事物,一方面也阻碍了观念的更新与进步。
对于几十年来一直读着旧版历史教材长大的人而言,教材当中关于“地动仪”的不准确论述,就是一种根深蒂固的“刻板成见”。要改变这种“刻板成见”,难度可想而知。事实上,正是因为这种“刻板成见”的影响,尽管旧版教材中与“地动仪”相关的内容确有不妥,还是有许多人对修改这些内容表示反对。但是,教育的灵魂就是求真务实、实事求是,以追求真理为准绳。
在历史教材调整“地动仪”的表述,并不意味着否定“地动仪”的史学价值和真实性,而是意味着我们要以一种更加理性、客观、严谨的态度看待各种历史问题。 “地动仪”是中华民族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成就,但越是对于这样的重要成就,我们越要谨慎求证,实事求是,而不能让不准确的理论广为流传。这不仅是做历史、做学问的正确态度,也是教育工作的基本原则。
原标题:实事求是 历史教材准确描述“地动仪”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