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庆 > 正文
“漆痴”的世界:一房,一灯,一手艺
03-26 14:09:25 来源:新华网

2.jpg

新华网消息,一间房,一盏灯,一门技艺,足以撑起一个人的生活和梦想。在重庆市大渡口区茄子溪木材新港社区后的一条普通小巷的废旧厂房里,王黎阳始终专注于手里的活计——制漆,一如陷入了一个令他难以自拔的精彩世界。

3.jpg

35岁的王黎阳是重庆大漆制作技艺第三代传承人。在现代化工艺品越来越流行的今天,他始终保持着对这门古老手工艺的“痴”,十余年苦守在租来的废旧厂房里,与大漆为伴,与孤独相依。

4.jpg

大漆是我国的国漆,大漆工艺是延绵数千年的民族传统技艺。重庆大漆制作技艺正是在继承和发扬几千年来的民族传统技艺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具有重庆漆器特色的生漆、制漆工艺。王黎阳是巴渝大地上还在守护这项手工艺的极少数人之一。

5.jpg

1983年,王黎阳出生在重庆市大渡口区茄子溪木材综合厂一个普通木工的家里,因从小就酷爱美术绘画,2004年考入四川美术学院漆画专业,从此与漆结缘。而这,也为他如今进行作品设计奠定了基础。在废旧厂房的墙上,贴着许多王黎阳用心设计的作品草图。

6.jpg

用大漆制作的作品需经过多道工序,从设计到雕刻,从上漆到打磨,从镶嵌到装饰……一个作品花上一两年功夫极为平常。因此,学习这门技艺需要刻苦钻研,也需要极强的悟性。当年在四川美术学院与王黎阳共同研习漆艺的21位师兄弟,放弃的放弃、改行的改行。如今,只有他一个人在坚守。图为王黎阳将完成堆漆的作品放入阴干房。

7.jpg

对于王黎阳这样一位“漆痴”来说,每一件作品就如同自己的孩子一般,极为珍贵。从阴干房取出作品时,王黎阳总是先用身体隔开胶纸门帘,生怕这些作品受到一丝一毫的破坏。把人生献给技艺,用身体保护作品,是这位传承人对这门古老手工艺的态度。

8.jpg

推光是漆艺中的一个重要技艺。技艺人在缺乏光泽的手工艺品上通过刮灰,用手掌来回摩擦从而推出光泽。虽然现在也有推光的机器,但王黎阳始终坚持用手掌进行推光,“手掌的温度会给工艺品不一样的光泽与触感。”

9.jpg

但事实上,每一次推光并非一次就能达到完美效果。为了使工艺品光泽柔美、温润如玉,工艺品的每一面都需要刮灰多次,一整件工艺品要完成推光则需要王黎阳用手掌无限次的来回摩擦,直至达到他想要的效果。

10.jpg

王黎阳的家离他进行创作的废旧厂房并不算远,但为了节省时间,他选择从家里搬离,住进了废旧厂房的三楼。一张高低床、一个桌子、一个柜子就把他的房间占得满满当当。在这里,少部分时间用来睡觉,大部分时间用来设计与创作。

11.jpg

这是废旧厂房的二楼,王黎阳的生活区。这十余年来,他几乎每天就这样从楼下到楼上,又从楼上到楼下。其实,而今的他已有能力改善自己的创作环境,但他还是愿意坚守在这老屋里。既然选择了这门技艺,留给世界的只能是义无反顾的背影。新华网李相博 摄

原标题:“漆痴”王黎阳的手工世界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