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给你什么样的印象?
是白色?是疾病和伤痛?是高额的手术费和愁眉不展的家属?是一尘不染的手术室,忙碌的医务人员,和滴答作响的精密仪器?
实际上,这并不是手术惯有的形象。手术高贵冷艳的模样,是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步确立的。而且如今,手术也并不那么“高贵”。
它曾经血腥如屠宰场,曾经恐怖如行刑室,曾经热闹如演剧场……怎么听都不像是治病救人的好去处。幸好,手术发展成了现在的模样。
手术是如何发展的?如果你想对未知的手术历史有所了解,最近播出的《手术两百年》给出了自己的理解。
这部纪录片以医学史上重大节点为轴,跨越了时空的樊篱,将人类与疾病抗争并逐渐取得胜利的故事一一展现。
人类最早的医学诞生于巫术,由于人们对自然的敬畏与恐惧,在面对未知的疾病时,他们很轻易地向能够与自然之神沟通的巫师、萨满求助,他们也就成了最早看病救人的“医生”。
随后,医学逐步向理智靠拢。
在尚武之风盛行的古罗马,经常出现伤亡的角斗士,而名医盖伦便是这些斗士背后无名的英雄。他是解剖学的先驱。为了更好地了解人体,治病救人,他坚持用解剖动物的方法研究生物构造。盖伦以他的坚持,撰写了超过500部医书,为《曼殊尔解剖学》提供了大量的绘图。
爆发于14世纪中晚期的黑死病,促使医学工作者进一步探求人体的奥秘。一场场对人体解剖的解剖课在意大利帕多瓦大学教授维萨里教授的带头下悄然展开。从保留至今的环形阶梯剧场中,我们可以回望到,当时手执蜡烛探头观看解剖过程的学生和观众,那因为好奇而睁大的双眼。
帕多瓦解剖剧院
仅仅是了解人体静态的结构无法完成一台安全而有效的手术。
止血,麻醉,抗感染,是手术技术发展前进的三块基石。
过去的手术没有止血钳,止血用烙铁烫,止血的同时会对人体造成巨大的伤害。直至1552年,年仅26岁的法国军医安布列斯·帕雷发明了鸦喙钳,才改变了局面。他使用鸦喙钳拉出动脉,用缝线扎住血管末端,从而彻底封死动脉。这种采用的钳子配合针线的止血方法被称为“钳夹止血法”。
刑具也能救命?
解决麻醉问题的,是美国一位牙医威廉·莫顿。他听说了关于乙醚的研究,希望把它应用云医疗领域。他亲身验证了乙醚的麻醉效果,还差点因为吸入过量而一命呜呼。1846年10月16日,莫顿带着自己的实验成果来到哈佛大学作展示,病人在毫无知觉的情况下完成了手术。
威廉·莫顿肖像
一百多年前的医生,对感染的原因并不了解,手术死亡率极高。27岁的匈牙利妇产科医生塞麦尔维斯敏锐地意识到感染的源头很可能就是医生的双手,并提议医生用漂白粉对双手进行清洁。直到1881年,塞麦尔维斯提出消毒概念的30多年后,他的看法才被承认。而令人感到欣慰的是,今天的医生们都在严格执行塞麦尔维斯提出的消毒程序。
消毒后的手术器械
手术的发展从这里走向正轨,医生终于可以完成一台安全的手术。从此,手术的领域不断扩大,手术的技术不断丰富……
是这样没错。但医学和手术的发展并不是如此的一帆风顺,在剧本安排下有条不紊地升级的,而是经历了漫长的发展,也走了不少的弯路。
手术的源头可能远比你我想象的要早。古代开颅术分别起源于欧洲、南美洲和太平洋几个中心。欧洲的开颅术据说可以早到10,000年或8,000年。
《仁医》剧照
中国在新石器时代、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都有开颅手术。在距今5,000年以前的广饶傅家大汶口文化遗址中,曾发掘出一成年男性头骨。该头骨右侧顶骨的靠后部,有一圆形穿孔。此孔的整个边缘呈现非常光滑、均匀的圆弧形。中国科学院院士吴新智说:“该墓主在手术后依然存活了很长一段时间……这一史前外科手术是成功的。”
出土于大汶口文化遗址
《列子·汤问》记载一个关于扁鹊为鲁公扈、赵齐婴两位病人调换心脏的故事。大意是,他们二人,一人志弱气强、一人气弱志强,扁鹊给两人使用“毒药”麻醉,又给他们做了心脏互换手术,然后又用神药催醒,在3天内全都恢复了。
扁鹊遂饮二人毒酒,迷死三日,剖胸探心,易而置之;投以神药,既悟如初。二人辞归。
这个记载,用到了麻药、用到了外科的手术摘除、用到了缝合的手术。久远之前的古代,并没有近代医学的血型、排斥、感染等理论架构,但却在几天之内动完手术而且恢复健康,堪称神奇。中国古代另外一位名医华佗,也有外科手术的记录。传说他发明了一种名为“麻沸散”的麻醉剂。另外他打算给曹操开颅和给关云长刮骨疗毒的故事也是脍炙人口。当然,扁鹊和华佗的故事有很多存疑的地方,但是却反映出古代中国人对手术具备一定的认知。
晋唐以后,人体逐渐被神秘化,解剖人体被看成是大逆不道的事情,大大地限制了外科手术技术的普及和发展。由于宋明理学的影响以及在宋明以后大量外科医生受到由外治转向内治这一思潮的影响,致使我国古代外科手术的技术没有能够流传下来,而那些受孔孟儒家思想影响的文人更不屑于记载那些专用针刀实行手术的所谓“技者”,导致中国外科手术发展逐渐落后于西方。
在中世纪的欧洲,手术是剃头匠的日常工作,由于当时剃头匠所使用的旧式剃头刀等工具经常不小心把顾客划伤,他们只好随身携带纱布止血,在今天的理发厅门口,我们仍能看见蓝红白旋转灯,白色和红色象征着纱布和鲜血,蓝色象征着静脉。
19世纪40年代,在没有麻醉剂,输血设备的情况下,为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医生们的手术原则变得非常简单,只有一个字“快”。病人全靠忍,医生就靠狠。据说被称为“伦敦第一快刀医生的”罗伯特·李斯顿做过最快的截肢手术只需28秒。
在一次的外科手术中,为了加快速度,这位医生不仅切断了助手的两根手指,还顺带切掉了病人的生殖器官,而在他旁边观看这一幕的一名医生也不小心被他的刀刺中,三人都因失血过多而死。这个真实的故事也以其300%的死亡率成为了医学史上的“奇闻”。
更为臭名昭著的是盛行于欧洲千年之久的放血治疗法,当时的医生普遍认为人们生病是由于体液不平衡造成的,而放血是最保险的疗法。
1791年8月,35岁的莫扎特接受了要为别人创作安魂弥撒曲的委托,他原本多病的身体在突如其来的压力面前更加糟糕,而他就在他的医生们强烈要求下放血治疗,不久即去世。
曾因为冒雪骑马而发烧的华盛顿也接受了放血治疗,他的医生尝试用糖、醋、黄油配制成药水让他起水疱,后进行了催吐和放血,反复几次后,华盛顿体内的血被放走了一大半,很快就去世了。
华盛顿与他的爱马
英国著名诗人拜伦在希腊癫痫发作,这种病发后需静养。但当时的医生,要给拜伦放血,拜伦不想被切开血管,医生就用了吸血水蛭,不久后拜伦也因为放血而死。
我国近代也有因医生的医学的失误造成医疗事故。著名学者梁启超因被“割错腰子”而死。据费慰梅女士所著《梁思成与林徽因》一书中的表述,她是这么说的:梁启超去世,是因为梁启超在协和医院做了肾切除手术。1926年初,时年54岁的梁启超因尿血症住进了北京协和医院,准备动手术割掉坏了的一个肾脏。却因为在手术前被护士标反了位置,导致被割错了“腰子”。术后两年零十个月梁启超去世。
写作中的梁启超
在他手术后不久,面对他被割错腰子的争论,他首先出来澄清:在《我的病与协和医院》一文的最后,梁启超道出了个中原因:
“我盼望社会上,别要借我这回病为口实,生出一种反动的怪论,为中国医学前途进步之障碍。”
梁启超对医学的宽容颇令人动容。医学正是在无数医务工作者不断的探索和试错的过程中逐步发展的。今天伴随着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等学科的不断发展,手术技术不断地迈向高精尖,能处理的疑难杂症越来越多,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无论是断掉的骨骼,还是发育不良的心脏,或是遭受损伤的大脑,都不再是手术的禁忌之地。手术正在为越来越多的人带来福音。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医院 顶尖手术机器人为心脏衰竭的病人安装起搏器
你可能不知道,如今世界上生活着七十亿人口,他们的平均寿命已经超过了七十岁。而一百年前,地球上仅仅生活着约十六亿人,他们的平均寿命仅仅三十多岁。
冰冷的数字的背后,是温热的血。三十与七十之间,是早夭的幼儿,是早衰的壮年,是羸弱的老人。十六亿与七十亿之间,隔着的是孩童无助的眼睛,是男人弯曲的脊骨,是女人枯瘦的手。
诚然,世界的和平,科技的昌明,经济的发展,都在这个数字增长的过程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外科医生,乃至医生,仅仅是细流之于大海。但在死生之门前,如最后的堡垒般伫立的是百年间的医务工作者。守护人类的生命,是他们永恒的追求。
医以济世,术贵乎精。这是每一个医者心中的信念。我们不妨回顾一下,当医生还是一名医学生时,他立下的庄严誓词——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
当我步入神圣医学学府的时刻,谨庄严宣誓:
我志愿献身医学,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恪守医德,尊师守纪,刻苦钻研,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全面发展。
我决心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救死扶伤,不辞艰辛,执着追求,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
原标题:手术两百年,人类平均寿命延长40年,怎么做到的?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