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点周刊微信公号消息,1716,这个数字打出来就很沉重——国家卫生健康委2月14日首次披露,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截至2月11日,全国报告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医务人员1716人,其中6位已经病故。仅武汉一个城市的医务人员中,就有1102人感染。
前不久,武汉的李文亮医生去世后,不少人为他痛哭流涕过。即使身在重症监护室,他仍希望尽快治愈,回到一线。这是一群真正为我们出生入死的人。需要指出,很多人是在防护物资不足的情况下冲上去的,他们比谁更清楚暴露的风险。那些从外地赶去支援的医务人员,有的接到任务时正在做年夜饭,或者正在休假筹备婚礼,有的直到抵达武汉也没敢告诉家人。
可以举出很多这样的例子,来证明这是一群值得托付性命的人。疫情是对国家公共卫生体系的一次考验,它也考验了很多人的职业道德。
这几年,每一次大灾大难过后,对于参与灾难救援的从业人员,公众大量使用“感动”“致敬”“泪目”或者“最美逆行”之类的词语表达赞美,成为一种惯例。其实,医生是众多职业的一种,他们此时的表现,很大程度上是一个与生命打交道的职业先天决定的,也是他们所受过的系统医学教育所决定的。“逆行”并不足以概括他们的举动,“英雄”“战士”或“天使”也不足以。对医务人员的尊重不能停留在感动层面。感动和尊重是两回事,心疼和尊重也是两回事。
2003年的非典型肺炎疫情过后,人们对医患关系普遍乐观,认为共同经历过那么可怕的危机,医患关系会向好的方向发展。当时发表的不少医学研究论文,都认为非典型肺炎“使医患关系有了新的转机”。甚至在很多年后,仍有来自不同层面的回顾、总结、反思,怀念“非典时期的医患关系”。
现在看来,当时的估计乐观了。今年1月2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高级别专家组第一次公开谈到新冠肺炎疫情时,一位专家呼吁,“真正的医务人员都是围绕病人,不惜家庭、不惜个人的安危都在救治病人的第一线。对于那些伤医的事件应该坚决地制止……”就在当时,北京一位口碑很好的年轻医生被病人砍伤。这些年里,严重的暴力杀医和伤医事件屡见不鲜。
“非典”时期在北京协和医院工作的王仲医生后来回忆,那时医患双方有种“休戚与共”的感觉,4年后,他曾问过一位病人“当时你为什么这么听话”,病人回答:“我觉得你们也不容易,就不和你们较劲了。”
另一位医生钟南山院士,“非典”时被公众熟知,此次又在新冠肺炎疫情中引人关注。“非典”10年后,他眼中一个很大的遗憾是“对医务界的一些偏见没有改变”。这位医生感慨,不能“非典”一走、汶川地震一过去,医生就从“白衣天使”变成“白衣狼”。
那么,等到2020年这次疫情解除,“感动”的眼泪全部蒸发,公众会不会还记得这一切?“偏见”会不会仍是钟南山的遗憾?
在武汉医院人满为患的时候,多次发生过求医者威胁医生、摘下医生防护口罩表示要“同归于尽”的情况。一位21岁的实习医生感染后,与他接触过的人被隔离观察,他因此遭遇了网络暴力,受到最恶毒的诅咒,所幸他并未改变从医志愿。非常时期,人们情急之下会做出种种极端表现,有“非常”的感动,也有“非常”的威胁。包括医患关系在内,大灾大难面前的关系并非常态。
更重要的是,平常时候社会怎样对待医务工作者。举个简单的例子,很多人并不清楚,医学有局限,风险有概率,没有人会是神医华佗,疾病并非总能治愈。仅仅因为这基本认知的差异,就生出了无穷的误解、冲突,让不少从业者流了血寒了心。
中国人常说,“救命之恩,没齿难忘”。在传染病疫情处置中,这些突然成为“英雄”的人,无疑是拯救社会的恩人。2003年那次疫情,不少感染的医务人员留下了后遗症,余生都依靠轮椅生活。几个月后,社会从灾难中站起来了,而他们永远都已站不起来。这些人,以及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的1716人,应该永远被记得、被感念。更重要的是,他们其实不需要永远的感激,但他们需要永远的尊重。
除了医务人员,120担架工、殡葬从业者、环卫工人、社区工作者……,不同的行业,都有人在工作中染病,有人累死在岗位上。响应号召待在家里防止病毒扩散的公众,与这些人是“患难之交”。国家已经推出了不少措施,关爱一线人员健康,加强各方面的保障,而来自公众的尊重,应是一份基础保障。
当紧急状态结束,非常时期过去,但愿全社会仍然记得今天的“感动”,并把这感激之情,变成真正的尊重。如果说给社会肌体造成巨大伤害的新型冠状病毒能够给我们留下一点什么,希望医患关系的改善会是其中一份遗产。让感动抒发在紧急状态,也让尊重留在岁月静好的日子。
1716这个数字,我们要一直记得,并祈祷它不再增加。
还有,等到那一天,请给这些人放个长长的假期,让他们休息一下。
原标题:记住数字1716,就像记住李文亮医生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